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3
摘要:浇筑是保证道路桥梁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步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通设施的使用期限,因此在整个工程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本文以新建大明路工程为例,对大跨径桥梁工程主梁浇筑施工监控方案进行研究,介绍了施工监控内容、施工监控的具体参数及具体方案,旨在进一步提高大跨径桥梁工程主梁浇筑施工监控的水准。
关键词:大跨径桥梁;质量监控;浇筑施工
1桥梁工程混凝土浇筑现状
1.1保温欠缺
混凝土的浇筑强度是影响路桥稳定性的核心因素之一,而混凝土的强度也与其水化的程度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成正比。若是气温较低,就会导致水化的速度变缓甚至是停滞,进而就会导致混凝土自身的硬度和强度无法继续上升,最终损害整体道路桥梁的效益。这就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的混凝土保温工作主要是通过养护和加热两种方式来进行的。这两种方式在实际适用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明显的挑战性,需要耗费施工人员大量的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期的延误,并且两种方法的成本较高,并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的混凝土到了春季之后其自身的温度也会上升,若是施工主体没有加以高度重视,也可能会造成混凝土的失水过多。因此保温措施的实践,保温效果的验证都需要由施工主体把握好尺度。
1.2温度偏差
道路桥梁的混凝土在浇筑上有一定的温度要求。由于混凝土的厚度相当,因此也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度会存在一定差别。若是混凝土的温度整体显出下降的态势,那么上层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下层的温度,往往会导致下层混凝土的温度升高。若是施工主体没有控制好混凝土表层的温度,以及混凝土白天和夜晚温度的差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后续的施工。
2大跨径桥梁工程主梁浇筑施工监控方案
新建大明路工程沪蓉高速采取56m+90m+56m连续梁跨越,桥体总宽为25m,设计行车速为50km/h,道路级别为城市主干道。线路在K0+832.09处跨越沪蓉高速,与高速公路的中心线斜交70.96°(左前角),连续梁里程为K0+731.089~K0+933.089,设计沪蓉高速公路净空不低于42.5m×5.2m,在高速公路两侧平行于公路的支架现浇87m梁体,呈顺时针旋转约70.96°后转体到位,两侧的现浇直线段总长度均为9.5m,施工完成边跨3m的合龙段,在最后施工中跨3m的桥体合龙段达成全桥合龙。
2.1施工监控内容
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工程设计规划图进行评估与复审,重点评估预测施工作业不同阶段的结构性效应与风险,结合具体情况编订施工监管规范。评估工程规划时,应测算模拟工程施工计划的全过程,分析计划中各施工作业阶段的不同状态,给出主要施工阶段中的桥梁水平应力和结构形变的预计值。为此,必须细致真实地模拟实际施工过程,根据实地测量的工程数据进行基本建造参数的估算与修改,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建筑施工控制细则。当已建成的桥梁段产生较大的误差时,应及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纠偏方案,全力协助承建单位进行纠偏,避免建造过程中的小误差累积为大的工程灾难。在施工控制中,应重视线形控制与应力控制。对施工支架的拆除、桥梁边跨间距合龙、中跨间距合龙等重要施工内容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实际测算桥梁线形结构)制定科学有效的桥梁施工计划。
2.2施工监控的具体步骤
施工监控的具体步骤为:(1)梁段立模前,由监控单位提供梁段立模标高指令表,经监理签认后提供给施工单位。(2)钢筋绑扎好,模板标高调整完毕后,由施工单位测量立模标高,经监理签认后向控制小组提供立模反馈结果。(3)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协助监控小组预埋应力传感器和变形监测点并现场复核立模标高,反复调整直至满足监控要求[1]。(4)混凝土浇筑后,按相关标准检查截面尺寸,经监理方签认后,提供给施工控制小组,并向施工控制小组提供混凝土等材料的超重情况。
(5)测量所有已施工结构上的高程测点,经监理签认后报监控小组,同时,监控小组测试节段混凝土应力状态。(6)预应力张拉后,施工单位测量小组和监控小组同时测试梁段线形,经监理确认后,形成预应力张拉后梁体线形变化反馈结果。(7)监控控制小组分析测量结果,根据上一施工周期标高测量值和应力、温度等测量结果计算、预测下一施工周期的标高和截面内力状态。
2.3实施监测初步方案
2.3.1线形监控
在不同桥体节段的二分点水平截面,应设置观测点。观测点应整体布置于桥体主梁段悬臂的同一侧面的外凸部分,横向排列分布6个测点。观测点在桥体各个节段的钢筋结构绑扎固定阶段进行设备预埋。观测点使用特种加强钢筋架设在桥体骨架上,观测点所在的钢筋骨架顶面应加工为半圆形,冠顶需比桥体混凝土顶面高约2cm。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观测点处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洁并使用红色油漆画圆标记及按序编号[2]。梁体施工各监测阶段的监测工作应根据桥体主梁的建造进度情况布置在夜间8时(在夏秋两季为夜间10时)以后至次日上午8时前进行。考虑到现实施工场地的环境因素,桥体立模监测若在日间开展,所获的桥体立模测量数据应在修正温度误差后使用。
2.3.2应力监控
主梁的监测截面及测点布置系根据施工各阶段主梁的内力分布特点,兼顾施工监控布点要求等而综合确定,能充分反映主梁应力的纵向分布规律和横向变化情况。全桥分别选取各跨主梁的根部(0号梁段与1号梁段交界处)、二分点及合龙段控制截面位置,并与主桥结构施控分析的计算截面相对应,全桥共7个截面。各测试截面内箱梁的顶板横向布置3个测点、底板横向布置3个测点,以反映主梁应力的横向剪力滞差异(测点均靠近腹板处)[3]。
2.3.3温度监控
温度测量主要包含箱梁混凝土内部温度场测试和箱梁内外大气温度测量。箱梁内温度场测试采用内埋温度传感器进行,位置与测试阶段同应变计测点。
2.3.4温度测量
在墩顶处布设测量基点,配合施工定期进行跟踪监测,以了解墩顶的沉降。在0号块墩顶中心截面横向布置3个测点,采用精密电子水准仪和0.5″全站仪进行观测。
2.3.5合龙前后轴线监测
合龙前后轴线监测的方法是将全站仪布设在0号块墩顶中心截面中心处,以另一墩主梁中心线后视点定向,对于后视方向同侧的主梁中线测量,可采用视准线法直接利用小钢尺测量每一节段主梁中心的偏移量[4]。对于后视方向异侧的主梁中线测量,采用正、倒镜观测法,依次测量每一块主梁中心的偏移量,最后取2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节段主梁中心点的偏移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建造中,由于大跨径桥梁工程的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质量与安全防范领域的要求非常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与施工相关性很强,高度耦合。因此,除监控方采取技术措施使数据尽量准确外,尚需施工方严格进行施工管理,积极配合。因此,在大跨度桥梁工程的实际建造中,要做好监控测量工作,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确保工程建造质量,进而持续促进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述毕.桥梁工程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J].云南水力发电,2019,35(06):9-12.
[2]肖天秀.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工程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9):5-6.
[3]王飞.桥梁工程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技术浅述[J].地产,2019(19):152.
[4]马振宇.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实践与探索[J].交通世界,2017(3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