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吴平
[导读] 其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基础,老师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分工的过程之中实现了高效学习。


        摘 要:我国综合实践课程要求明确提出,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老师需要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发挥好知识的综合运用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依据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在鼓励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及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  综合素养
        实践体验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了解实践体验的具体内容及形式,抓住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环节,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学生自主支配整个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保障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及成长。
一、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其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尤为关键,只有保证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自信心才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进而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完成个人的个性化实践以及体验。老师需要以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综合实践课程之中的机器人、劳动、技能学习、STEAM教育以及手工等教育教学内容及形式,了解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其解决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引导,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创造合适的情境对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探究起点,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引发思考,进而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在体育技能学习的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先问学生,在参加完不同的运动项目之后,大家发现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呢?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以及体育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心跳加快,手心发热,老师就可以进一步问学生,不同的运动对大家心跳的影响有所区别吗?不同性别则在运动之后心跳的速度有区别吗?这种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技能学习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意义重大。
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背景,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相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有所区别,学生所做出的反应差异较大,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老师需要了解提问教学与情境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状态,鼓励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进行全面分析以及研究。不同角度的思考以及分析最为关键,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保障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思考以及探索,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比如在在开展各类手工活动时,老师可以以小组合作式的形式鼓励学生搭根据要求讨论后设计主题,形成统一的思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创意手工作品。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老师就可以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优化学生的思路,关注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分析以及研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进行互相验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真正的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探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发散个人的思维,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提高技能学习的同时,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组织学生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教育教学策略能够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老师需要将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小组合作分工融为一体,关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了解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相关性,组织学生合理分工,主动安排好个人的探究活动以及实践体验活动,在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与互动的过程之中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并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比如在KEVA积木搭建,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需要来模拟搭建,教师全程引导和协助,只提供参考等辅助工作,所有工作由学生来做,课堂完全是学生来支配。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老师需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依据先提出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是一个建筑师,设计搭建你喜欢的校园,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先讨论校园布局规划,再画图表现出来,形成图纸。校园内的主体建筑的分布、单个建筑的造型、整体规划要用到方方面面知识,牵涉到学习掌握工程规划图、数学知识测量大小高度、物理知识怎样搭建能做到平衡、美学知识如何做到美感。搭建时还要分组实施,每组负责搭建一个建筑,有组长,有团队合作,还要分工协作,搭建中要分析数据、测量大小、合理规划,不断调整修改方案,出现问题及时讨论解决,搭建结束后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作品,总结经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还拓宽了思维,实现创新思维的进一步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区别的,老师需要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和鼓励的同时,采取多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个性引导,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自身能力水平,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学生的分工合作对构建一个的高效课堂、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体验的机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老师需要精心选择教学主题,将符合学生探究兴趣以及当前发展趋势的实践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进行主动感知,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稳定提升。
四、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来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让学生产生主动深入的探究欲望。其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基础,老师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分工的过程之中实现了高效学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