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堂是听说读写思的有效结合。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的课堂上,写话占的时间不长,却很重要。本文将针对跨越式课堂上的写话题目的设置、写话训练对学生的帮助进行分析,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方向,继续前行。
关键词:写话练习;跨越式
一、概述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创新教学模式。跨越式教学模式由学习新知、拓展阅读、写话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学习新知20分钟,拓展阅读10分钟,写话10分钟,也被称为“211”教学模式。
跨越式教学讲究精学文本,在砍去细枝末节后,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在20分钟内高效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然后学生利用20分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拓展材料并进行写作,是一种“大输入”、“大输出”的教学模式。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11”模式在课文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拓展阅读的材料,对深化学生情感、积累语言素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最后一步的写话尤为关键,它既能检查学生这节课的学习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内化学生的情感。在我看来,写话是跨越式教学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步。而要切实发挥写话在跨越式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在实践中不停尝试、不停反思和总结。
二、传统教学的中年段写作现状
新课标中年段的写作目标中写道:“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
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但在传统教学中,习作安排的时间就只有单元作文和课后的小练笔。要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并在一次次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单元作文和课后练笔是明显不够的。
熟能生巧,只有让学生多写、勇于把自己的想法付诸笔端,并在教师的批改、学生互改后有所收获,才能让他们逐步从写好几个句子到写好一段话到最后能选择正确的字词、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而且,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写作题目的设置往往受到教材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为了贴近单元目标,教学也会显得生硬、无趣,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和培养是不利的。跨越式写话题目的多样性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点。
三、跨越式写话题目的设置
教师在设计跨越式写话题目时,就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题目必须紧扣课文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的选择又是多样的。在跨越式教学中,经过反复实践和总结,我认为写话设置总体而言有这三个方向:
(一)发挥示范作用,学会仿写
中年段的学生字词、句段的积累都比低年级进步了许多,但他们
毕竟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模仿”还是他们写话训练中不可缺少的。而且,模仿的敏感程度和相应的吸收能力构成可塑性,儿童在这方面是远远超出我们成人的。根据孩子的这一天性,我们在进行写话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来设计写话题目。比如,在教学《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时,我抓住诗歌最后一节“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让学生在充分朗诵、感悟的基础上,结合拓展阅读的材料,仿照诗歌的格式,再创造出一节小诗,表达对战火中孩子的关爱。
在为学生搭好支架的情况下,学生创作热情高涨,写出了”我希望有一本书,崭新的书,/不被鲜血染红!”、“我希望有一张床,舒适的床,免遭爆炸的气浪掀翻!”……等一系列精彩的作品。
(二)设置“大”题目,放飞学生的想象
所谓的设置“大”题目,就是题目中的限制不宜太多,只需要为学生画一个更大的范围,学生在这个“圈”里可以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如《小木偶的故事》中设置的续写,《乌塔》中让学生自己写写如果让你独自去旅游你要去哪、准备些什么……学生在这些题目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进行写作,就会出现许多精彩的构思。比如,《小木偶的故事》有的写小木偶拥有表情后的旅程,有的写小木偶和小狐狸如何重归于好,有的写警官向小木偶道歉的场景,有的写小木偶和巫女一起帮助其他人……在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时候,又使他们有根据地进行想象。
(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脱离实际的写作是无根之源,是没有活力、难以持久的。因此我
们总是鼓励学生多积累写作素材、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在写话时,鼓励、引导学生从课文联想到生活实际,既能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能帮助学生运用积累到的素材,养成有感而发的习惯。如在《触摸春天》时,我让学生从安静、海伦这些例子联想到生活中接触过的残疾人,写一写他们身残志不残的事例。学生本来就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这类人,但却不能把他们和课文、和自己刚感受到的生命的热爱连接起来。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验证了课文说明的道理,真正走进了课文,同时也练习了写事的方法。
四.跨越式写话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跨越式的第一课时的写话往往会针对生字词,设置一些造句等练习。在写话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写进一步熟练掌握生字词的笔画、写法。同时,学生只有准确掌握生字词的意思,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生字词的字形,不注重词义的缺点。
(二)拓展思维,学习写作方法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学生在面对多样的写话题目时必然会涉及到多种写作方法、表达方法的使用,原本抽象的概念也会在一次次实践中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而学生在写话的时候通过想象、联系实际,必然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同学交流写话作品、展示优秀作品的时候,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在别人的作品中获得新的词语、新的写法、新的思维,从而丰富自身。
(三)突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陶冶情操
课文毕竟距离学生较远,课文中蕴含的道理、美德,学生虽然能
够感悟到,却不一定会以此为目标要求自己。跨域式先是通过拓展阅读,把更多的事例呈现给学生,最后通过写话,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的活动设置,比仅仅靠朗读、教师引导要更有力。
跨域式的写话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实践也告诉我们,经过写话训练的学生,他在写作上的困难会越来越少,他的词汇量会更大,修辞手法运用得更成熟。以后,我会继续秉承跨越式教学的理念,在跨越式课堂上发掘更多的可能性,继续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新课改 新课堂 新跨越——教育系统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重大结构性变革[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No.12404:3-8+18.
[2]姚远,王水发,吴焕庆. 以“跨越式”试验建构卓越课堂文化[J]. 中国电化教育,2012,No.30506:101-104.
[3]李国艳. 跨越式教学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5,43:42.
[4]王志娟. 语文跨越式教学中拓展写话的几点感悟[J]. 新课程(小学),2014,0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