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黄莹
[导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学生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摘要:笔者在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又从“举办多种活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注重阅读实践,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这三个策略,论述了小学高年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有效阅读教学,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学生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但是,在我当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待阅读教学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这也就导致了往往能看到语文阅读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和推进。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要实施一些有效教学策略来改善学生对阅读的看法和感受,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够更加喜欢语文阅读。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新颖教学手段,学生阅读兴趣不够浓厚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往往忽视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一些弊端,习惯于采用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虽然教师有意识的保护和带动学生积极进行语文阅读,但是教师还是始终处于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主导位置,并且缺乏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导致了课堂上的阅读氛围变得沉闷无趣,学生对语文阅读没有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学生也没有了语文阅读亲身参与感,逐渐的也就对语文阅读提不起兴趣。
        (二)教师过于重视教材内容,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多数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更想能够得到更多课外的拓展内容,但是由于受到考试成绩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会过于重视教材上的内容,并且更希望学生能够更方面都有所涉及,而忽视了学生内心对语文阅读内容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只是机械被动的跟着教师的思路和指导,使语文阅读课也失去了本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也因此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三)教师忽视传授阅读方法,学生阅读习惯没有养成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时候,由于缺乏教师指导和传授专业性的阅读方法,学生很少能对教材上的内容提出疑问,也没有掌握略读的语文阅读方法,并且习惯性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进行语文阅读,阅读结束后有很多学生也都没有及时地写读后感或者收集好词好句,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阅读收获,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并没有什么帮助,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举办多种活动,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活动的多样性和有趣性往往能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同时也符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这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办多种活动,可以是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阅读,也可以是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阅读,或者是学生在讲台上领读等等,将语文阅读课堂的主导者权利交给学生,并且充分的尊重和宽容学生的阅读想法和真实需求。这不仅可以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阅读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进一步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一节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选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田忌、齐威王和孙斌这三个人物,分别朗读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其次,教师:“根据刚刚的朗读,你们想一想在比赛中田忌、齐威王和孙斌这三个人分别都做了什么呢?”令这三个学生通过朗读对话来仔细的揣摩自己扮演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感情。

最后,教师:“比赛的结果最终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从这篇课文中,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留给学生短暂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本篇课文所代表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令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内容。
        (二)注重阅读实践,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不停的进行阅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理解和消化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和内容。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阅读实践,要适时的进行一些读和写相结合的训练,语文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留给学生机会和时间来展开思维和想象进行语文创作。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强烈意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阅读教材中的知识和技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阅读教材中的知识应用到语文写作中。
        比如,在学习《人物描写一组》这一节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令学生将《摔跤》、《他像一颗挺脱的树》、《两茎灯草》这三个片段中的生字词发音标准,句子读顺。其次,教师:“根据刚刚的阅读,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形象?你们来找一找片段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学生:“精神抖擞、仰面朝天、惯手。”最后,教师:“没错,这些都是描写人物的词语,那现在你们来尝试一下用这些词语来描述一下你们身边熟悉的人。”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令学生用片段中的词语来进行描述身边的人,加强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语文语言表达水平,以此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往往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而多数学生并没有科学有效的语文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阅读方法,加强训练学生分别进行朗读和默读这两种语文阅读方法,并且在训练学生进行朗读或者默读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尽量做到富有感情和流利、正确的阅读,让学生能够做到充分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和真实情感。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意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感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素材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节知识点的时候,首先教师:“现在大家都带有感情的来大声朗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将自己遇到的生字生词画出来,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来思考:为什么圆明园会受到很多的赞美?圆明园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苦难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留下学生时间来朗读和思考。其次,教师:“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们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学生:“圆明园价值连城,建筑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受到了很多的赞美。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所以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最后,教师:“没错,你们分析很到位,看来刚刚的朗读方法是很有效的。现在你们再重新默读一遍重新理解这篇课文。”所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令学生朗读和默读,使学生更深的体会《圆明园的毁灭》中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加;流畅的将这篇课文读下来。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历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踊跃的投身到语文阅读活动中,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燕.重在指导,巧在授法——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优化设计[J].才智,2019(05):110.
        [2]俞向忠.小学语文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