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记忆尤以视觉加工为主,设计优美的板书能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教学内容更清晰且具体化,从而加强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良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语文教师智慧的结晶和教育能力的高度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书设计、板书艺术
课堂板书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形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文字,符号,表格,图案等方式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看来更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把握住每节课的重点,做到直观形象与抽象概念的结合,更能够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内涵,以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
一、板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化科技和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投影、触摸屏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媒体在教学中所占有的成分越来越多,但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准备时间、引发思考、点播思维、巩固学习上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板书的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和明显的互动性,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之处。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不能忽视板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小学阶段的板书好坏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仍需教师认真对待,精心设计。
(一)理清教学思路,突出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无法避免的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有深度的教学内容,学生在领悟这些知识概念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板书建立知识框架,更直观表现出教学脉络和自己的教学思路,在同时也能起到培养学生思维条理性的作用。好的板书设计浓缩了教学内容,体现的是教学精华。在讲授知识之前书写的板书,能够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比较以初步获得对教学要点的掌握;在讲授时或讲授之后书写的板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先前讲授的内容,加深对学习要点的印象。
(一)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效率
受到知识难易程度及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的顺序性限制,教学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仅仅运用口头语言难以使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这一复杂的知识体系,板书的运用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如运用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将概念和实际联系起来,更轻松的掌握教学内容;也可以运用对比性的表格,教会学生如何区分两个不同时间线的故事脉络。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量的80%来源于视觉,小学儿童的视觉在整个认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板书可以充分的顺应小学儿童认识的这一特点,运用简洁明了的形象或清晰的标注等,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记忆、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开拓思维,激发兴趣
对学习产生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要让学生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就必须激发学习的主体——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板书的呈现方式较为灵活,具有多样性,如文字符号、简笔画、表格等形式,当学生觉得学习内容枯燥无味时,适当的板书可以将语文学习中的知识性与实践性、交流性结合起来,不断的捕捉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出现的灵感,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让语文知识的呈现变得生动而多样,让学生重新提起精神,化学习兴趣为积极行动,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三)示范和审美作用
优美的板书是小学教师职业基本功的重要体现,精心设计的板书是教师劳动创造的结晶。由于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的板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赏心悦目的板书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在教学中陶冶情操,感受、鉴赏教师的教育美,以达到美育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板书要注意的原则
(一)重点明确,简洁而具有条理性
板书是教师根据教科书中的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用简要而具有概括性的语言文字、图画或表格等将教学重点内容在黑板上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教师设计完整的板书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清楚自己的教学要点和顺序是什么。繁琐复杂的板书会延误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板书的设计贵在“以少胜多”、切实体现教学内容,特别是在教学内容较多时,就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使板书的呈现条理清晰、提纲挈领,让学生领会其要点,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二)注意板书的科学美观、书写规范
书写规范的板书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为了使板书的视觉效果达到最佳,需要教师的书写工整而规范,遵循书写规范、笔顺正确、不潦草连笔,板书的布局科学合理、主次分明,在书写中文句子时,按语法规则书写句子,汉字大小适中,同时笔迹的轻重适当,以能让学生看清楚为准则。为了让重点突出,也可以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让学生明确课堂的重点,但不可以过分运用色彩,让整个板书显得五颜六色,让学生看的眼花缭乱。板书也是学生笔记的重要范本,教师工整的板书和端正的字体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同时,只有学生看得明白,才能记得准确恰当,也才能够在日后的复习中准确的回忆起教师所教授的重点难点,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注意板书的多样化和新颖性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要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板书,而不是为了省时省力照搬他人现成的板书模版,或一味套用曾经用过的板书形式,这样的板书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降低学习兴趣和效率。板书还要适当融入具有时代性的知识、突出创新,让学生的发展与时俱进,展现时代特点。
(四)呈现时机要恰当
板书的意义在于伴随教师的教学进程,不断在黑板上呈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好的板书应该是动态的、富有生命力和互动性的,一份精心设计的板书,在教学时就应把握好何时呈现板书的课题、内容等,而不是在上课之前一气写好,或教学中同时书写过多的板书内容。时机恰当的板书呈现能够伴随着教师的讲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需要教师注意板书的时效性,边讲授边书写板书,合理统筹板书出现的时机,擦去或保留黑板上的内容,也可以采用让学生上前书写板书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兴趣和表现能力,也能有效巩固先前所学的知识内容,以期达到最佳强化效果。
(五)注意板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更倾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直观而趣味的板书是教学中促进学生认识和巩固知识的良好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生字容易混淆,如“截”“载”等形近字,运用板书形成合理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区分。合理运用直观的板书手段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符合小学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六)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
教师要时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发挥好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讲授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到板书应该以促进学生认识为主,板书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不可“喧宾夺主”,为了板书而板书。在呈现板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来设计板书。
参考文献:
[1]板书设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陈晨.《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6).
[2]简笔画趣用三例.林军.小学教学设计,2015.4.
[3]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郝为民.《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