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学习历史,是认识过去,展望未来的好帮手,是学生成长途中不能丢掉的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历史学习的潜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历史的传承者。但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探究能力的表现并不突出,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挖掘和培养。由此,本文展开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探究潜力的挖掘探索。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生;探究潜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努力去寻找历史的答案,刺激学生参与到历史学习课堂中来,发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输入学习的指令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历史现象进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存在范围和研究意义;教师还可以借助情境来改善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让学生不再以枯燥的姿态对待历史;教师也应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挖掘历史的答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历史的奥秘。
一、输入生活的指令——挖掘学生观察生活的探究潜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可以通过对学生输入生活的指令来挖掘学生观察生活的探究潜力。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所需为学生提供生活材料,让学生利用材料来分析历史,了解历史在生活中存在的痕迹。此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历史知识。
在学习“鸦片战争”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熟悉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在教学中为学生展示了“虎门销烟”的图片和虎门的地址,让学生分析虎门销烟。学生观察图片和了解虎门的位置后,知道了林则徐是在广州虎门销毁的鸦片,是为了民族利益而做出的壮举。在此之前,中国百姓已经深受鸦片的迫害,身心都受到了摧残。但是,英国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中国市场,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笔者为学生展示了毒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的资料。学生观看资料后,认识到了外国侵略的残酷,意识到了禁烟运动的积极意义,理解了鸦片战争发动的目的。学生学习到鸦片战争失败后,都感到十分痛心,深刻认识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学生还对《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等进行了学习,知道了鸦片战争将中国百姓推向了深渊,使得经济、自主权等都遭到了破坏。笔者趁机让学生谈一谈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学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的繁荣、独立贡献力量。
二、输入情境的指令——挖掘学生观察情境的探究潜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可以通过对学生输入情境的指令来挖掘学生观察情境的探究潜力。教师应立足学生学习内容,让历史知识变得“活起来”,使学生看到历史的动态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评价,让学生在感悟中理解历史知识的价值。
在学习“戊戌变法”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和意义,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分析戊戌变法,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与戊戌变法有关的电影,让学生在电影片段中感受主人公的形象和思想,理解时代背景。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后,知道了参与戊戌变法的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他们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意识到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学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结合课文知道了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受他们的感染,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以期改善封建官僚制度,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增强军队实力。但是因为脱离人民群众,寄希望于皇权,这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失败了。学生认为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因其本身的局限性失败了,但是它的思想已经宣扬开来。
三、输入问题的指令——挖掘学生观察问题的探究潜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可以通过对学生输入问题的指令来挖掘学生观察问题的探究潜力。教师应参考历史课本为学生设置悬疑,使学生内心出现疑惑,促进学生去探索知识,找出问题的冲突所在。学生观察问题的过程也是理解知识的过程,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更好地运用历史打下基础。
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原因、性质和意义,熟悉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提问: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性质?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能说一说其中的代表人物吗?学生带着问题对文艺复兴运动展开了探索,了解了文艺复兴的时间,知道了它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下兴起的。学生认为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宣扬了人文主义,可以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学生与其他学生讨论后,对文艺复兴的影响进行了总结,认为它打破了封建统治和教学神学对人们的束缚,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学生熟悉了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了解了《神曲》《最后的晚餐》《哈姆雷特》等作品。学生完成了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分析和总结。
四、输入实践的指令——挖掘学生观察实践的探究潜力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探究潜力,可以通过对学生输入实践的指令来挖掘学生观察实践的探究潜力。教师应设置学生参与的环节,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将历史知识展示出来,活跃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学生在实践的时候,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课堂的印象,还能获得强烈的学习体验。
在学习“探寻新航路”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主要事迹,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新航路和旧航路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学生对比新、旧航路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丰富了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接着,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趣味实践,让学生扮演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通过他们的口来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学生在表演中,讲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等的过程,分析了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心理活动,阐释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学生在表演中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实践。
总之,历史是一门值得我们去深挖的学科,有着上下五千年凝聚的魅力,有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本文通过为学生输入生活的指令、输入情境的指令、输入问题的指令、输入实践的指令,挖掘了学生观察生活的探究潜力,挖掘了学生观察情境的探究潜力,挖掘了学生观察问题的探究潜力,挖掘了学生观察实践的探究潜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历史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了解了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看到了历史知识在情境中的体现,分析了历史知识中隐藏的问题,找到了参与历史实践的方法。学生逐渐融入了历史课堂,对历史进行了挖掘,形成了历史探究的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能力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与学生一同学习,促进了课堂的优化,提高了自己对历史教学的把握能力,改善了与学生的沟通情况,推动历史学科创新型、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吉文海.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79-180.
[2]任宝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浅谈[J].才智,2017(34):98.
[3]朱丹.促进学生有效认知的历史教学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7(35):33.
[4]潘卫庭.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