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樟树王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5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的造林绿化工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造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对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造林的质量,导致整体的绿化效果不理想。只有对造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合理地调整林业结构,充分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还能充分地发挥出林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价值。
关键词:造林绿化工程;现状;改善措施
一、造林绿化工程特点
1、以林木作为施工对象。造林绿化工程施工中,林木是主要的施工对象,但因为其具有季节性和生命性特征,因而造林工程施工应按照季节变化进行安排,一旦未精确掌握生产季节,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过程。
2、无法短时间体现造林质量。由于林木具有季节性生长的特点,使得造林工程通常在其休眠期实施,因而很难短时间内体现造林效果。且工序之间的作业质量联系紧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现生产目标的难度。所以,造林绿化工程管理时,应有机结合全局性和阶段性考核。
3、造林绿化工程比较分散。由于造林绿化工程会在不同的地区或乡镇实施,因而其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多为分散劳动,很少有大生产式的集体劳动,这也是行业特点造成的,这就需要编制合理的管理制度,采取合适的管理方法。
4、造林绿化工程具有很多性质差异较大的工序。一般来讲,造林绿化工程包括行政管理、挖穴、苗木运输、栽植及机械整地等多道工序。因而生产管理过程中,应因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管理方式。
5、造林绿化工程施工主要采取手工操作的方式。我国目前的劳动力成本偏低,再加上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使得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常用施工方式为手工操作,且劳动成本在整个工程中占据总成本的50~60%.但因为施工人员通常为农民工,致使工程施工中存在文化素质偏低、随意性大、人员流动较快等问题,以致无法有效掌控。此外,较低的造林重复率,也严重影响着工人培训工作。
6、造林绿化工程为露天作业。造林绿化工程的作业环境是自然环境,即露天作业,因而会受到风、光照、霜、土壤、雨及雪等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会增加工作量和难度,其施工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评价和安排劳动时,应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影响。
二、造林绿化工程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国造林绿化工程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造林绿化工程的效果。
1、造林技术水平低
影响造林绿化工程效率的重要因素是造林技术的水平,尽管有比较完善的造林计划和方案,但是由于缺乏高素质的造林技术水平,导致造林技术的水平得不到保障,很难有效地落实造林方案。其中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谋取暴利,所招聘的工作人员存在明显的技术和经验不足问题,为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2、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造林
造林绿化工程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是造林的设计工作,设计工作与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有直接影响,能够为整个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但是据调查,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来施工,主要原因是缺乏与设计人员的有效沟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完全按照自身的主观思维随意更改或者调整施工内容,致使最终的施工效果与设计要求和标准存在很大的出入,从而严重影响了造林绿化工程的效果。
3、林业的验收和自查效率低
在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林业验收和自查效率低也是一大问题。通过对林业开展验收和自查工作,能够收集更多准确的数据,为造林绿化工程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同时还能针对工程中的不足,有效地采取补救措施。
林业的验收和自查工作主要包含设计工作的审核、树种的选择、造林面积的测量以及整个工程的建档和五证的审查等。然而目前在实际的林业验收和自查工作中明显存在效率低的问题,这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导致实际的施工情况与工程标准存在很大的偏差,难以充分地发挥出造林绿化工程的实际价值。
三、造林绿化工程的改善措施
1、合理规划造林绿化工程的前期设计工作
对于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来说,前期设计工作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整个造林绿化工程的规模较大,要想做好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工作,就需要深入地分析和勘察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策划整个工程的设计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该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和施工。
2、保证造林绿化工程与专业林场和苗圃建设相统一
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一定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有序地落实,保证造林绿化工程所需的树种供应以及后期的抚育和加工等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建设的发展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重点项目的重视和关注,保证销售以及生产等工作能够更加独立。
3、建立完善的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制度
造林绿化工程的开展和施工也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尤其针对重点的项目工程,更加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作支持,这就需要结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同时国家和政府也应该对造林绿化工程予以优先投资和免税的政策,并积极引进和应用造林技术,确保造林绿化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4、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
以往在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工作人员能力和责任心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在此情况下,需要加强对这项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引进先进的技术,完善工作人员的能力,同时还能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为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证工程的建设效果。
5、科学规划优化林木资源配置
在造林绿化中要综合实际状况科学选择。1)合理选择树种。在选择树种时要以乔木为主,合理配置灌木、草等植被,构建良好的多树种混交林。根据林业造林绿化以及今后的发展要求,通过林林间作、林草间作以及林果间植的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一个多层次的次生林系统。此种造林方式可以增加林木叶子的面积,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一定的负离子,这样就会构建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也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2)重视树木种植。造林绿化中要根据吉林省的实际状况合理种植。通过科学的方式与手段合理进行树种种植密度以及层次的规划分析,加强对阔叶林、水源林以及一些生态公益林的重视,根据林业生物链发展要求充分地保障林业品种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地搭配具有良抗冻能力、抗病能力的树种搭配,有效地减轻冻害以及虫害等问题。
6、加强对造林绿化工程资源档案的管理
在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数据和资源,其能够为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这些资源的管理。可以建立相关档案,以便为后期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保证造林绿化工程能够有效地开展。
结束语
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造林绿化工程的有效开展,对林业建设以及环境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造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才能保证造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效果,提升工程的建设水平,进而充分地发挥出造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洪巨德,孙晓娣.浅谈造林绿化工程现状和对策[J].农业科技开发与装备,2015,14(20):171.
[2]邵丽丽.浅谈造林绿化工程现状和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