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具体应用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邱建林
[导读] 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中,促进学生素质才能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师培养教育的主要目的。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中,促进学生素质才能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师培养教育的主要目的。掌握好地理学习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本文就基于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具体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引 言:地理本身就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师在教授地理的时候,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地理的书本知识联系到身边切实遇见过的事物,这样的联想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地理,掌握地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运用地理知识,这能够训练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熟练运用,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水平。
        一、积极开展户外活动,促进学生理解地理
教师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地理,就可以通过将学生带到课堂之外,接触大自然,用室外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地理,理解地理知识。地理这一门学科本身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万物,研究山川河流,地势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等等。地理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将学习从课堂之上拓展到大自然之中,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地理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更能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美妙以及理解地理的重要。就比如说教师在教授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个能够看到山脊和山谷的空旷地带,以实例来讲述相关的知识。再者说,教师在教授中国地势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选择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小水电站,先提出问题,就像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座水电站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然后教师再从水电站的发电原理讲起,逐渐拓展到地形地势的知识讲解。就像是这样的户外活动,既能够解放学生玩耍自由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在游戏中汲取到知识,并且还能立即在现实中训练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和积极性。
二、教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学习亲切感
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事物都是与地理教学相关联的,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作为教学素材。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注力的提升。就以中国的民族的地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概括性描述中国民族的整体特点,然后再说到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的特点主要有交错分布,大杂居,小聚居,还有就是民族是沿山区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关联,最后一点特点就是沿着边疆分布。民族众多也致使云南文化体系呈现多元性,在经济形态方面,有些是狩猎游耕,有些是农耕;在信仰部分,有些崇尚着佛家文化,有些信仰伊斯兰教。除此之外,云南还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就像是泼水节这类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因服饰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的精美图案和挂满闪亮的银泡银铃而著称的“花腰傣”,而玉溪市新平县就正是花腰傣的主要聚集地。教师将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到教学之中,通过引导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亲切,促进学生记忆掌握地理知识。


三、设计生活化的小游戏,促进学生欢乐中学习知识
游戏化的学习一直都是学生很喜欢的,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授地理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设计生活化的小游戏,促进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既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又学习掌握到知识。就比如说教师在教授经纬网这这章节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小游戏:教师先指定七名学生作为亚洲、美洲、非洲等的七大洲,然后教师再让这七名同学各自回答自己所代表的的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教师在学生回答前,可以先规定一个回答模板,让学生根据模板的提醒提取记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这种模板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掌握。等七名同学都回答完了自己所代表的洲的地理特征之后,教师再随机选取一个位置的学生作为接龙的开头,让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分别说出自己所代表的一个国家,再分别描述自己代表的国家位于哪个大洲,经纬度如何等。除此之外,在遇到一些比较典型的国家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暂停一下,给学生普及这个国家的特征气候,饮食习惯等,以此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巩固知识,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四、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提高学科利用价值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到培养学生将地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提高地理这门学科的实际运用价值以及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就比如说教师在讲述地理教材中的《地形与地势》这一章节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徐霞客游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内容,通过教师讲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优美壮阔,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判断出在故事中的各处风貌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地形,是什么样的环境特征造就了这样的地理特征。接着,教师还可以引入我们国家的众多比较著名的山,就比如说泰山,华山等。这些名山大川历来都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范例,并且掌握这些典型地貌也能够帮助学生推理出其他相似的地形地貌。教师除了对于名山大川的主要特征的大致讲解之外,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现名山山脉的走向,名山众多,容易导致学生记忆混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山脉走向对名山分类整理,以此便于学生区分记忆。教师通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旅游玩耍时就能够想到地理知识,增强地理的运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将地理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熟练运用地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到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的疲倦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

        参考文献:
        张毅博.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2):93.
        段祖武[1].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35):P.126-126.
        罗乐平. 浅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与发展[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 000(012):P.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