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富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资源辽阔,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十分重要。测量工作是土地整理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使用合理的测量方法与技术能够提高土地整理的效率,并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基于此,论文首先分析了土地整理工程的类型,然后阐述了在土地整理工程中测量工作的开展情况。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探讨
引言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当中的关键工作,包含地形测量、地籍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贫瘠荒地、后备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平整测量等。新的土地勘测定点数量多、精度高,操作特性以及经营区域当中的总体平衡性都具备一定的精准性。土地整理测量是一种十分全面、技术高的工作,要结合自身的特殊情况集中考虑各个方面的技术,努力改善实际的问题,追求信息具备实用性以及准确的结果,保证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实际测量以及示范项目的预算等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1土地整理工作的分类
1.1农用土地整理
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土地管理法,现阶段我国侧重于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将土地测量方法和土地整理措施相结合,对政府合理分配土地资源起到了重大作用,为土地整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此,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人员提出几大指标来衡量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分别为土地整理地域特征指标、待整理土地利用类型指标、土地整理利用方式指标和土地整理模式指标。我国土地整理模式按以上四个指标划分。
1.2城市土地整理
城市土地主要包括民用建筑用地与郊区外的工业用地。相对农村用地来说,城市的土地资源更加紧缺。但是在很多城市的地界内存在一些标志性的天然地物、山脉以及历史遗迹。因此,应该对城市之间的地界进行合理划分,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能够实现对城市和城市之间的接壤地带的有效划分,并在确保原有地界面积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居民建筑用地,从而满足更多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
2土地整理工程中应用测置的工作特点
2.1土地整理测量工作需要符合有关的比例规定
土地整理测量工作当中具体的比例尺规定是1:2000,即在土地整理测量过程当中应该按照该比例开展测量,然而对于关键区域的测量应该具备不同的比例规定,比如对整理的道路、田地以及坡地等的测量应该依照1:500的进行,进而符合不同的土地要求。
2.2符合项目区的要求
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例如地块的类型、地块的用途等。就地块的用途而言,需要考虑是否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例如计划修建飞机场,飞机噪音污染较大,施工人员需要提前计算出地块与居民聚居点的实际距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修建飞机场要求地块地势平坦,因此,对于工程的特殊要求和特点需要施工人员提前了解和规划。如果地块用于修筑人工输水管道,则需要提前考虑该地块的地形类型,土壤岩石分层结构、岩石岩性是否坚硬。如果地块岩层破碎,已被外力侵蚀,那么这块地块则不适合用于修筑人工输水管道。相反,如果地块岩石岩层坚硬密度高,抗压能力强,则这块地适用于修筑人工输水道。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将所有可能影响地块使用的因素汇总整合,逐项分析地块使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
3工程测量工作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3.1土地测量
土地测量工作贯穿于土地整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其核心内容是据实测量土地面积,绘制到图形中,并详细记录土地测量工作的过程,为土地登记、土地分类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其应用主要为以下3个方面。
3.1.1工程前期准备阶段
在项目施工开始前,要大概了解土地整理区域土地类别和面积,熟悉区域内土地地形和地貌。充分熟悉区域内土地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方案。对整块土地,采用快速测量法,用测量仪器快速测量并记录。对零散土地和其他类别土地,要制定专门测量方法来测量。
这样可以提高土地测量工作效率,并且使测量数据和结果更加好整理,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1.2工程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根据前面制定好的测量方案落实测量工作。测量工作可以分区、分组、分村进行。各类土地测量结果分开记录,所得数据分开整理。将测量数据和资料整理完成后,交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由其处理数据并进行下一步工作。随着土地开发管理制度的完善,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的任务逐渐由项目控制部门转变为监督实施部门。
3.1.3工程竣工阶段
土地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将所有区域内土地资料和数据交相关部门存档。施工单位要同步留存资料和归档,以便后期查阅和使用。
3.2土地整理与开发
3.2.1边界点的测量
边界点的测量主要指的是对不同类型土地交界位置的测量。在地形图中,通常通过土地边界判断土地的类型。而在具体的土地测量过程中,对于规则的土地而言,通过使用三点测量方法就能够确定土地边界。而对于不规则的土地,必须使用点测量法确保测量工作与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测量过程中,也应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分别记录不同的土地类型,防止因为土地类型混淆而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3.2.2关键点的测量
在测量土地关键点时,测量人员必须要足够仔细,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土地和人们的根本利益直接相关,例如,基本农田、宅基地等,和人们的经济利益、后续的房屋拆迁补偿等直接相关。因此,在旧宅基地复垦时,关键点的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宅基地面积、人口密度、其他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等。
4土地测量技术
土地测量是一项浩大而繁重的任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测量工作有各种测量设备进行辅助,测绘工程师会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优化测量方法。以前我国的土地测量工作都是采用传统的拉线测量法,即用打捆的绳索将某一地区的土地拉线,采用估计法算出该地区的面积和土地数目。此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测量的土地面积与实际面积偏差极大,大量山石也会影响测量的规范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测量技术有遥感技术和GPS测绘技术。将这些技术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土地测量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
(一)GPS测绘技术。GPS测量仪又名土地面积测量仪,运用GPS的自动识别功能与电脑有关程序软件相结合,便可以在电脑上直接读出被测量地区的土地面积。
(二)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测量土地的一种方法。光具有吸收、反射特性以及不同的光谱特性,光在同一个光谱区也有不同的反射曲线。遥感技术便是利用该原理制作土地测量工具,可利用红外线、可见光或物理射线等穿透性光源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测量。
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先后对于土地测量的具体方式以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开展了详尽的分析,并且从中获得了有关土地整理测量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土地测量相比于其他精准的测量规定要低一些,但是土地测量却关联到了总体土地整理的过程,与此同时也牵涉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在土地的实际测量工作当中需要本着仔细、认真、细致的测量心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实现土地测量的精准性,这样一来才可以确保土地测量项目的顺畅开展与实施,同时也可以给土地整理工作带来一个非常好的保障。在开展土地测量的过程当中,应该将土地归属权的分析、土地性质的掌握以及水系的测量都考虑到其中,这样一来,我们在将来开展土地整理测量工作的过程当中就具备一个明确的准则以及方向,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土地测量工作的顺畅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周峰,肖荣健.土地整理测量的特点和实施[J].科技风,2010(13):99.
[2]莫文玲.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75.
[3]郭昌平.浅谈土地整理测量应注意的问题[J].陕西煤炭,2009(02):82-83.
[4]梁志安.关于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工作的分析和探讨[J].地球,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