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建设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徐燕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1月3期   作者:徐燕
[导读] 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大力支持
        摘要: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建筑行业的大力支持,智能建筑施工技术在20世纪末传入中国,以其良好的智能化、专业化和信息集成化等优势在建筑领域中应用广泛。随着智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写字楼、商务楼以及居民住宅等逐渐扩展到学校、桥梁、道路施工等市政工程领域。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建设智能化工程;应用
        引言
        我国近年来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为各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随着我国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BIM技术在建筑建设工程智能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智能化建设当中,不但可以提升建筑行业各个专业协同配合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工程应用的模数化、标准化作业。BIM技术在建筑建设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智能化与BIM技术
        和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其他领域类似,建筑领域运用讯息程序实施讯息数据的搜集、传送、统合、解析、核算等加工治理,从而达到各种业务、管控和抉择的需要。从管理的方向讲,讯息程序可以视为一种的工具,能有效协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而实现和采用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使这些工具变得有智慧、有知识,更甚者是让智能性高的部分工具直接取代人力。所以,建筑建设智能化就等于是让建筑在建设期间运用的讯息程序拥有知识与智力。建筑建设智能化在一般工作领域可以降低用人数量,使人力得到解放;在对技术要求高、需求量大又供不应求的领域,能够有效的补充这一缺口。智能化科技的根基是人工智能科技,和其相关的科技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物联网等。智能化科技使得讯息程序可以感知、认识、学习、总结和分析,更有甚者可以做到专家级别的决策规划。事实上,BIM从根本上讲不属于软件,但是能够经过采用有关的软件来展现出它的科技价值。如果将软件从最基础的角度进行分类,能够划为工具软件和基础建模软件两种。其中基础建模软件是以三维建模作为基础的。以往的二维设计规划中,在针对建筑的分割剖析图进行创建时是采用分别设计的方式,致使剖析面的讯息数据经常产生误差。而三维建模程序的产生则能够在每个视图面绘制图案,BIM基础系统还可以使得用户直接性的实施外部导入活动,完成讯息数据的互换,不再产生误差。在建筑规划过程中,关键在于对BIM建模系统的选取。
        2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
        2.1系统集成原理
        在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智能化建设和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及管理规划,在使用BIM工具及其软件系统等多样化方式的基础上,增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系统集成。例如,在某改扩建项目中,工作人员首先应借助相关软件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硬件设备数据的采集、存储、整理和分析,进而通过相应BIM技术对相关硬件设备的数据进行优化控制与管理。在此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硬件设备与系统软件之间的天然差异所带来的数据交互以及数据处理的困难,根据所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标准选取更加恰当和适宜的过程控制标准,解决硬件服务商和系统软件集成服务商之间数据通信难度的同时,为上下位的数据信息通信提供更加透明的通道,进而为建筑工程项目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简便性等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建筑工程智能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2.2以BIM技术为基础进行施工现场的临建规划
        对于施工现场的整理和归纳,能有效缓解在施工任务范围内空间上的矛盾,完善空间不同的层次和结构,最终达到安全标准和企业效益目标。利用BIM技术,切实建设虚拟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和调整场地临时道路和不同施工设施材料的摆放位置,增加施工的目标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将施工现场的重量型设施机械确切的表达出来,把妨碍吊装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最后应用全天候监控系统记录施工现场内的车辆进出入和人群流向情况,掌握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动态,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材料物资的稳定供给,实现物联网资料库与现场模型的联合。
        2.3基于BIM的智能化施工综合管理
        把BIM模型作为输入,然后把三维模型和建设的时间规划联系起来,将建筑的建设过程变得可视化、直观化。于智慧建设层面来讲,现阶段已经发表的,将BIM运用作为根本的智能型应用科技可以总结为:1.将BIM的智能型机电装配管控程序作为根本,再将BIM的智能型建设整合治理程序作为基础,创建机电设施的4D模型,从而完成机电装配建设实时治理和直观化模拟。另外,还能够运用激光扫描技术、GPS科技、移动通信等科技,针对工程场地的机电设施实施监控,进而治理与监测施工的效率带来了便利性。2.将BIM建设模型导入至BIM的智能型建设流程监控程序中,然后运用每天建设的图片,创建出已经建设成功的部分的点云模型,运用支持向量机等机械学习的方式,把点云模型和建设BIM模型互相对比,自主化的辨识施工进度的差异。
        2.4BIM技术在智慧建筑施工阶段应用
        1.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管线复杂,往往在设计阶段不能解决所有管线碰撞的问题,而模型的信息化要素带来的管线碰撞、实施定位功能大大降低甚至杜绝进场时图纸管线碰撞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变更成本。2.通过BIM模型可以实现快速、精确地生成工程量清单,大大降低造价单位在不断变更中的重复工作量。3.通过建立竣工模型进行可视化的施工交底。4.BIM技术可给三维模型加载时间要素,进行施工虚拟预演,进而形成施工进度计划,微观上可精确反映节点施工工艺,宏观上可模拟施工流程,能够及时发现关键工序及工序的先后关系,帮助管理人员准确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合理恰当的施工进度,结合模型对材料、设备、成本及场地布置的动态集成管理,避免了不同专业的交叉施工现象,从而整体上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在节约工期的同时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2.5建筑智能化质量管控
        对于BIM模型品质的管理问题,运用BIM三维碰撞监测科技,经过把Revit创建的模型转入到Navisworks,另外在转入完毕以后,运用创设完的碰撞形式,针对系统内的讯息数据实施元素划分。划分完毕以后还需要针对系统实施碰撞监测,运用Navisworks可以更为有效的针对碰撞监测得出的讯息数据实施整合,自主的创建输出监测报告结果。进而针对BIM建筑模型的品质实施解析,完成了针对BIM模型品质的管理。同时运用BIM建设仿真培训平台还能够针对建筑三维模型实施多个方位的调节,为建筑三维模型实施更好的改动提供了便利。运用BIM的三维碰撞监测科技,还能够有效的改良项目管道线路布控的方案,更好的提高项目规划的智能化。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可应用于建筑建设智能化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智能化设计、智能化质量管控、智能化安全管理、智能化成本管理、智能化施工综合管理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智能化建设当中,不但可以提升建筑行业各个专业协同配合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工程应用的模数化、标准化作业。因此,BIM技术在建筑建设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文钊.浅析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32):70-71.
        [2]刘凯歌.建筑智能化中BIM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134.
        [3]杨熊,于军琪,赵安军.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6,7(10):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