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1期   作者:林永霞
[导读] 本文结合语文出版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7 Reading Smoking is not Allowed Here的阅读教学实例,从读前、读中和读后等三个环节,探讨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语文出版社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7 Reading Smoking is not Allowed Here的阅读教学实例,从读前、读中和读后等三个环节,探讨了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其文本解读能力,从而提高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抽象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图像化,从而促进知识结构的可视性和有效生成性。思维导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置于中央位置,主题作为主干,分支向四周放射,每条分支上使用一个关键词。它能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文字、条理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和空间等多种因素调动起来一起参与思维和记忆,把传统的单向、显性思维变成多维发散的思维模式。
由于中职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基础不扎实和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因此,教师首先需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所蕴含的的丰富信息,理清文本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思想,其次,积极引领学生思考,使其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体验文本,给予文本生命,赋予课堂活力,使阅读教学变得立体和综合,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阅读能力的目的。
        这里,笔者尝试把思维导图贯穿读前、读中和读后等三个环节,并且融入文本解析中,从而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把握篇章结构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达到锻炼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案例设计
        1.读前环节(Pre-reading),引入 主题,预测文本内容。
        1)Presentation
        笔者在课前5分钟让一位同学展示他搜集的身边有关吸烟的图片和视频,并针对相关信息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例如: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pictures?
        Do you know where they are?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habit ?

        笔者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提炼关键词,如smoking, bad habit, lung cancer, break the rules, death等,运用圆圈图作头脑风暴,在黑板上画出图1。
                  
     
  图1  [设计意图]
        图1导入了本文的主题,用学生身边的吸烟现象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阅读的欲望。
        2)Predicting
        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标题“Smoking is not Allowed Here”和插图,并提问:What does “Here” in the title mean?接着,笔者用PPT呈现图2的内容,把学生的关注点从图1的背景知识转移到文本当中,学生开始对文本信息产生好奇,增强学生读前的预测能力和阅读欲望。

 

        图2[设计意图]
        在上一环节激活了学生的有关背景之后,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为接下来的阅读环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读中环节(While-reading),快速阅读理清文章线索,精细阅读分析每个部分的内容,讨论部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Skimming
        在这部分,笔者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找出每段的主题句,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文本脉络,并且思考用怎样的思维导图表现出来作者的构思思路。
        
        图3  [设计意图]
        本环节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在解析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炼图3的关键信息,很快地把握文章的框架结构和主旨大意。
        2)Careful reading
        在学生了解了文本结构框架之后,笔者逐步引导他们分析每个部分的内容。以下以第2部分和第3部分为例解析如何运用思维导入训练学生掌握细节、整理信息的能力。
        精读第2部分,让学生找到人们喜欢吸烟的原因。精读第3部分,让学生探索因为喜欢吸烟而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多重流程图来找到因果关系,图4中,左边的长方形描写人们喜欢吸烟的理由,右面的长方形则描述喜欢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中间的图形则向人们发出警示,吸烟就是给自己搭建十字架。
      
        图4 [设计意图]
        通过笔者的启发,学生利用多重流程图高效地把第2部分和第三部分地主要细节信息提炼出来,在自主归纳和画图的过程中锻炼了查找关键细节信息和归纳因果关系的能力。
        3)Group discussion
        学生了解了在公共场合不允许吸烟,吸烟的原因以及危害之后,自觉地产生戒烟和抵制吸烟的想法,笔者顺势让学生对如何戒烟展开讨论,并且用流程图将戒烟主体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梳理。
      
         图5  [设计意图]
        本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梳理信息,学生在构建图5的过程中理清了如果想要戒烟,需要多方主体参与,并且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通过此环节,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
         3.读后环节(Post-reading)。为了巩固文本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笔者设计了复述和运用思维导图写文章两个活动。
        1)复述。引导学生根据图2-图5的内容,复述整篇文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概括的能力。
        2)作业。笔者布置作业:please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100 words according to the cartoon for smoking and try to draw a thinking map.
          [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文本内容,回忆文本脉络,同时,在根据漫画写文章的时候,可以跳出文本信息,根据漫画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利用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将课堂所学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三.反思与感悟
        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阅读教学中,贯穿于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的相关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引导学生预测文本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语言支架,为读中环节做好全面的铺垫;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发展脉络,文章结构合段落大意,通过抓关键词的方式学生能够自主将零散的信息组合成一个整体,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深入主题,领会文本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笔者认为,如何进一步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并且鼓励学生画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思维导图,同时,将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当中,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他们有效的学习手段和工具,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实践的。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著);叶刚(译).思维导图[M].2009.
        [2]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
        [3]邹必影.例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M].中小学外语教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