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隧道开挖质量,就需要在进行洞身开挖时,做好相关的支护措施。因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隧道开挖以及支护作业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技术随其进行施工质量的优化,使得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基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开挖以及支护中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优化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开挖;支护;施工质量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更强大的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运输的支撑,因而在进行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上就需要基于实际的地质以及施工环境进行施工方式的优化,以此更好地降低隧道施工的风险。在多山的地势环境下,就需要对水利水电隧道开挖以及支护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实现缩短建设工期以及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1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作业技术要点
1.1施工道路布置作业
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隧洞开挖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要对道路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考虑,而后再制定具体可行的施工作业方案。水利水电工程的隧洞通常情况下都是出渣道路,其直接连接的是临时的施工道路,所以就需要考虑到综合的交通情况,故而在隧洞开挖中,每隔200米就要设置科学合理的错车道,唯有如此才能使道路交通能够畅通运行,从而降低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2 合理选择开挖施工设备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作业中主要应用的设备是风钻钻孔、移动模式空压机供风设备、翻斗车等。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作业时,必须要综合项目事项状况对各种设备进行系统设置,合理选择,保障机械设备的精准性,进而为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作业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1.3 施工供风的有效控制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作业时必须要合理设置通风设置,在洞口周边进行通风站的设置,通过移动类型的空压机供风作业,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
开展。
1.4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工作面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作业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地质特点进行工作面的设置,在开挖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选取开挖的横截面,使得隧道在实际的开挖建设中能够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2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支护施工作业技术要点
2.1 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支护施工作业时,喷射混凝土是进行支护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此期间需要对喷射面进行及时地清理,进而消除各种杂质以及堆积物,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喷射面的清洁性,还需要利用高、高压风枪进行岩面的冲洗,随后将混凝土喷射与岩面上,使得水利水电工程隧道支护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如图1所示:
.png)
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图
其次,还需要强化隧道支护性能的检测,以此更好地确保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而防止某一环节的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后续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同时,对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支护施工作业时还需要结合喷面涌水位置的管道预先埋设处理,再者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管理,使得整体的隧道支护结构能够更加具有稳定性。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需要强化区域施工建设,在喷射混凝土时,要使其维持在自下而上的一种螺旋状中,在直径 30 cm 范围中进行喷射,保障混凝土喷射与受喷面呈垂直状态,以此更好地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2.2管棚法支护施工
(1)钻孔。在隧洞开挖时,施工人员主要利用的是潜孔转机钻孔,所以在施工之前,就应该勘测好具体的钻孔位置,对钻孔的角度和立轴方向等也要有明确的要求,在经过多次系统的检测合格后才能展开施工。对于钻孔的直径,施工人员要将其控制在108mm之内,这便要根据实际施工中的岩层状况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在钻孔作业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还要利用高压风对钻孔进行及时地清理,以确保其保持清洁状态,从而不影响到后期的施工。
(2)送管操作。在完成钻孔以及孔隙清理作业之后,就需要进行送管操作,将钢管顶进钻孔中,所采用的钢管尺寸必须与前期设计方案中所要求的吻合,然后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装。在钢管连接方面,施工人员可以采用丝扣的方法进行,在具体的操作中,施工人员在处理同一截面的接头时,要错开处理,以此确保连接的质量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
2.3 挂网施工
在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支护施工的挂网作业中,主要依靠锚杆、另打插筋进行支护施工的建设,以此更好地提高支护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以及稳固性。其中钢筋网进行开挖面的混凝土喷射作业,保障钢筋网以及壁面距离控制在 3~5 cm 范围之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锚杆与挂网进行固定,而后再将混凝土进行全面喷射,使得挂网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如图2所示:
.png)
图2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结构钢筋图
2.4 花栅格构架施工作业要点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隧洞支护施工作业时将会面临不同的地势环境,因而为了更好地提高隧道支护的稳固性,就需要结合围岩的地势情况进行花栅格构架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可采用花栅格构架的方法,围护采用间隔钻孔灌注桩,,并且在内采用钢管进行支撑的方式进行。其中挂网和桩间喷射混凝土是排桩式挡土墙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桩与桩之间的距离主要控制在10mm左右,在其中间采用Ф6@150x150mm网片,并运用一根以及以上的钢管进行支撑,以此形成一个稳定的围护结构,进而更好地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流程中,开挖土方石形成均布何载是首要工作,而后还需要进行钻孔灌注桩,通过架设两道悬臂受力体系,使得工程的承重力能够达到一个平衡。根据实际的地形和坡体状况来定,由此确定基坑土层的加固策略。在进行隧道支护施工的过程中主要采用“S”形螺纹钢筋进行焊接作业,以此形成一种具有柔性的支撑体,同时在隧道在支护的底座进行打钢筋以及填充混凝土的方式提高隧道支护的稳定性,而其中主要需要做好焊接处理工作。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开挖以及支护施工质量控制上,需要结合实际的地质情况以及施工设备作为施工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隧道的开挖以及支护,进而更好地提高隧道洞身的稳固性,防止隧道坍塌的安全事故发生。对水利水电工程隧道开挖以及支护质量的把控,能够更好地延长能源供给的期限,提高整体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敏.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支护施工质量控制——基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J]. 农业经济问题,2016,36(04):178-186+112.
[2]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支护施工质量控制[J]. 改革,2017(08):115-119.
[3]刘辉,陈思羽. 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开挖支护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农村观察,2016(02):15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