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在我国,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境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也在加大,环境监测作为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内容,提高监测水平,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可为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就对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重要性;
为实现生态环境构建目标,我国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针对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方案。这就要求做好前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为方案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注重方案内容的完整性、有效性,确保方案落实可行性,以达到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就是环境监测部门对所处区域内环境质量进行监视和测定的相关活动。环境监测所得数据能够直观反映区域环境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及污染元素,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可靠依据。目前环境监测中,常使用的方式有物理指标监测、化学指标监测和生态系统监测这三种。
2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1在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中的作用
结合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特征,建立《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希望通过该项法规的制定,为环境保护部门工作的开展,权责的划分提供依据和支持,并在该规范指导下,设定明确的污染物排放指标,严格管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加快环境治理进程。而环境监测在排污许可证落实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环境监测,可对每日、每月、每年统一区域污染物排放量予以掌握,并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明确区域内存在的严重污染物种类,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理和保护措施,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参照各行业特征,实行监测指南规划,完善监测技术体系,构建信息平台,实现各项数据及措施的共享和传输,进而为监管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2.2在环境污染区域治理中的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区域治理中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了解和掌握区域环境内空气、土壤、水体环境、生物环境的原始状态和现今状态,明确在社会发展中,区域环境的变化特征;做到区域环境的客观综合评价,对存在的污染物种实行详细划分,为后续环境治理及保护工作提供指导;做好区域环境的动态化监管,及时了解污染和治理程度,尽可能保障监测效果。
2.3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作用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在其发生过程中,如果各级主管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管控措施,会加剧污染的扩散,增加污染面积,进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利用专业监测仪器对污染物成分、污染程度及污染指标予以确定,之后结合区域特征及现有的治理和保护条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控制污染源的扩散。同时环境监测部门还应同其他部门一起,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展开探讨和分析,加大后续防控治理力度,降低对环境及人民的威胁。
2.4在环境违法案件处理中的作用
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使部分企业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谋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经常存在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不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不重视污染物后期处理,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逃避环境监测的情况,这为环境治理和保护带来较大难度。环境监测能为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提供现场证明,环境执法部门将根据监测数据资料来确定是否构成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为发挥环境监测在违法违规行为处理中的作用,我国出台了较为明确的说明,将私自修改环境监测数据列为严重污染环境罪中。
由此可知,环境监测为执法部门及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提供了关键性证据,为我国环境治理及保护工作的高效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3促进环境监测价值发挥的措施
3.1强化环境监测的认知
为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获取精准性高的监测数据,首要工作就是加深人员对环境监测的认知,明确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做好样品采集、运输等环节的管控,采用科学有效的监测方式,开展数据的准确、全面收集和分析,做好监测设备的定期更新和优化,以加强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正确看待环境监测重要性,打造坚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条件,切实提升环境监测水平,为后续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3.2科学选择监测方式
环境监测科分为传统监测和信息化监测两种形式。前者是对监测区域内自然环境质量予以详细了解,通过采样、布点采样的方式实现区域内自然环境信息的收集,安排专人开展样品采集,且根据区域空气、水文、地质、土壤、气候等现有信息数据,对样品实行科学分析,做到区域环境的准确评估,并生成专业的环境质量报告,为后续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帮助。后者借助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构建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整合区域的环境质量综合信息,呈现在显示面板中,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相关环境监测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以推动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3.3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如今,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发凸显,要想保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区域要求,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要求进行相关设备器械的配备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环境监测作业的各个环节展开科学指导,同时在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民众自身的监管职能。针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实施处理。且加强管理工作,定期量化考核环境监测工作成效,限制有问题的机构开展业务。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将其录入到诚信档案,向社会公示,为后续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支持。
3.4构建专业监测团队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支持。相关部门应较大专业人员的招募和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水平,与此同时,发挥领导层人员的带头作用,对环境监测实行改革和创新,更新监测技术和方式,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坚实保障。除要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注重人员的职业素养,使其熟练运用前沿的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在出现突发事故时,可以更加灵活的应对,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5加大资金投放
环境监测的落实和创新需要充足资金作为后备力量,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合理规划环境监测所需资金,并落实专款专项制度,促进环境监测改革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内容,改善监测水平。另外,在资金投入后,应做好现有监测设备的更新,确保新型监测技术的落实,实现区域的全过程管控,及时准确的了解现存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当加大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力度,做好改革创新工作,发挥出环境监测的最大功效,做好人员和资金的合理管控,以此为环境治理及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提高我国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琼.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J].环境与发展.2018(03)
[2]宋志超.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监测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01)
[3]马彦武.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环境与发展.2019(05)
[4]窦玲,柏超.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化工设计通讯.2019(05)
[5]张京.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