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文简单介绍了建筑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目前建筑材料检测中具有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探讨
引言
建材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而优良材料的关键是控制工程质量。有必要从源头开始制定“百年计划,质量第一”的方针,使检测结果准确反映建筑材料的最佳质量,以便及时发现工程中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可以找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要流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为有效控制项目质量打下基础。
1建筑材料检测以及质量控制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建筑质量是目前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主要考虑之一。改善中国建筑业的弊端是当前人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有关的设计师应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这一领域的漏洞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长远发展。好的材料测试不仅有利于个人水平的培养,而且与整个建设项目的运作有关[1]。
2目前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2.1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素质的检测人员是实现检测结果准确、有效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检测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检测人员检测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检测经验,不能规范地使用检测设备,尤其是比较精密的检测设备,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使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检测人员缺乏应有的道德感和职业精神,工作态度不认真,在检测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粗心大意,造成错检、漏检等严重后果,使不合格建筑材料蒙混过关。
2.2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
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是影响检测可靠性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建筑业获得高速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日益频繁,而且很多新型建筑材料进入市场,这对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相关单位对建筑材料检测没有足够的重视,对检测设备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检测的方式方法也较为落后,因此对建筑材料各种参数的检测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检测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2]。
2.3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管理不善,影响了检测准确性
调查数据显示,很多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采购缺乏统一规划,往往是随机采购、随意堆放,这就很容易造成对建筑材料的漏检、误检。一些材料由于没有得到妥善储存,受天气及温度、湿度的影响,会出现生锈甚至变质现象,造成材料性能改变。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检测的有效性,容易使有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过程,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3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
3.1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要提高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水平,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首先,要严把人才关,对检测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招考制度,只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的合格人才,才能获得检测工作岗位。其次,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现象,所以必须对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尤其要让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征,充分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可以尝试与高等院校联手培养人才,定期举办培训班。再次,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要对检测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检测人员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其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操作规范无误,并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检测人员的检测热情[3]。
3.2引进先进检测设备,提高设备检测性能
引进先进设备,优化设备性能,是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随着大量新型材料进入建筑市场,新设备的引进显得尤为必要。
在引进设备时一定要对该设备的生产资质进行考察,以免购入不合格设备,造成工作损失。引入新的设备后要对相关检测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规范操作设备,提高检测的有效性。除了引进先进设备,对已有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不断优化设备的各项性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如果检测人员或管理人员发现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存在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设备,坚决杜绝检测设备故障带来的检测失误,以免给整个建筑工程造成损失。
3.3严格控制检测场所的环境
建筑材料检测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检测数据会出现很大差别。例如,很多防水材料的抗拉强度易受到所处环境温度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检测结果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一定要使检测环境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避免一些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控制检测的环境条件,检测场所一定要配有必要的监控设备,对检测的环境条件进行准确记录,以保证检测环境符合国家所规定的标准规范,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
3.4做到科学取样
对建筑材料的取样是否科学对检测效果的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取样的数量、部位、方式都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取样数量不能太少,否则会增大检测数据的误差。在选取样品的时候,对同一批的材料要从不同部位进行取样,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使其能更全面地反映建筑材料的整体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取样,确保规范取样,避免因取样不科学造成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3.5以数据信息为基础撰写结果报告
获得的测试结果基于获得的数据生成。除了完全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外,它们还需要具有公平性和可靠性,并能有效地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了充分保证测试和数据核算的可靠性,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为了增强最终结果的可靠性,应相应地选择一些更复杂的数据内容[5]。
3.6加强监督
建设监理部门应当对施工现场和检测现场进行检查、监督和监测。应充分利用测试信息平台上的信息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和判断。从材料来源、取样位置、样品特性描述、过程见证和试验等方面,按部件随机选择施工、监理和试验单位的人员,检查试验各阶段的程序是否正确。参与者的职位是否符合要求;签名是否完整;施工单位未按要求进行检验的单位工程,应采取现场双重实物检验措施。工程验收应始终以真实科学的测试数据来判断。没有测试数据,不允许验收,项目是否合格不能凭个人感觉判断。坚决杜绝个别施工企业不测试、不测试或少测试、少测试省钱[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成为建筑界面临的一大问题。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必须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优化质量检测的技术手段,提高建筑材料检测水平,以此强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王琳.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管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6):176-177.
[2]魏小红.解析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J].建材与装饰,2018(36):43-44.
[3]张万军,王桂梅,张云凤.浅析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160-161.
[4]赵宇晗.关于建筑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0):59.
[5]杨柳.浅谈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管理对检测质量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17(12):83-84.
[6]刘肖阳,王冰,刘鹏飞.公路桥梁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研究[J].居业,2017(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