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招标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招标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更加专业、更加合理,同时促进了我国招投标市场更加规范,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对建筑工程招标工作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标问题;对策探究
1 建筑工程招标特征
组织性特征是建筑招投标中最为明显的一种现象。对于建筑招标本身来讲,并不属于一项自发行为,而是基本要求,当实施招标工作的时候,必须遵循规范性要求开展,以此提升招标工作的效率。公开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在建筑企业招标项目实施期间,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体现制定出有关的招标文件,并且将招标信息发布到指定的招标公告媒介,使招标工作有着透明性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不管是招标流程还是包含的信息等,均是和市场有关,定期发布中标结果,确保各项投标人员获得有关的招标信息,进而促使招标工作公平公正的开展。需要明确认识到的一方面是,截止时间提交投标文件至建设单位后,投标文件将不能撤回,此种特征不同于普通的贸易,无法进行讨价还价。所以,招标双方必须综合性探究各项条件,使工作得到更好的实施。
2 工程招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没有合理的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制
在经济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建筑工程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而应用工程量清单来管理招标环节是建筑企业的主要内容。不过,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制定工程量清单的过程中,因为包含的清单内容较多,繁琐性大,因此增加了误差出现的规律,产生误差现象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价格波动起伏现象较大,或者是编制人员技能低下,没有丰富的编制经验,在分析建筑项目的过程中不具备清晰性。工程量清单属于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具体涉及到了工程造价风险、成本等,当发生误差现象以后,施工进度就会受阻,难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成本提高,所以不利于实施工程造价作业。
2.2 发包方行为不规范
发包方在建筑工程招标工作开展期间有着极高的效果,当建筑项目工程中没有发包方的话,就说明该项项目根本不存在,也不会有招标工作。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发包单还有着诸多的违规行为,当发包方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实施工作的话,那么一定会阻碍招标工作正常实施,无法确保整体质量。举例说明,部分建筑企业在没有开展招标工作的基础上便随意开展施工作业,有的施工人员技能不高,和标准要求根本不相符。而有的施工人员仅仅是临时兼职,不管是能力还是专业性以及经验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少部分发包单将招标工作当成了一项形式,招标工作的效果发挥不出。
2.3 服务的规范性不足
招标的主要目标是为项目的规范化,为了推动招标工作的顺利完成,通常通过招标代理机构进行高效的开展招标工作。而通过对于招标代理机构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的诸多招标代理机构,为推动业务的开展,存在恶性竞争的问题,为了夺得招标代理业务承包的权利,部分招标代理机构会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包括投标报名费以及资格预审费等等,这会使得投标方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加大投标方的经济负担。如果招标代理机构开展工作时缺乏原则性,最终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诟病,无法再得到信任。
2.4 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为解决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实现对招标控制价的有效控制和优化。然而我国对于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研究时间尚短,并未能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一般在招标方提出工程招标控制价问题的时候,需要进行复查申请,根据复查工作的结果来确定负责人,这很难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价值及作用,使招标控制价更具有合理性。
3 相应招标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改进招标方法
目前,西方等发达国家在进行招标时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模式,这种招标模式是工程管理单位按照建筑物的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标底总价,细部分项计算通过投标单位的初步报价文件进行统计和复核计算,再根据各项平均值评定标书。这种招标的方式如在我国实行,则需政府部门相应的政策引导,将招标方法逐步完善,使其变得更为合理。在进行招标时,招标单位可先不设置标底价,将投标单位的初步报价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得出市场平均值与招标单位内部标底价格的差距,通过市场平均值将内部标底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再将标底价格公布,从而有效地降低招标时产生的投资误差,也降低了招标单位和中标单位的损失。此外,避免了串标及标书造假等不法行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标单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降低招标阶段的风险。
3.2 做好专业人员备案工作
人员备案是对于招标代理机构专业人员的基本管理手段之一,当前我国招标机构的人员队伍流动性强,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使得招标代理机构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专业人员的信誉,但是备案工作的落实,则能够确保招标代理专业人员的个人信誉信息、违规记录等都能够随时查到,这是招标代理机构人才招聘与培养的必然需求。为了做好备案工作,首先要开发出招标代理行业专门的人员备案系统,无论招标代理人员渠道哪个单位,其备案信息都应当第一时间更新,随时跟进,系统信息应当由行业内最高级别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跟进录入,随时与各个机构保持沟通,更新人员备案信息,以保证备案的可靠性。
3.3 优化并规范招标市场
第一,在我国目前的工程施工市场中,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招投标工作的重视,有效保障招投标秩序,符合施工标准,对于破坏招标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根据其相关规范实施,对招投标规范和秩序的建立。第二,结合工程中的人力和财力情况,加大对招投标市场的严格监管,保障招投标质量的提升,规范每一个招投标细节,让招投标工作与实际的项目施工要求更加吻合,第三,相关部门需要与公安机关实现联动机制,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对招投标中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的严厉打击,提升工程招投标的规范化,第四,在招投标活动中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以目前的市场经济为指导,利用激励机制实现对招投标工作的严格分析,建立完善的招投标管理计划,制定良好的标书编制,让招投标行为更加合法,争取施工双方经济效力的最大化。
3.4 建立配套机制
除了加强监督管理之外,还应当完善企业的信息流通机制,将信息及时在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流通。建立市场信息资料库,对于整个市场中的价格更新进行及时把控,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要及时做出反应。对国内外市场有关政策进行追踪,避免违规行为出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供应商的信息,一定对供应商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了解,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供应商的信息库,以便在以后的工程建筑中使用。对投标企业进行招标过程中信息的及时传递,从招标资料进行审核开始,一直到中标企业选定结束,让投标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到招标的工作动态。还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收集信息或者向社会公开信息等各种方式加快信息的传播流动,尽可能多的建立企业信息来源。通过完善信息机制,使建筑工程更加保证地完成,尽量避免因信息之后而造成的损失。
4 结束语
我国建筑工程招标控制需要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的工序,做好多方询价、确保材料单价的合理性,建立完善的审查制度、降低经济损失,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确定招标控制价的时候,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市场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
参考文献:
[1] 曾海东. 建筑工程招标问题与对策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6):148.
[2] 王淑贤. 当前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商业经济, 2013(11):44-45.
[3] 张植莉, 陈德明. 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装备制造,2014(S2):95-95.
[4] 张植莉. 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职业技术, 2014(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