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家也渐渐地将重心转移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而建筑工程作为一项能为人民带来幸福感的工程,其重要性以及必需性也不容忽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贯穿全程。安全系数越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越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才会越来越高,该工程的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因为就我国建筑行业目前的施工发展水平来看,建筑领域还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众多的施工工程项目中,经常会发生人员安全事故,这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了消除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设计院及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控,并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建筑施工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1安全意识不强烈
虽然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开始在实践施工中全面推广安全管理观念,但整体安全意识依旧薄弱,且不符合预期设定的施工要求。如技术交底不达标、施工方案编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同时,还有很多施工企业没有认真研究施工图纸,更没有与设计人员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这种施工方式很容易埋下大量安全隐患,严重的将会威胁整体项目施工质量。
1.2安全管理有漏洞
部分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会压低招标价格,而后通过选择资质低、工作经验不丰富的施工团队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施工企业为了保障自身效益也存在偷工减料、一切从简等不良行为,这样不仅无法保障高速建筑建设质量,而且会降低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另外,还有部分施工企业虽然会提出对应施工指导,但只用在投标中,并没有落实到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这样既会增加安全管理的漏洞,又会产生不可控的安全事故。
1.3应用技术不达标
现场施工技术也是影响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随着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促使施工企业在聘用优秀人才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工作素养与专业技能。以往院校所学专业知识虽然具有先进性,但却与现实操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企业可以组织他们参与经验丰富技术人员提供的培训活动,确保他们可以将课本所学知识与现实工作整合到一起。同时,企业现有员工也要进行技术革新,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水平持续优化中,这项工作更为关键。
2基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管理控制对策分析
2.1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推行,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现有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积极促进制度的落地与实施,通过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来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让工程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与责,最好是实行安全责任制,让每一个部门都培养出较好的责任心和安全生产的意识。第二就是可以建立专门管理安全的服务小组,指派专门的负责人来贯彻执行制定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项目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可以作为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部门间沟通的畅通。最后,增加责任的同时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利,站在企业利益和工人安全的角度,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除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更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合理合法性。
2.2实施安全教育,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我国针对建筑行业专门设立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与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及设备操作技能培训,企业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全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当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了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技能,能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意识都相对薄弱,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除了理论上的安全知识,还需要专门开设施工中所用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知识,并且了解如何安全操作机械设备,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除此之外,对于工程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可采用定期培训与考核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与水平。
2.3明确建筑工程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导致建筑物发生安全事故的基本条件。安全经理需要有效地控制危险源并预防安全管理风险。在建设项目的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建设项目的特点,建设内容和外部情况,收集,统计和分析有关安全风险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同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列出安全事故的损失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并列出危险源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以提供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实施。
2.4正确调查并处理安全事故
为了有效处理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管理部门要保持认真科学的态度,并按照规定处理。符合有关规定;(2)有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时,要准确调查事故原因,从施工安全事故中识别生产因素控制方面的差距;(3)分析施工安全事故的全过程,明确识别造成施工安全事故的人员,事物和环境状况的原因,了解施工安全;(4)以事故为例召集一次事故分析会议,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
2.5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理结合,注重安全管理反馈以及评价
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要将安全检查、动态监督以及隐患排查结合,将巡查、抽查、危险点检查、大型检查等方法有机联系,全方位、层次化检查施工现场环境、人员、材料设备等安全,在动态监督过程中把握施工细节,及时排查施工中的安全风险隐患,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证建筑项目施工安全。在竣工验收以及维护阶段,借助现代化技术优势作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管理方法,动态跟踪的同时及时、有效反馈安全管理情况,全面以及系统评价的同时围绕发生的安全风险、设备故障问题、典型安全事故,以严重等级为切入点,持续改进安全管理质量,提高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明确该工作的重要性。对施工企业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对施工安全事故进行防范和规避,健全和完善建筑相关工作的施工管理制度,为施工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从根本上提升建筑施工工程的效率以及质量,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浩健.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与装饰,2019(11):89-89.
[2]梁炀标.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9):335-335.
[3]方国丞.建筑工地现场安全管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9(7):3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