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很多城市依水而建,如果遭遇到恶劣的气候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速度的不断升级,各大城市在防洪方面的不足得到了充分的显现,致使洪涝灾害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又一大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提升城市防洪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就我国城市防洪特点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防洪特点;应对措施
引言:据统计,我国城市每年因洪水灾害的损失十分惊人,导致多达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对城市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每年一到雨季,我国城市防洪不足这一短板便会显现出来,所以为了提升我国城市的防洪、抗洪能力,必须要补足防洪短板,根据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洪应对措施,将洪水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对促进我国城市发展也可起到积极作用。
一、提升城市防洪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推动城市化快速建设,我国城市面积的不断增加,人口快速涌入,使城市地面硬化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如果遇到恶劣自然天气,必然会加大城市洪涝隐患,从而提升了城市防洪工作的难度。现阶段,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即:暴雨强度激增、暴雨频率大等。此外,就部分城市来说,由于其排水设施能力不足,或者数量不够,一旦暴雨不期而至,必然会增加城市排水设施的工作强度,同时也会引发内涝灾害。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城市化的要求,我国加大了对供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如果发生洪涝灾害,上述基础设施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我国城市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因此,为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城市管理者要切实了解防洪的重要性,并积极做好防洪排涝工作,促进城市经济高速发展。
二、分析我国城市防洪的特点
1、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突然、灾害损失程度大
近年来,受制于全球气候变化因素,我国城市中突发强降雨的频次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另外,由于城市中渗水地面以及植被的覆盖区域相对有限,如果突发暴雨情况,城市的排水设施无法快速的将积水排出,致使内涝情况的屡屡出现。此外,由于内涝情况的发生,地下管网中的各类市政系统,例如,供水、供电以及通信网络等,同样也会遭受破坏,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程度。
2、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与管理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使用的防洪排涝标准仍然延续之前制定的标准,标准没有及时得到更新。此外,对于工程体系来说,由于城市建设更多的关注民生工程,对于防洪排涝工程的关注有限,导致工程体系存在一定的欠缺,并且部分城市的城市防洪规划没有得到妥善编制,甚至有的城市不存在防洪规划,致使城市在遇到防洪灾害时无法及时、有效的加以应对,导致洪涝灾害的影响进一步加剧。
三、城市防洪对应措施探讨
当前,我国城市在应对洪涝灾害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做好防洪工作,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下文将对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1、注重做好城市防洪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洪涝灾害处置能力,职能部门必须要首先做好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以此来有序的指导防洪工作的开展。
1.1 确定防御体系和保护对象
在制定预案前,对城市基本自然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历年来洪水、暴雨等风险问题的出现次数,针对之前出现的防洪问题进行总结,以上述因素为基础来构建城市防御体系。此外,明确保护对象,例如,重要基础市政工程、学校以及居民区等,以免洪涝灾害对上述设施产生过大的影响。
1.2 完善应急管理构架
建立防汛指挥机构,并对机构中各位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提升机构内部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防洪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提升管理效能与效率,保证所有防洪工作均可落实到位。
1.3 制定完善的预警方案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必须要提升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其中,可针对灾害等级的不同,对预警级别、警示标志等进行划分,并有针对性的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级别的应急防御方案,以此来全面性的提高城市灾害预警能力。
1.4 细化应急响应行动
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应急响应行动方案有助于指导各类处置工作的开展。因此,针对不同的级别的洪涝灾害,职能部门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急响应预案,并注重对应急响应预案中的行动细节进行深入细化,确保所有灾害处置行动均可得到有效的指导,提升洪涝灾害的全面响应能力与行动能力。
1.5 明确保障措施
如城市遭遇洪涝灾害,各项保障措施也要予以落实到位,例如,通信保障、抢险救援支持以及医疗保障等。对各项保障工作的执行主体以及责任进行明确,确保保障措施可以有效实施,有助于提升城市抗灾自救能力。
1.6 积极做好善后工作
作为灾害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后重建工作是体现政府工作效率与人文关怀的关键。因此,在洪涝灾害过后,职能部门要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例如,补充物资、伤员救助以及修复市政设施等,并将善后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善后工作可以高效、高质量的完成。
2、做好城市防洪规划工作
在新形势下,城市防洪规划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了保证城市可以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城市防洪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2.1 城市防洪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关法律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在城市防洪规划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另外,在城市防洪规范中,需要对各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予以明确,根据规划要求组织各部门进行相关工作,促进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机制可以有效落实。
2.2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在城市防洪规划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所以在城市防洪总体规划工作中,注重对城市今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科学、合理的划定城市洪水风险管控区与防洪保护范围。另外,以满足城市防洪规划要求为前提,依据城市自身情况指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防洪排涝标准,对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城区堤防等工程的建设速度,建立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调度信息系统,确保防洪、排涝工程质量可以满足城市发展要求。
2.3 城市防洪排涝的管理措施
在城市防洪规划工作中,除了要合理制定城市防洪排涝的任务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各个机构的职责,并明确城市防洪排涝预案体系框架内容。此外,在城市防洪指挥机构的总体框架内,要对调度权限、防洪排涝工程调度方案进行明确,使防洪工程调度管理更加高效。加强城市防洪排涝社会管理,严格开展洪水影响论证,加强对已有规划中洪涝水调蓄水域的管理,提出地下空间和低洼地区防洪排涝管理要求,引导城市建设远离洪水风险区域;综合当地经济、工程因素,提出城市防洪规划分步实施意见,有序进行建设。
结语: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洪涝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作为城市管理者,必须要对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有清醒的认识,并根据城市自身洪涝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切实的完善城市防洪管理体制与制度,确保防洪应对措施可以得到高效率的执行,保证城市中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助推城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璞,胡亚林.我国城市防洪应急管理现状与挑战[J].中国防汛抗旱,2016,26(6):1-4.
[2]李娜,张念强,丁志雄.我国城市内涝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防汛抗旱,2017,27(5):77-79.
[3]王姑哈.浅析城市防洪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29):195-195.
[4]杜亮.试论城市防洪的管理措施[J].建筑发展,2018,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