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期   作者:程为华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而若是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教学方法做出变革。而合作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响应了课程改革需求,实现了师生角色的颠倒转换,这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更具活力,为整个教学活动取得实效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教学;探究
        一、领会目标,吃透教材,选择适宜内容
        1. 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挑战性。
        初中语文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一定要是具有挑战性、综合性的,是学生凭借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发地向他人寻求帮助,不然就没有必要相互交流探索了,这是教师在为学生选择合作学习任务时需要明确的。
        2. 合作学习内容应为教材重难点问题。
        教师要深入的研读教学大纲,体会教材内容核心,从而依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为学生选择合作探究内容,这样才能实现一击而中的目的,可为教学效率的提升做出保障。如在学习背影这节课程时,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浓浓父子深情,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文章几次谈到背影?背影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的探究合作问题,以此突破课程教学的重难点。
        3. 合作学习内容应是易产生分歧的地方。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很多文章都有一些看似矛盾之处,这容易造成费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分歧,而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合作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辨冲突的过程中,进一步地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理解。
        4.
        合作学习内容应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初中语文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合作学习内容不应该是密闭单一的,若是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冲突学生思维的局限,这往往可以实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建好合作小组
        初中语文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合作小组的划分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条件,并关系到最后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教师必须要遵守的小组划分原则,下面笔者将对此做出详细的阐述。首先,组内异质。主要是指,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要确保组内的成员素质能力各不相同,如应该有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应该有成绩一般的学生,还应该有成绩较差的学生;同时既要有冲动型人格的学生,还应该有谨慎型人格的学生;要有爱发言的学生,还要有不爱表达的学生;要有爱动脑的学生,也要有爱动手的学生,只有确保小组内部同学性质迥异,才能差异互补、相互帮扶,合理搭配,从而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其次,组间同质。主要是指教师做出的小组划分,小组之间综合实力基本是均衡的,要让小组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样才能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不然就很容易出现不公平的行为,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励竞争,角色分工,强化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在小组划分明确后,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职责,同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做出全面有效的指导,具体做法如下。
        1.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向学生阐明,合作教学实施的具体目的是什么,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有效的配合,共同合作交流,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如,评比出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发言人、最佳组织者等,从而通过竞争机制的引入,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点燃。
        2. 指导角色分工,定期轮换体验。
        一般情况下,小组内部之中应该设有组长、记录员、发言代表等几个职务角色,从而通过明确的分工,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但需要注意的是,组内的职位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定期进行轮换,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体验和发现,并认识到职责角色的重要性,从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发主动的贡献力量。
        3. 注重习惯培养,加强合作指导。
        在初中语文实施合作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班级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自我中心意识比较强,合作能力比较差,这对小组合作教学的顺利实施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在合作学习前,笔者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合作意识方面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自发合作学习习惯,能够做到相互理解、彼此支持。
        四、主动参与,积极调控,完成角色转换
        初中语文合作教学实施,促使师生之间的地位发生了转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什么都不用做,教师依旧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并通过自身积极有效的调控,完成教学角色的转换。
        1. 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欢乐教学气氛。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该将自身视作其中的一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去,并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从而在教学之中,营造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悦教学气氛,而这将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
        2. 积极调控,确保合作学习高效进行。
        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生活阅历不足,容易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偏离轨迹的问题,为此教师就必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调控作用,通过巡视观察的方式,及时地察觉学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点拨、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归正途,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更好的进步成长。还是以背影这节课程教学为例,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能理解“三次流泪”的含义,对于此,笔者就从文章的发展脉络,并引导学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体会“三次流泪”的含义,这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顺利实施进行。
        结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若是想要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保障教师的主导性,实施合作学习法是教师最佳的选择。但很显然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自由地组伴学习,合作学习是讲求原则策略的,为更好地发挥出合作学习法的教学价值,并促使初中语文课堂得到真正的激活,今后初中语文教师,还需不断对合作教学法做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文广.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144.
        [2]?郁新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10):124.
        [3]?袁如兵.初中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