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在电力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可以满足现阶段智能化信息社会对于电量的需求,并且能够为社会活动,以及生产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对该项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现,该项技术主要以信息设备、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而来的一项技术,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跟踪和动态监测。基于此,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
引言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运行质量水平,往往与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况有直接关系,即较好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状况,能有效推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持续化发展。但是,应当引起我们广泛重视的问题是,国内目前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整体上的运行状况与质量是存在问题的,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非常严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
1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具有快捷性。传统的配电网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模式,这种工作方式可能引发较多的失误。而开展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后,人工操作显著减少,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机准确分析数据,以较快的速度下达指令,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其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高效性较为突出。在输配电工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则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扩大输配电管理范围,加强输配电的影响力。最后,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系统具有高效性特征,其能缩短设备检修及电力操作的时间,且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较高,能够保证输配电的质量,增强电力输配电的稳定性。
2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中的问题分析
2.1缺少专业性人才
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能够在有效输配电工程中发挥出良好作用,主要因为自动化技术具有较强先进性。但是,从我国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中自动化技术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在技术层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状态,这就导致我国专业人才稀缺,在电力用户不断增多的今天,复杂电力运行机制向输配电工程自动化建设发起了挑战。自动化运行维护过程中,专业行人才稀缺已经成为了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在对该项技术应用时,应对提高对该项内容的重视。
2.2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尽管中国积极支持配网系统自动化建设,但资金往往不满足需求,资本投入不足。这种投资不足阻碍了中国电网的发展,无法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此外,由于投资不足,电网配置不适合,缺乏改造电网的资金。由于多年来没有进行维护修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如此缺乏安全性的配电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理的电力分配和电力供应,偶尔出现的电力事故会对人们的日常用电产生严重影响。
2.3管理意识滞后
在输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若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就需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运行维护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在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中,不断渗透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的系统管理中,管理人员无法按照要求完成系统的统一管理,无法确定搭接电网的位置及数量,这一方面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引发重复架设电网的问题。工作人员无法结合时代的发展转变以往的工作理念,而且也不能采取多种措施实现电缆架设的优化设计,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建设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进而降低资源利用率,缩减工程的经济效益。
3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的优化策略
3.1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当中应用光互连技术,重点是以继电和自动控制系统为基础。将光互连技术应用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当中,其最主要的表现为:对探测器的功率展开扇出限制,对平面限制加以摆脱,推动了此系统集成度得以持续提高,同时其监视的效果将会突出。在此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重点是借助电子交换技术以及电子传输技术来使整个体系的灵活应用得以实现,并且有效扩展互联网、重组编程结构,进而使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最终建设效果提升,把此项技术科学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技术当中,除了能够有效推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整体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更能够使数据信息的控制以及收集得以被顺利完成,从而使电网整体应用功能增强,而这些对于最终的电力调度都是有利的,使得其建设意义在整个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当中被充分发挥出来。
3.2科学利用信号追踪技术
在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故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数据通信的技术方式,来确保整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备都能够处于一个科学正常的处理范围,要合理利用这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形数据信号,根据示波器等工具设备,来使得这些信号的追踪情况能够科学化的显示出来,当所追踪的信号得到了科学化的显示之后,那么也就可以更好的判断系统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这些都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
3.3锐意创新
在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维护发展和创新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创新的全面性,将创新意识和理念体现在每个环节和每个流程当中。电力企业要集中科研人员,在调查工作中以薄弱环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基础,积极推动技术发展和创新,同时在创新中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可设置创新资金,资金专门用于创新研发,以期带动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平稳发展。科研人员创新研发工作中,可与科研部门形成合作关系,双方可相互交换科研成果,以密切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与发展,并且认真分析和思考成果转化的可行性以及成果之间的相融性。
3.4做好技术研发与维护的衔接工作
输配电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应当充分认识到强化技术能力对于优化维护工作具体开展的意义,同时,要在确保技术性技术维护工作完成后,将整个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业务重点内容转移到相应的研发工作领域,从而使所有技术研发工作都能够满足技术维护工作开展需求,在技术研策略价值能够得到显现的基础上,使自身价值可以得到凸显。技术研发工作开展期间,应对提高对组织工作内容的重视,特别是在考察自动化技术维护措施时,应对确保获取的各项数据资源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保证技术研发活动在实际开展期间,能够达到技术维护管理措施运行要求,从而为输配电技术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5关注电网设备的灵敏度
电网建设中,务必高度关注设备的灵敏度以及设备检出数据的准确性。准确的数据能够提高方案编制的效率,同时也能够更加精确和有效地管理输配电网中的多种电力调度数据,全面掌控电力调度情况,从而加强控制的准确性,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增大电力能源的利用率。电力自动化建设中,其对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准确的数据能够加快数据分析,更加迅速地制定科学的电力调配方案,进而将电力自动化调度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成为了电力人员工作的重点。在开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时,务必注重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推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黄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3):285-286.
[2]徐丽波.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23-24.
[3]姜治国.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5):77-78.
[4]王桦.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J].科技风,2018(23):195.
[5]吴仕荣.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