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飞速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为了加快行业发展进程,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仍然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和弊端,工程管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管理及质量问题,提出有效的管控策略。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行业想要实现长久发展,首先要意识到质量是制胜的法宝,做到从自身出发,最大限度的消除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风险隐患,按部就班的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并且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不断借鉴和总结管理经验,弥补传统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一、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再加上施工过程复杂,管理难成为其特点。无论是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质量管理都是其重中之重,也是一切施工活动进行的基础。质量管理主要以工期和投资目标作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手段促使工程实现预期效果。质量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等等。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协调现场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建筑材料以及相关设备符合施工标准和要求,并且能够发挥最大应用价值。同时,要注意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2、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一直是围绕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重点和难点,施工现场潜在的风险众多,尤其是高层、超高层等大规模建筑施工现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要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从各个施工环节入手,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并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将责任落实到人,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对不同的施工环节做到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做到科学防控,有效识别潜在风险,并予以妥善处理。
3、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当中包含了三种成本内容,即实际、预算和计划成本,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对这三项内容实现优化,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由此全面掌握和实时控制工程建设中的各项管理问题,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其中,降低成本,杜绝浪费和资金不明现象,提高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二、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人员众多,工序复杂,工程施工量较大,交叉作业环节多,导致人员流动性大,再加上现场各类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管理难度大大提升。部分施工项目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是我们常见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出现问题无法划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而出现了推诿现象。另外,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体系,也导致现场混乱,包括施工工序混乱,施工队伍混乱等,从而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2、施工技术不足
建筑施工涉及多种技术,不同工程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工艺和材料。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广,很多新技术代替了传统工艺,但一些施工人员对新工艺、新设备不甚了解,缺少实践经验,在施工中发挥受限,操作流程不规范、不准确,极大的影响工程质量。
3、质量监督体制不完善
工程建设中我们经常能够发现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这是质量监督不完善的表现,质量监督体制对整个施工建设过程具有监管作用,是为施工活动有序实施提供保障作用。但一些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甚至是无人监督,偷工减料、滥竽充数、浑水摸鱼这种现象屡屡发生,这都是无法发挥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后果,导致现场工程质量无法控制。
四、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1、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化应用
劳务分包是目前很多大型建筑企业采取的管理形式,通过分包管理可以让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提升整体运营水平,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要实现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就必须致力于项目管理,逐渐抛弃低端资源,加强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明确划分各部门及分包单位的管理职责,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提高现场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实施工程质量管理。
2、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完善管理体系
应不断创新工程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有序执行各项管理措施,有效协调各部门及施工环节,认真处理施工管理中的问题。首先,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抓住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目标、目标开展和实现三个重要环节,对各个工序都要以质量为中心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促使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次,重视科技,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控制水平与科技息息相关,除了要提高人员素质外,还要不断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体现出科技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等规范进行操作,强化和完善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要借鉴国内外成熟、先进的管理办法,融入到管理体系中,促使工程管理体系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
3、完善建筑管理中监督机制以及有效落实
首先,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明确各项监督管理规章制度,要保证一切监督管理活动有据可依。其次,强化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逐渐普及,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中应用推广效果良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进而实现了监督信息资源共享。第三,开展施工现场监理,通过监理单位实施监理工作,对施工各环节、工序进行科学的巡视管理,并采取监管措施保障各项工序有序开展。由于监理人员工作内容复杂,工作量较大,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水平和素养,能够严于律己,细致的完成工作,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类突发问题。
4、加强技术交底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复杂性、连续性,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通过技术交底,能够让各部门及工作人员了解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以及注意事项等,让各个工种之间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达到有序施工。另外,结合具体操作位置,按照具体要求,明确所要开展施工位置的操作步骤和相关要点,按照规范和方案实施一切施工活动,按照计划安排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内容,要保障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得以落实,就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工程项目进行剖析,积极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加强现场材料、设备、人员等因素的管理控制,加大现场监督力度,通过科学的监管手段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促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加强每一个细节的质量管控,这样才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实施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志敏.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29+231.
[2]郭波.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5):57-58.
[3]孔志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