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刘兴艳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刘兴艳
[导读] 随着时代的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利用好信息工具

        摘要:随着时代的信息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利用好信息工具,对自身的项目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提高在工程建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水平和实施有效度。而时代的进步对建筑工程也有了新的要求,建筑工程必须在保证自身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尽量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整体水平和效率,同时也能使以建筑工程为中心各行业的发展开展出新高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建设
         引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这项工程会牵扯到社会中很多人力和物力资源。对这些繁杂的资源及其关系进行管理是一门学问,对一项工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势必影响项目的完美实施。建筑工程团队必须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对自身的结构模式等进行改善,以达到最终目的。传统的工程管理采用纯人工方法对工程上庞大的信息量进行统筹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产生不够合理的地方。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帮助团队更加准确的掌握有关信息,并通过一系列信息对项目的管理执行做出更好的调整,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建筑施工过程,以完成项目。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及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的本质是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建筑本身是一种产品,会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施工,最终建设完成后进行售卖。但由于建筑工程的建设“因地制宜”,导致每项建筑工程都是独特的。意味着每项建筑工程需要一个单独的设计,以得到设计方案、流程和统筹规划。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周期长、过程中使用的资源繁多、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建筑施工需要合理的施工设计和有效的组织管理完成[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涉及面广
         建筑施工的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广泛,牵涉到项目中多个部门的协作,以及多个部门不同专业知识的运用、项目和社会中其他公司的合作。建筑工程不仅包含施工过程中生产方面的管理,也和施工工艺的技术、质量、施工计划、安全管理和施工合同等许多方面有关联。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比如建筑材料、特殊技术都要严格执行计划中的要求,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制约性强
         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施工工艺和规模等都要按照各方面对应的规范或计划书中的内容进行。建筑工程中的每项内容虽彼此分割,但又有一定先后顺序和关联。工程中的每项内容都有其它内容与其相互交接、联系,对上下步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同的施工步骤需要做到相互协调、有理有序,从而才能保证一项工程的合理进行和完成。在工程过程中要保证专业人员对每项工作都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把误差做到最小,减少后可能因此产生重大问题,同时也要求信息的流动要及时有效。
         (三)工作量大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的完成都需要用到多种物力和多种人力资源。项目过程中需要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巨大的,每种资源的调用和使用也都需要操作者的精力精心完成。一个大项目下包含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层级,每个层级中也会有许多分类和步骤。如此算下来,一次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十分繁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可重复利用资源,保证合理的安排和存放用以之后使用,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信息流量大
         物质资源的流动一定伴随着信息的流动。既然建筑工程有相当数量的物力资源的流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各个资源的购买、运输和各个层级之间的信息流动,都属于信息交流[2]。同时信息流量巨大也导致信息流通不够迅速,所以保证信息流量及时有效也是项目工程中应注意的点。复杂的物流网上形成了复杂的信息网,决定了施工项目管理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繁琐性。
         工程项目管理的以上四个特性导致一项工程进行项目规划的必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工程项目信息化成为项目管理的新发展方向和必然发展趋势。


         二、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一)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前期相应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开始下一步工作。施工前相关负责人应对项目的价值进行估计,研究施工期间工程需要提前准备的实施条件,并且为每一步骤安排好相应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制度。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各方面人员的有效合作,以此达到更有效的进行整个工程施工的目的。
         更具体地,信息技术管理人员要明确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要求进行施工安排。把网络计划的内容规划出来,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计算,对建筑时间和工期进行分析,从而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关键工期及其交接点,编排好施工进度。最后,管理人员应对整个进度安排进行有效评估,在调整后使最终方案达到经济高效的效果。在项目发展过程中信息管理工作要做到及时反馈,利用实时信息对整个项目工作进行统一监督,以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项目进行顺利。
         (二)层次划分
         信息技术能轻松办到对一项拥有繁杂内容的系统进行分类和分层,使其内部结构清晰化、系统化。现如今类似的软件有许多,比如P3网络管理软件,该软件能将整个项目充分拆解并系统整理,增强项目中管理职责发挥的作用。通过一个系统的结构,项目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被很方便的查询和使用。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设备登录P3网络,对项目组进行管理,在多人的合作下便可以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3]。这样的管理方式简便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各个人员的信息交流,通过适当的梳理便能保证管理工作的统一性。
         (三)信息编码分类处理
         在进行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时信息技术人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进行不同的编码。P3网络提供的信息编码类型主要分为分解结构编码、作业分类编码和作业代码。若对编码进行自定义编码工作便能提升其编码能力,大大提高其对大量信息的编码组织能力。通过这样的信息管理方式信息管理工作简便许多,可以在大量的信息中轻易查找和提取某个特定的信息,也可以进行简易的优化处理。这种方式能提升项目管理信息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计划编制
         项目工程的负责人需要对项目做出明确的施工方案。在设计人员做好各个具体工程的计划方案后主要负责人应根据甲方或者客户的需求以及整体建筑目标将各具体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和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4]。项目负责人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制定出来的规划方案绘制成表格或其他形式的图,以更清晰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能保证方案合理有效且满足甲方的时间和使用要求。结合信息化管理工具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安排,制定合理工期和施工计划,达成建筑工程最终的目的。
         五、结束语
         在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采用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案十分重要。对设计、施工等进行合理的规划是一项工程能高效完成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团队必须具备的能力。信息化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工程的具体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利用信息工具实现整个工程的有效运行。明确施工项目的管理内容和目标,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信息反馈才能进一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建平.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000(050):297-298.
[2]徐建国.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4, 000(001):25-27,31.
[3]林耀荣. 浅谈如何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J]. 大观周刊, 2012, 000(024):119-119.
[4]郑岭峰. 浅谈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及应用[J].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00(001):46-48.

作者简介:刘兴艳(1986-10-18),女,汉族,广西桂林,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