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相关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班组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本生产单位,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班组人员安全管理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班组人员的安全管理问题要着重关注,使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据此,下文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电力系统班组人员安全管理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应对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提升电力系统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班组人员;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班组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落脚点和出发点,也是相关电力企业生产工作执行者需要着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企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制定过程中,要切实有效的关注此类问题,并在班组的实践过程中,使相关目标得以实现。针对这样的情况,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就要从班组人员抓起,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确保电力系统和相关企业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并呈现更大化的效果。据此,下文重点分析我国电力系统班组人员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1 电力系统班组人员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 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相关企业的班组成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通常情况下只有某些班组骨干和成员具备相对应的安全意识,而基层的成员层次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无法真正意义上在思想层面使安全意识上升到战略高度。具体而言,安全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相关方面的安全任务和工作安排往往存在比较明显的侥幸和应付心理,并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完成;②缺乏相关方面的安全常识和知识技能,安全技能质量和水平比较低,并存在着特别典型的盲目侥幸的心理;③针对电力系统中相关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着重认识,缺乏深刻体会,在思想层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麻痹现象;④对于工作安全管理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不能有效掌握,无法真正意义上提升安全技能和业务能力;⑤安全管理工作中往往不够重视基础工作,往往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表面的形式上,在管理制度、台账、数据、图表、记录以及现场运作规范等相关方面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漏洞。
1.2 针对安全规章制度缺乏切实有效的执行力
通过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统计进一步表明,电力企业的相关安全事故90%以上都是在班组中发生,其中80%以上的事故都属于人为因素造成。因为安全事故的出现,有着特别典型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因此,轻度违章不一定会引起事故,就算事故发生也不一定会产生严重损失,又加之有的违章者往往可以通过违章行为获得相对应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违章者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违章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反而因为人为违章可能带来某种利益。在班组内部,相关成员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往往对违章行为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查处,积极性比较低。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度,无法真正意义上提升执行效果。
1.3 安全风险应对能力差
当前,在电力系统中相关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入持续的推进,在我国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的电网建设,这使电网运行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很大程度上使电力系统企业班组的安全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在电网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同时,很多班组仍然沿用传统意义上的陈旧方法,凭借以往的经验应对全新的安全生产形势,由此导致企业班组对于新形势下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认识,无法真正意义上推动安全风险的辨识,安全风险应对能力比较薄弱,这从根本上使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巨大的隐患。
1.4 设备管理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电气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很多设备在采购环节就存在着某方面的问题,而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就会使此类问题进一步加剧,使很多设备在安全性,稳定性等相关方面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随着电网的大规模扩建,电力设备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在设备的启动和投产验收过程中,也发生相关方面的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停送电操作频繁或运行方式改变等相关问题也会使设备出现很大缺陷,而相关班组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相对应的安全风险意识,使此类问题越发严重。
2 加强班组人员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进一步有效加强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系统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针对思想教育模式进行有效转变,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使思想教育层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进一步提升思想教育成果,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术回答、安全分析、安全技能培训、模拟现场安全措施、事故预想、技术比赛以及反事故演习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使班组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提升,在安全教育中,进一步结合班组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的开展,形式多样,更丰富更有效的岗位练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使安全思想教育力度得到显著增强,确保班组成员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除此之外,要确保班组安全活动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确保班组的安全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融合,通过制度的约束作用,使班组安全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以此进一步提升其班组安全意识,使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2.2 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制度
电力企业应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提高班组成员自觉性,引导并教育班组成员遵守制度、认真学习,督促班组成员认真掌握安全生产制度、方针、政策和规章等,并将上述条例化的内容融于其生产活动中。首先,从建设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入手,建立覆盖教育培训、安全责任、监督检查、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在内的安全管理制度,推行安全责任制,以此确保班组安全管理的实施。其次,要针对制度的内容进行大力的宣传,确保班组成员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针对自身的本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加强。第三,现场管理作为落实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班组成员务必严格要求,敦促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现场管理秩序。
2.3 加强培训,提升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
首先,定期对班组成员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开展反事故预案演习、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让班组成员学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依规章制度办事,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定期开展隐患排查能力培训,培养班组成员的安全观念,使他们针对一项安全事故怎样展开调查,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通过这样的培训可以有效规范班组成员安全行为。最后,积极拓展安全教育宣传形式,营造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宣传环境,通过多种媒体形式传播安全知识,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比如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等,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教,从而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4 加强电气设备管理
首先,电气安全设备的采购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履行相应的购置手续,电气安全设备购置全过程需安监部门全程跟进。其次,按规定配足、配齐所需的安全设备,并做到有备无患,防止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不合格或不齐而影响个人安全。第三,电气安全设备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贯彻落实相关制度,确保专门化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并针对设备进行统一化的管理、登记等,使各项设备管理流程得到有效规范。
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有效看出,着重针对电力系统班组人员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等内容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要着重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把握,探究根源,据此,确保相关的应对策略得以有效执行,以此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班组人员安全管理实现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戴刚,何文波.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初探[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9).
[2]刘胜.浅谈工会组织如何参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7.9(7).
[3]黎锋.谈电力企业班组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