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锅炉防堵塞干烧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4期   作者:刘坤
[导读] 2×125MW煤粉炉烟气脱硝采用SNCR工艺,改造后出现低温段空气预热器管束堵塞严重问题
          【摘要】:2×125MW煤粉炉烟气脱硝采用SNCR工艺,改造后出现低温段空气预热器管束堵塞严重问题,进行空气预热器干烧技术深度研究,实施了防堵塞干烧改造,锅炉低温段空气预热器每天进行干烧1次,空气预热器压差稳定,机组连续运行12个月,检查空气预热器管子内壁较为洁净,有效解决空气预热器堵塞及腐蚀,应用效果较好,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脱硝改造;空气预热器;堵灰原因;干烧改造;应用效果
1 立项背景
          某公司1、2号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制造超高压、自然循环、单炉膛、一次再热、四角切圆、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燃煤锅炉,型号为HG-420/13.7-YM3,脱硝系统于2015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采用SNCR工艺,入口NOX排放值≤480 mg/Nm3 (以NO2计),出口 NOX排放值≤180mg/Nm3,设计脱硝效率>45%,脱硝剂为尿素。但由于SNCR为炉膛内脱硝,因受炉膛燃烧波动,造成排放NOX波动较大,为保证NOX排放浓度达标,运行中机组保持较高脱硝效率,使氨逃逸偏高,轻则加大空预器漏风率,增加引、送风机电耗;重则预热器堵塞,扰动炉膛负压及燃烧工况,威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018年3月1、2号机组锅炉甲侧一次热风风温从298℃降至256℃,排烟温度从138℃降至105℃,引风机电流由25A左右升至52A左右,为保证安全运行,将引风机由变频转为工频运行方式,同时出现引风机振动较大,导致引风机入口烟道振动较大,经过检查低温段预热器堵塞严重,于2018年3月28日停机进行检查。

2 锅炉烟气脱硝改造
          1、2号机组锅炉脱硝系统,采用SNCR工艺,还原剂为尿素,在高温区加入还原剂,喷入炉膛内烟气温度850~1200℃区域,该还原剂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NOx进行SNCR反应生成N2,炉膛为反应器。2015年1月投产,在锅炉折烟角处区域设置24只墙式固定式喷枪,为上下两层、三面墙布置方式,喷枪流量为180-230kg/h/只,设计烟囱出口NOx排放浓度≤180mg/Nm3,脱硝效率≥45%。

3 空气预热器堵灰状况
          3.1运行状况
          2018年3月1号锅炉运行6个月后出现一次风热风温度降低了42℃,排烟温度较实际降低约38℃左右,引风机电流增大,满出力运行,出现引风机振动较大,同时引风机入口烟道振动大等异常情况。通过对脱硝实际运行及控制方式分析,一是脱硝系统存在一定过喷氨现象,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均值较低,NOx排放浓度为160mg/Nm3左右;二是控制较低NOx排放指标而过量的喷氨,由于冬季断煤、燃烧波动等因素,出现瞬时NOx超标现象,有时NOx排放控制在140-150mg/Nm3之间,造成氨逃逸率较设计值偏高较多,综合导致脱硝出口氨逃逸增加,产生较多硫酸氢铵粘附灰尘在预热器管壁表面附着,积灰不断增加,造成下级预热器整体堵塞严重,阻力增大,烟气量减少,烟温、风温均降低,过量氨逃逸是生成硫酸氢氨造成堵塞主要原因。
          3.2机组停备检查
          2018年3月28日1号机组停备检查,发现下级下部预热器前烟道6组管箱1/2的管子出现堵塞,后烟道6组管箱2/3的管子出现堵塞,管箱下底板有5mm板结物,使烟气流通面积减少,此部位烟速升高,造成未堵塞预热器管子加速磨损,出现在烟气入口50mm左右管段磨损泄漏,堵塞和漏风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3.3采取措施
          1号锅炉下级下部12组预热器管箱停用,在两台送风机出口风道各引出一个旁路烟道,至9米两侧热风道,将下级预热器空气侧进行封堵,同时在两侧封堵部位制作活动门,出现排烟温度超过160℃时,进行活动门拉开,达到降低排烟温度,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同时采购管箱,结合机组停备期间进行12组预热器管箱更换。
4  空气预热器堵灰原因
          SNCR脱硝反应产物中硫酸氢氨在温度低于146℃时,硫酸氢氨固化在固体表面。常规低温段预热器壁温介于135℃至180℃范围内,属于易粘结积灰区间。

当烟气流动到下级下部预热器出口管壁时,烟气中的硫酸氢铵开始凝结,黏附在烟气出口管段部位,并吸附烟气中的飞灰,使下级下部预热器下管口管段积灰,导致管壁间流通间隙减小,预热器阻力增大。
5 空气预热器干烧原理
          5.1锅炉烟气中硫酸氢铵的形成
          烟气中硫酸氢氨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呈现气态、液态、颗粒状。对于燃煤机组,烟气中飞灰含量较高,硫酸氢氨在146℃°—207℃温度范围内为液态,这个区域被称为ABS区域。液态硫酸氢氨捕捉飞灰能力极强,与烟气中飞灰粒子相结合,附着于预热器传热元件上形成融盐状积灰,造成预热器腐蚀、堵灰,从而削弱预热器换热效果并危及机组正常安全运行。硫酸氢铵沉积过程是可逆的,当温度提升到露点温度以上时,硫酸氢铵将蒸发。
          5.2空气预热器干烧技术原理
          利用高温段空气预热器出口190℃-210℃左右热烟气,通过多分仓调整冷风进风量,使空气预热器加热分仓内的烟气温度达到200℃以上,高于硫酸氢铵分解温度,将沉积的硫酸氢铵有效分解气化,分解的硫酸氢铵被热烟气带走,实现空气预热器防止硫酸氢胺积聚堵灰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空气预热器积灰,同时,减轻了预热器硫酸氢铵腐蚀,延长预热器的使用寿命。
6 干烧技术应用
          6.1改造方案
          将下级下部预热器冷风进口管箱进行多分仓改造,实现预热器管箱两侧空气通道风量可调,对甲乙两侧联络风道处加装12个气动挡板风门。机组正常运行时气动挡板风门为开启状态,当气动挡板风门关闭时,通过调整进入冷风风量来改变对应预热器分仓烟气温度,可提高单组或单侧预热器管壁温度。
          分仓控制气动风门挡板在就地接入仪用压缩空气,并设置就地控制柜,远控接入锅炉DCS,实现就地和远程两种操控模式,同时增加预热器压差信号和管壁温度信号,运行中实现自动化控制。
          6.2空气预热器干烧运行
          6.2.1一侧6个气动风门挡板为一组,12个风门分为两组控制。锅炉正常状态12个风门全部打开,如有关闭信号,则为故障状态,需要进入报警检修。12个风门一个周期,完成时间6个小时,预热器正常状态系统每天启动一次,如遇锅炉运行异常,预热器压差持续变大,加大系统投运频率,可24小时持续运行。
          6.2.2机组运行期时,在锅炉操作界面内设定下级预热器差压目标值30pa,如实际测量值大于这个数值,启动预热器防堵灰自控程序,系统将进入自动调节状态。
          6.3干烧运行效果
          2018年8月两台机组锅炉干烧系统投入运行,每天对锅炉下级下部空气预热器进行干烧1次,每天跟踪预热器压差,1、2号机组连续运行12个月,在2019年6月和8月两台机组停备检修期间检查下级预热器管子内壁洁净,保证预热器长期稳定运行,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
         
7  总结
          通过对2×125MW机组两台煤粉锅炉防堵塞干烧改造,有效解决低温段预热器堵塞和腐蚀,效果较为显著,该技术应用为超低排放运行中锅炉,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防止预热器堵塞方法,该技术改造对现有系统改造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改造工期短等优点,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东. 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经济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2]    杨飚. 氮氧化物减排技术与烟气脱硝工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    沈迪新,胡成南.我国火电厂排放氮氧化物控制技术[J].中国环保产业,2005(8):25-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