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措施能有效避免电气事故,如自动化系统中的相关设备发生短路现象,即便智能处理系统能够及时对电源进行控制,但是仍旧可能发生大面积的设备瘫痪,更有甚者,会引起火灾。为此,为有效保障整个自动化系统的科学合理运行,就必须加强系统接触工作。就目前市场上电气活动而言,大多数企业在自动化系统接地工作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只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处理,才能保障电力企业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接地问题;研究
1接地技术概述
接地技术就是电气设备的接地设计和安装,是将带电设备的外壳与大地连接。例如,在冬天静电现象频繁手触碰到物品时,会有轻微的过电现象,这时,就可以将手放置在墙上静置几秒,以此起到一个导电作用。因此,接地技术就是为了防止电气内部绝缘破坏导致外壳带电而引起触电事故发生的工程技术。接地技术的作用实现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提高电路和电气设备自身的稳定安全性。很多的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都会以一定的频率运行,通过接地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或避免因频率过载发生干扰电压现象的发生,保障低电平信号平台的安全正常运行。另一种是对干扰的抑制。电子设备是精密的仪器,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在设备运行的正常状态下,自身产生的电源通常是以交流电的方式运转,由此产生的电容对电气设备有非常大的干扰,接地技术就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干扰抑制作用,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电气接地设备的基本方式现在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单点接地与大地相连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很多的简单设备都是采用的这样一种方式;另一种是多点直接接地的方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缘与土地之间进行多点连接,目前,适用于较大平台的电气设备,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最后一种是系统接地,系统接地的方式既可以保护电气设备,还可以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与电磁的兼容性。
2电气自动化系统接地问题
2.1接地电阻及共用接地与等电位接触
就我国目前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多采取tn-c-s接地系统,其可根据结构组成的区别分为如下两种接地系统,即tn-c-s系统、tn-s系统和tn-c系统。tn-s在整个电气接地系统中作为接零保护系统存在,在电气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诸如设备外壳漏电故障发生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时,漏电产生的电流就会经tn-s系统转化为短路电流,单相短路对地故障就会在此情况下发生,故障设备断电的情况就会在熔断丝熔断时发生,这样对人员的伤害就会因为漏电设备的漏电而得到有效的避免,进而使得系统的整体安全得到保证。如果电子设备的接地系统并没有另外的要求,tn-s系统将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应用于电气自动化设备接地技术中,tn-s系统对于有效的实现安全生产目的以及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过程中,不带电的则为中性线。因此,對于有效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为人员和电气系统各种设备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以及保证电气系统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运行等方面,tn-s系统起到了重要了作用。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设备,我国还要求充分利用接地引线,将接地体引出,并且对于接地电阻需要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进行选择,经过上述操作,就可以使电气设备的基准位得到有效的保证。当前,tn-c-s系统在智能楼房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选择中已经得到了认可,并凭借其稳定的性能和可靠的安全保证,受到了高度重视。
2.2三级雷电防护
对于系统中的电源系统而言,通常需要进行三级雷电防护,其中,以及雷电防护主要为系统运行中高通容量防雷电设备安装于总配电各相高压端中;二级雷电防护则主要是相关防雷器安装于配电低压进线位置处;三级雷电防护为防浪涌设备安装于分配箱配出回路附近。如果电气企业需要考虑等级更高的雷电防护措施,就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级别防护手段的相互结合,比如可以将防雷器在电源位置输出处进行安装、一些关键自动化电气设备电源输入端进行防雷器安装设置等。
2.3仪表柜、控制柜接地
对于自动化系统中的仪表柜而言,其中的接地汇流排、端子等需要通过分干线接地与连接板接地进行相互连接,在此之后进行接地体、总干线之间的连通。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分干线、汇流排的材料绝缘特征是否满足相关规准,且三种连接方式(接地板与总干线之间的连接、分干线接地连接、支线接地连接)都需要进行铜接线片设置,并且铜制材料进行紧固处理,其中,开关、熔断器的接入不得发生在接地连线中;除此之外,自然接地方法是通常采取的接地措施,接地网的构建则需要同工人工、自然两种接地办法相互匹配结合,做到人工为次,自然为主。自动化系统需要保证采取统一的接地网、接地方案,其中的接地电阻需要控制在最小电阻值附近。
3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电气接地安全的措施分析
3.1选择适宜接地的土壤
为了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气设备同大地之间的有效连接,避免发生电气事故,电气设备的接地系统通常会在地下进行布设。在安装接地设备时,有必要科学筛选安装点。在安装接地设备之前,应该对安装区域周围的土壤加以采样,同时科学分析采样结果。此外,必须要计算当地土壤的pH值,还需要考虑当地气候变化以及外部因素影响程度,从而选择适宜的布设点。通常,电气设备不能直接布设于不能符合相关要求的土壤中。这主要是因为某些土壤具有较高的内阻,并且在导电时常会碰到难题,需要适时处理好此类土壤的电阻率。
3.2提升设备操作技术
因为电气设备接地过程中需要连接许多接头和电线,因此这个环节的工作需要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这项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在接地操作方法上,要求工作人员对设备的结构特征、运行原理、操作技术等相关知识均充分了解,而这些知识均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才可以获悉。只有确保工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才能够有效确保电气安全。
3.3接地装置运行中的注意要点。
在设备实际工作过程当中,混凝土地面、接地和接地力都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损伤破坏,对设备带来轻、重不同的损坏,但这还不同于土壤接地电阻的变化。所以,一定要有规律地按时对接地设备检查其运行状态。一般情况下,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包括:1)详细认真地检查所有的连接点,确定其是否保持良好状态,是否接触、损伤或者腐蚀或者其他的多种不利条件。2)对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必须确保在腐蚀性小的土壤中放置接地体。3)在对设备检修的实际过程当中,必须要极其认真地检查接地线,确定其连接状态,是否已经连接牢固。4)要仔细地检查操作结果是否可靠。
4结束语
总之,接地系统对于自动化控制系统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一旦接地故障因为电气系统不稳定而发生时,必然会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所以,电气保护工作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必须通过采取积极措施的方式做好,并且接地保护技术也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科学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的消除因为接地故障造成的系统安全隐患,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健,张志华,张小庆,杜红卫,苏标龙,时金媛.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单相接地定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01:145-149.
[2]宋伊宁,李天友,薛永端,黄建业,陈恒,徐丙垠.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分布式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3804:102-109.
[3]王兴念,张维,许光,郭上华,张全忠,许冲冲.基于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21:16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