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4期   作者: 赵明慧 徐飞
[导读] 对我国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智能化技术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

         摘要:对我国电力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智能化技术有着很大的开发潜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使得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全面的自动化发展。
         关键词:电力变电系统; 智能化; 技术;
引言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企业纷纷采用新技术“降本增效”,推进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办公。变电站的工器具借还管理工作显露出效率低的弊端,如登记记录频繁、纸质记录管理不便、无法实时审查统计等。为了简化工器具借还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工器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实现方法。使用该系统,用户可精准、快速借取工器具,管理员亦可实时远方审核。
1.电力设计智能化概述
         智能设计主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们的思维活动,让计算机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设计过程中各种复杂的任务,是现阶段设计人员在制图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工具。电力行业使用数字化设计技术进行电力设计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因此数字化的设计技术已趋于成熟,可以完成的工作有自动绘图、可视化设计、碰撞检查、数据检查以及自动材料统计等。虽然大大提高了数字化设计的自动化效率,但是还有很多工作仍然需要人工亲自完成,比如设备布局、材料配置、应力分析、支吊架设计以及管道布置等。这些工作不仅让设计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工作负担和压力,还影响了设计人员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并且这些工作对数据的要求极高,人工绘图的方式难免会产生很多误差,所以无法实现对数据的快速修正及精准控制,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该加快引用智能化设计技术,从而满足新时代的设计智能化要求,智能电网、智能社区以及智能城市的建设都需要以智能化设计为基础。
2.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
         2.1调度智能化
         调度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的电力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实现了智能化调度,而在这个过程中是绝对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将其应用在调度中不仅可以提高供电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危险,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2.2大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实效,实用性强
         远方审核、自动记录出入库信息、一键审计借还情况及库存,该3个环节极大地降低了现场管理人员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其中远方一键审计功能切实提高了工器具管理实效,实现了工器具管理的信息化、可视化,实用性强。
         2.3用电智能化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电力系统中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供电质量,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供电服务.
3.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3.1强化电力的系统管理
         要使电力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其进行全面监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设备进行监控,二是对相关人员进行监管。对那些危险地区、资源密集、易发故障等区域,是无法实现人员现场管理的,必须应用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以此依据大数据对这些区域进行标记,从而实现全面监测管理。例如,设备的使用寿命都是存在一定的年限的,这时系统就可以将设备的故障时间预估出来,相关人员随即对设备进行相应的保养和检修,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2知识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才需求旺盛,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的管理模块也分化出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以知识经济理论、企业管理思想、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的专业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因此是否构建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及对知识产权科学合理的经营,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实现企业智能化发展,在企业内部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3.3常规设计
         常规设计中的设计属性、设计进程、设计策略已经规划好,智能系统在推理机制的环境下通过调用相关符号模型(如规则、语义网络、框架等)进行设计工作,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配置。目前,电力设计智能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实现数据化、智能化及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电力行业中,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应用工具主要是三维设计软件,其设计思想和策略与传统的二维绘图软件基本相同,是由设计人员依照自己的思路进行绘制,无论二维还是三维设计软件都只是设计工作的辅助工具。智能化设计的出现就是为了改变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的传统思想,利用数据化特有的设计策略、设计属性和设计进程,结合以往设计人员的设计经验,不断创新出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设计人员的绘图和出图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利用新程序、新软件进行绘图和出图工作,将极大地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4对电力系统数据进行采集
         要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采集数据,就需要进行人工采集,这样一来不仅要受到庞大设备的限制,同时操作人员还会受到地理环境的约束,从而导致数据的采取精度较低。现代智能化电力系统大多数都在多采用多个检测设备集成化联合作业,这种设备不仅携带方便,且采集的数据也会比较准确,同时还可以安装在偏远地区,实现实时检测和远程控制,从而使采集成本得以降低
         3.5三维场景模拟技术
         三维建模是虚拟现实技术与变电站三维场景结合的精确体现,也是系统可操作性以及虚拟场景真实效果增强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在软件系统中相关人员还应注意,场景与逻辑颗粒度会显著影响系统软硬件运行性能,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内容颗粒度与沉浸感、真实性的平衡。与此同时,虚拟变电站场景还可能通过进一步拓展,利用分布式仿真导入更高级别模拟模块的结果,为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奠定牢固的基础,进而形成虚拟变电站的虚拟场景.
         3.6适合的交互工具
         首先,学员在智能变电站场景内漫游期间,需合理交互场景中的相关设备,在运维操作训练中,学员应根据具体的操作内容,灵活选择诸如电脑钥匙、手电、红外测温仪、万用表等多种类型的设备,尤其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培训系统中,良好的操作方式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同时,考虑到VR市场目前的整体情况,相关人员在设计系统时也要选择最合适的设备,通常情况下需准备一个头戴式显示器以及两个单手持控制器,以及能同时展开显示器与控制器追踪的定位系统.
结束语
         学习新型的设计方法、利用智能化的管理模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措施是促进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电力设计的智能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相关个人需要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以及向管理工作智能化转变。只有在电力设计智能化发展的路上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智能化设计,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彦,赵瀚.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30+132.
[2]陈玉明.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智能技术的分析[J].石化技术,2019,26(06):281+298.
[3]余少龙.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6):98-99.
[4]张琦.智能化条件下电力送变电线缆状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8.
[5]张继勋.智能化变电设备检修初探[J].科技信息,2014(09):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