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输变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王彬彬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4期   作者:王彬彬
[导读] 人们生活中的用电质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安全稳定
        摘要:人们生活中的用电质量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否安全稳定。要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优化群众用电质量,在输变电设备具体工作开展中,即需要能够做好设备的风险控制工作,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为电力的稳定供应做出保障。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1主要风险类型
1.1施工质量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为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金具、二次电缆等装置性材料选用价格低的非标产品,擅自降低设计标准。(2)施工单位技术力量欠缺。施工队伍业务能力及装备水平差,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经验不足,对设计图纸存在缺陷的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弥补。
1.2日常运维问题
        在输电线路运行当中,有可能受到外部破坏而导致故障问题的发生。在线路保护区当中,如果存在违章植树、建房的情况,则将为线路运行因此埋下隐患。在春秋季节,如存在放风筝情况,也可能因缠绕在线路导线上导致跳闸事故的发生。而如在线路下焚烧秸秆,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则有可能烧断杆塔的拉线以及导线,导致瞬时跳闸事故的发生。
2输变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
2.1设备状态检测
        设备状态的监测技术主要针对设备故障,通过先分析设备中存在的不同情况来选用最适用于监测该部分的方案和装置来检查设备的信息与状态,并有效处理收集到的信息,抑制各种无关信息,筛选并提取能够反映设备状态特征的信息。该项技术主要是以测量在运设备的健康状况,识别其现有的和即将出现的缺陷,分析、预测检修的时间为目的,进而能够有效减少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使用率。目前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常应用于诸如发电机、变压器、电缆、断路器等电力系统主要设备上,因为在运行电压下测量的特征量比预防性试验所加电压下的离线试验同一特征参数正确度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此技术可以更为真实可观并随时反映出设备的状态,从而有效管理电力系统。正常情况下,设备监测技术按照顺序可主要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特征采集、状态评估与故障检修和故障分类七个步骤。例如,变压器设备十分关键,它一般以矿物油当成绝缘、散热介质,并借助纸板实现绝缘。当变压器设备长久运行之后,便可能导致故障发生。对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监测系统而言,由装设到现场主机与控制室的监测工作站等构成。其中,在线监控工作站借助有线、无线相结合的方法和主机进行通信。在主机正式开机以后,会进行自检,接着运行环境、柱箱及脱气温控等各项系统,等到处于稳定状态之后,将对变压器本体油样实施采集之后,使其进到脱气设备当中,达到油气分离的效果。经过脱出后的样品气体组分会实现分离,变为不同类型的单组分气体,分别进到相应的气敏检测单元中。通过计算之后的不同构成部分的浓度数据会借助有线、无线通信等形式及时传送至后台的监控工作站,最终以自动化的形式产生浓度变化趋势图。关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用,现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在2018年9月,上海500kV变电站大房Ⅱ线的线路电抗器装置采用浙江设备监测公司的MGA3000-8型变压器色谱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油中溶解气体的在线监测任务。具体的离线与在线数据如表1。对比离线数据值,在线数据更高,其中,H2、CO的差异很大,与离线监测存在很大的比较意义。

2.2质量过程管理
        在该项工作中,需要做好的内容有:第一,明确材料标准。

作为建设单位,需要对电缆、金具等单位购买材料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将标准列入到施工合同中,同时由建设单位对电缆、金具等装置性材料进行提供;第二,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工程管理混乱、施工力量薄弱的单位列入到黑名单,积极推荐具有较好装备水平、企业信誉、业务能力的单位;第三,建立奖罚机制。在生产当中对于形成永久性缺陷的情况,需要根据责任划分处罚相关的单位。对于高质量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做好优良工程的推荐,并根据标准要求给予适当的奖励;第四,加大检查力度。作为项目负责人,需要能够跟踪好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积极做好设计同施工间衔接问题的协调,包括有缺陷整改、工程中段验收等。对于隐蔽性工程、设备开箱检查以及阶段性验收缺陷的整改工作需要形成重视。在现场,要充分发挥出监理作用,积极检查监理工作情况,对于监理不到位、不作为的情况及时予以通报。
2.3加强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
        (1)要严把设备到货验收关,检查设备外表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核对设备、附件和备件,专用工具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2)加强施工过程的中间验收,对施工中的隐蔽工程和重要设备、关键工艺安装的中间环节进行检查验收,避免留下施工的装置性缺陷。(3)新(扩)建的输变电工程和变电站设备检修及预试工作完成后,必须严格履行验收手续,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设备严禁投入运行。验收工作要按照公司输变电工程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和电力行业相关规程、规范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对于暂时无法处理且不影响安全运行的,急需投入运行时,必须限期处理,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能投入运行。
2.4加强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
        (1)建立完善的输变电设备维护机制。要想做好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政府还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监督机制。首先,相关的政府机构要组建一支专门的输变电设备维护团队,其职责除了日常对设备进行检查外,还要对设备专业知识进行宣传,使当地人们都能树立良好的设备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其次,相关部门可在输变电设备的设置地点安装实时监控设备,对设备进行监督管理,当出现盗窃的情况时,可根据监控进行追查,从而找到盗窃人员;最后,政府还要设立完善的有关输变电设备的奖惩机制,并加大对偷窃行为惩罚力度,使这种偷窃行为能够有效的减少。(2)制定合理完善的设备监测管理措施。为更好地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管理,能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针对实际的输变电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安全监管措施。在更新输变电设备之后,就要优化以往的工作方式,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避免在输变电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针对检测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修改善,保证输变电设备运行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3)详细记录存在的问题。对输变电设备进行检查时,做好检查部位的记录工作,还有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要详细记录,并进行整理归纳,方便之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查阅。当维修好部分故障后要及时销毁之前的故障记录,做好记录表的更新整理工作,让维修人员有针对性地对输变电设备进行维护,有效避免设备出现更多的问题。
3结束语
        在输变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有安全问题的发生,这些安全问题都会影响到供电的质量。所以,要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与探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改善与调整,从而全面保证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杜冬洋,郑亚男,刘琨.“基于输变电设备状态和安全风险差异”的红外测温策略[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4:151.
[2]卢一民.风力发电厂输变电设备运行安全问题及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55-156.
[3]李慧敏,吴博,崔馨元,邱慧敏,李晋伟.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安全监控信息集成模型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5,5220: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