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微陈熙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陈熙1 潘秀珍2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设施已经逐步趋向完善化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设施已经逐步趋向完善化,城市风景园林景观无疑是一个城市最大的亮点,可以体现出某个地域的生机与朝气,通过做好风景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的城市氛围,改善城市环境发展问题。所以,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融合养护管理理念和方法,实现对不同区域、不同习性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管养,实现科学布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发展需要和审美要求,实现风景园林景观的个性化布局,提升风景园林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1导言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发展方向、风景园林园艺建设等,其中风景园林园艺建设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规划项目,影响城市的形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各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对于风景园林园艺类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发生了改变,风景园林园艺相关建设不得不发展自身技术已满足社会各界需求。
        2风景园林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现
        2.1?施工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
        在我国很多区域对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会过分重视风景园林的美观性而忽略其自身的实用性,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性和合理性,没有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置草坪、绿化带等,不利于风景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
        2.2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在风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环节,如果现场监督管理力度不足,那么会因为管理方面的漏洞造成一系列问题,施工养护人员会对自身工作存在懈怠心理,项目得不到良好的规划、预算超支、风景园林景观设置随意,没法实现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等,不利于管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分析
        3.1风景园林绿化种植施工技术要点
        3.1.1 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对应细整处理场地
        施工前,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应考虑施工时受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气候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影响,需充分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等各种资料数据,并对其障碍物进行核查,确认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管线、地下基础及其他障碍物。对需要清除的地下隐蔽物体,根据定位图挖出隐蔽物体后,予以清除。浙江属于沿海地区,土地的盐碱度比内陆地区严重,不适合绿化种植的区块须根据土地的盐碱程度的不同,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换土回填等处理。在开工前做好必要的临时设施,包括临时给排水系统及施工便道等。并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指定各种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手段。
        3.1.2微地形的堆筑:
        为更好的体现出景观绿化的整体效果,可以跟微地形结合,形成地势有高低起伏的造型。绿地内微地形对用于整个场内的地形堆筑土方质量必须符合绿化种植规范的要求,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地形在堆砌时,必须满足最大安息角30°。地形的整体部分压实度在80%以上,同时,及时处理场内10cm以上块径的石块。
在土丘变化处要注意坡度的自然、流畅。地形较平缓的开阔地,需注意排水畅通,整个施工区域必须合理安排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系统。
        3.1.3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复核测量定位,填土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
2)土方回填时,填方土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填方的强度和稳定性;
3)回填时应从低到高进行,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50cm,每层压实遍数3~4遍;
4)填土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压实程度;
5)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


        3.2修剪技术
        植物的修剪工作是园艺设置时的重要工作之一,人工修剪的目的是将植物修剪至规整,保证外形美观。灌木修剪首先选出几枝规则的主枝将其保留,将旁边杂乱无章的枝叶剪除,目的是避免旁枝汲取主枝的养分,为主枝更好地生长创造环境。定期去除老枝,保留新枝,包括后期生长出的不规则枝叶,循环往复进行。乔木的修剪工作和灌木大致相同,需要另外注意的是选择主枝时应尽量选择靠中间且笔直的枝干,修剪过程尤其注意避免损伤主芽。为了避免病虫害,减掉部位应及时做好处理工作,为修剪伤口的愈合工作创造条件。
        3.3灌水、 排水与施肥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植被的养护也非常重要,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养护工作就是浇水。为了保证土壤湿润,必须进行浇水,尤其在雨水稀少、温度较高的季节。在浇灌作业时,应当综合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情况及对水分的需求情况,确保水分能够满足其生长需求。另外,夏季中午、冬季晚上不宜实施灌水作业,否则将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其死亡。与此同时,还应当注意排水问题,充分利用自然坡度、排水沟等手段进行排水,避免由于水涝问题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为了保证植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应当进行科学施肥,施肥时要结合土壤性质、植被吸收能力来综合确定具体的施肥量。
        3.4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生物防治,培育有益生物,实现对虫害的控制。该种方法,不污染环境,节约资源,防治效果持久,可被广泛应用。但是,前期虫害严重的风景园林,不适用于此法。而且,对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清除田间病虫害。比如:修剪病枝、驱除虫害等等。该种方法,操作简单,人工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风景园林病虫害防治。另外,对人工技术的要求较高,一旦修剪不利会影响植株成活率。化学防治,借用化学药剂喷施植株,以控制病虫害。化学方式适用大面积推广,见效快,成本不高。但是,如果该园区未见大面积病虫害流行,不建议推广使用化学防治,因为会有药物残留的形成而危害民众身体健康。
        3.5风景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结合管理
        首先,风景园林设计师在设置风景园林景观时有自己的想法和初衷,为了延续设计师的想法,设计师应该参与进风景园林园艺的施工和养护工作之中。为了保障风景园林景观达到理想的效果,设计师参与施工时包括植物的选择和材料的选择,参与养护时主要向养护工作人员传达个人设计理念和养护注意事项。养护工作人员和施工工作人员也应做好沟通,防止养护不当的情况出现。为更好地风景园林园艺景观呈现效果努力,养护工作人员、施工工作人员和设计师三方协同合作,遵循风景园林修筑意图。其次,施工与养护与其说是两个方面,不如说是两个息息相关的过程。养护管理工作与施工同时进行,可以减轻日后养护工作量。比如在移栽植物时,应该注意在移栽过程中的养护工作,防止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出现损伤。上文有涉及到植物的排水工作,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的建设属于风景园林园艺的施工工作,后期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排水系统使用情况合理安排好排水管道的维修和增设,为植物长期生长提供支撑。施工和养护两者结合是风景园林园艺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风景园林园艺建设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4结束语
        总之,风景园林景观发展建设是城市建设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体现尊重大自然实现天然合一发展境界的展示方法。在现时代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优化风景园林建设,合理配置风景园林景观,已经成为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热点项目,要求相应人们做好风景园林景观的绿化和养护工作,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全面发挥风景园林植被的作用,打造绿色城市,推动风景园林景观项目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齐继友.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浅述[J]. 现代园艺,2018(02):181.
        [2]项玉振.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J]. 科技风,2018(22):210-211.
        [3]吴洁,吴春艳.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J]. 黑龙江科学,2017,8(07):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