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属于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规模、数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标准随之提高,因此施工阶段易于发生通病,这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针对于此,市政工程方面需要明确施工技术通病,然后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而保证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施工的安全,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应对对策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主要通病分析
1.1材料选购方面问题
材料选购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市政工程施工也不例外。现阶段来看我国市政工程在选购材料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尚未明确材料选购标准、把关不严等方面。有些选购材料的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向上层上报高价而真实选购过程中选择低价没有质量保障的材料,从中得到差价。也有些材料选购人员不具备良好责任心,没有在工作中对材料供应商资质进行认真核查,导致有些高价购回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难以满足施工需求。
1.2施工技术方案不完善
技术方案作为施工质量把控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作业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做好严格的把控。从工程实际来说,缺少对技术方案的严格把控,使得工程施工质量低下,引发系列工程问题。具体问题如下:①前期勘察不到位,缺少完整的数据资料,设计的方案质量不达标,影响着工程的质量。②技术方案审核不严格。对设计的施工技术方案,未能做好严格的审核,没有及时发现并且处理设计问题。
1.3没有完全落实技术质量监管工作
由于影响市政施工技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观人为的因素,也有外在材料、机械设备类的客观因素,因此快速实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目标极具挑战。一是缺乏技术质量监管部门;在部分市政工程项项目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技术质量监管部门,因此监管项目工作质量很难达标。二是组建的技术质量监管部门人员结构不科学;由于没有综合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管理人员,因此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很难得到提升。三是管理水平落后;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很轻松难适应复杂形势下的监督管理工作。
1.4 测量差错问题
市政工程在正式建设施工前需进行精准的工程测量工作,这一环节需要应用精确测量技术才能够给后期的现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依据,给图纸设计师带来可靠参考信息。然而一些市政工程前期的测量工作存在差错问题,实际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和图纸地理位置具有较大差异,造成工程实际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削弱了施工图纸指导价值和精确性,严重情况下会因为差之毫厘的测量问题造成整个市政建筑现场施工停滞不前。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应对策略探讨
2.1 施工原材料质量的完善方法
施工阶段所使用的原材料,需要接受相关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待通过相关检测、具有材料质检报告和合格证,方可投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应保证原材料外观的整洁、无明显缺陷。待原材料投入施工现场时,需再次进行验收主要验收的内容包括:材料性能、材料规格、材料型号、材料重量等,复核后正常应用即可。
2.2做好技术应用环节的把控
技术应用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为质量管控的关键。技术质量管理实践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①图纸会审。作为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施工图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实践中,做好图纸会审,及时发现图纸和工程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优化和完善图纸,进而保证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达标。②方案优化。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前,要做好勘察调查,掌握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料以及信息,为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施工作业期间,注重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对采用的施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通过优化资源应用和人力资源配置等,实现对技术应用质量的有效控制。③做好施工管理。
成立技术应用质量管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施工全过程的技术应用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且处理技术应用质量问题。通过现场监督检查,督促施工作业人员认真规范作业,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达标。管理实践中,围绕图纸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检查材料设备以及产品质量等,做好严格把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标。根据市政工程具体情况,优化配置施工资源,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水平。④工程记录。从技术质量管理实践来说,要加大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认真记录检查获得的信息,比如施工开始和结束时间等。生产作业中获得的工作记录,能够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能够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此,要认真规整记录,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把控。
2.3提高市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控制好工程的实体材料和施工工艺后,最主要的还是要保证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升其管理意识,也可以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尤其是市政工程技术更新较快,要定期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到大型项目学习、考察,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从现场管理及施工技术两方面强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现场的管理效果要进行考核制,间接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例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可以分段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各路段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这样会促进管理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全面提升市政工程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2.4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根据目标工期编制具体的施工计划,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设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必要时调整计划。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起具有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从测量、施工、检测到竣工验收,有效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打造精品工程。
2.5 测量差错的完善方法
测量工作时,应经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术人员上岗前应做好相关的设置工作,从而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然后,还应严格遵循流程要求测量,将测量误差控制在限定的范围。施工放样时,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应结合起来,在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实行放样工作、复核工作。
2.6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对施工建设工程应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问题与工程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监督,对此类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处理。在工程建设中,要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应聘请工程建设管理监督人员,要求该监督人员具有丰富的监督经验,专业技能与知识素养兼备,能够合理地解决工程建设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建设正常实施。在工程监督过程中,能与各个部门协商沟通,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能够对他们进行全面的监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对市政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需求。在此背景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面临严峻考验,要深入分析当前市政工程存在的施工技术通病问题,从实际入手制定针对性的科学应对策略,采取有效施工技术应用措施,保证施工建设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能够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耀永 . 分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253.
[2] 赵玥 . 市政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1980.
[3] 韩志鹏 . 市政工程施工中绿色信息施工技术的运用 [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19,17(11):203.
[4]章毅.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70-271.
[5]刘杰.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