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就是建筑工程需要消耗的建造价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成本效益比,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直观的影响。如何在工程造价中做好建筑工程的精确把控,就需要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上加以严格控制。文章就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结构设计;工程造价;优化措施
引言
在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都会出现工程造价的问题。造价的涵盖面是广泛的,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在影响之下。在很多情况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进行设计时,对于造价控制的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增加投入。在选择设计方案时,组织要进行反复论证、优化、评审,力求制定出最优方案。这是后续工作有效实施、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建设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意义
1.1使控制过程更主动
以工程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为基础,根据初步阶段设计所制定的计划即为建筑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要确定下来,设计经验和相关标准都要与规范中的要求相符,使工程资金效果达到较高水平,利益得到提升。在设计阶段的预算设计中能够对大概费用做出预测,明确工程造价结构,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工程资金分配是否具有合理性。一方面要保证装备技术功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还要把成本费用降到最低,使工程项目功能与成本具有合理性。要认识到建设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投资。由此可知,项目在施工前期确定出合理的投资方法及项目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上的投资具有决定性作用,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
1.2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获得行之有效的成效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尤其重要,可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费用,可以有效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所以,必须对工程造价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施工项目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的头脑清晰,将控制投资的思想贯穿其中,只有这样,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出的标准,才能合理有效。以此同时,必须重视工程在设计阶段所投入的整体费用,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如此以来,设计人员设计出的方案,不但符合工程项目的相关规定,同时设计人员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来选择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进一步优化施工结构,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2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首先需要确定的便是建筑结构形式的选定,结构形式是设计后续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科学性、合理性是结构形式选定的首要考虑因素,其次便是建筑工程的设计是否具有可施工性,本项工程的投资金额是否能够支撑,预算是否超出等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在选定结构形式时必须要掌握主次顺序。以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楼设计为例,首先设计人员就应该根据高层建筑的各项要求以及自身的特性来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高层结构的水平荷载作用力往往会导致结构的侧移,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就必须要注重抗侧力结构的特性进行选择。此外还有多种情况本文就不一一解释,但是身为一个设计人员或者是结构选择人员一定要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保证结构类型选择的严谨性,对每一类结构体系的性能以及各项指标、相关造价进行了解。
2.2建筑物的高度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建筑的高度来考虑建筑的水平荷载与地震作用的数值,这些数值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改变,根据结构的特性而发生上下浮动,从而也会给建筑的造价在结构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竖直荷载对建筑的总造价并没有太多的影响,但是在层数上、以及每层的层高上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在保证高度与造价的条件下可以使总造价有所降低。
2.3宽高比的经济性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建筑物的宽高比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要比建筑工程的绝对高度的影响更大,建筑物的高宽比值是建筑物的高度与倾覆方向支撑体系的总宽度的比值,若总高度为H,总宽度为B,建筑物的造价为P,P与H/B呈现正比的关系,建筑的总造价就会随着高宽比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实际情况中,同等的外力作用下,框架柱的荷载力就会随着建筑结构的高宽比的比率增加而变大,同比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也会随之增加。
3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3.1健全结构设计管理机制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在结构设计环节尤其需要。在制订和选择结构设计时需要进行对比,这就需要完整的、合理的绩效和评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高效性和节约性加以考核,在众多的选择中择优选用,对建筑工程本身具有重要作用。对结构设计反复考核、试验、评价,最大限度地做好建筑工程开工之前的所有测算,以便灵活地适应建筑工程的变化。健全结构设计的管理机制,是控制建筑工程投入费用和资源的有效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企业投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3.2优化结构设计,平衡工程造价
传统的结构设计以前期的假设、推算、设计这几个方面为主要依据,这样得出的结构设计更偏向于理论化和虚拟性,对于建筑工程这种实际运用性极强的作业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当今的结构设计要更加切合实际,通过对建筑工程环境的实地考察,对建筑工程材料的多方对比,对结构设计的实用性进行测试,最终得出优化版的结构设计。在满足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企业要以建筑工程最终的目标为导向,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既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有效完成,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造价合理,不浪费每一笔投资,不浪费每一份资源。所以,优化结构设计是建筑行业衡量建筑企业是否满足节能高效的重要指标,平衡的、合理的工程造价是建筑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
3.3加大结构设计监督力度
结构设计的完成度和完整性的考察,不能只看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本身的质量,还应当注意时刻监督。许多因为监督不力而发生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度约束。其次,要引入第三方监督管理机构,在结构设计中寻求最大的公平性。做好这两点,就能避免结构设计中产生的纠纷,从而得到结构设计的最优版本,既保证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又能达到平衡建筑工程造价的目的。
结语
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是互相影响、互相牵制的关系。结构设计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要不断健全结构设计的管理机制,做好机制管控,优化结构设计,以降低项目成本为主要依据,以降低工程造价为主要条件,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要做好结构设计的监督和管理,约束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这些都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魏姗姗.如何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215.
[2]王莉雅.浅析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251.
[3]王金平,汪吉祥.浅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