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郭腾科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 郭腾科 郑庆贵
[导读] 水利工程是关系我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
        摘要:水利工程是关系我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在经年累月的建设发展过程之中,已然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就。不过,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而言,尚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而言,施工技术管理无疑是关键性问题,故而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逐步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综合化管理,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导言
        施工繁复、技能水准高、安全系数低、技术人员有限等系列因素直接导致该项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然而,它同时作为当今技术发展的最关键的一步,不仅影响工业的进步,还控制了农业的发展,并且可以改善大众的生活环境水平。社会的进步要求水利工程的同步发展,如何改善当前技术管理存在的系列不足与缺陷,成为推动该工程进步与发展的关键。
        2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技术管理的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下面我们一个个详细介绍。首先工技术种类的施工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有混凝土碾压技术,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坝体填筑施工技术。混凝土碾压技术不影响混凝土强度,可改善层面,施工快,投资少,比较适合大体积和大面积的工程的施工;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采用无轨滑模施工,利用混凝土资源卸车,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坝体填筑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坝体的浇注,操作中要考虑作业方向、工作时间和施工设备等进场运行。其次建立项目施工组织,做好施工监理,保证每个人员的责权分明,确保施工技术顺利操作。然后制定施工技术管理计划,根据具体项目进行指定施工技术,然后确定流程和目标,确定重点难点,保证施工技术顺利运行。最后控制施工技术管理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去进行施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目标设计,保证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技术水平方面
        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需要在大量实践中不断优化创新,然而,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会将未经过验证的技术予以应用,进而造成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上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以及机械设备相对滞后等情况,同样会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形成影响。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机构臃肿、人员素养不高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暴露出了不足。实际上,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强且综合性知识储备量要求高的工作,会涉及地质、建设、水利、管理等多学科专业知识,而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许多大中专毕业生或复员军人会进入水利体系中,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尤其是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对于技术的研发无法保持专注,而相关人员的意见不统一便会造成精力与资源的无故浪费。近年来,大量堤坝水库被冲毁坍塌的情况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前期勘测不科学与后期维护不到位的情况。在开展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地展开系统性的勘测,主要了解环境、气候、人文等综合情况,以此作为依据去设计出最终的施工技术方案,而技术水平不高则会导致勘测结果难以起到指导作用,影响方案的可行性。而后期的管理与整改不及时,便会导致水利工程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暴露出积病成险、老化失修的情况。
        3.2监管力度方面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重施工,轻监管”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在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方面,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存在一定疏漏,许多施工单位所用机械设备落后且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在技术创新力、技术控制力与技术纠错力等方面都较为匮乏,导致技术水平偏低且难以取得长足发展,进而无法展开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在具体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数据反馈不及时、瞒报设备损坏信息、偷工减料与以次充好等情况,也就导致水利工程无法按照预定进度展开,并且出现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对技术人员的监管通常存在诸多不足。目前,许多技术人员由于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认识不足以及技术水平有限,所以难以对工程独立设计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一定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

然而监管力度不足,也就会造成技术人员实操过程中出现不遵守技术规范与计划的情况,完全依靠经验主义展开操作,这种过于主观的行为会给施工造成极大威胁,即便是未发生重大事故,在长年累月的堆积下,也会对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形成负面影响。
        4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4.1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应当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尝试积极引进施工导流技术、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混凝土技术等。首先是施工导流技术。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之中发挥着优异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大幅缩减施工成本。而在导流技术的选择上,建筑围堤无疑是较为妥善的方式,对于疏导河水较为有益,同时也能在一定限度上优化施工环境。再者,在导流的过程之中,可以综合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为基本前提,尽可能缩减施工成本,并结合工计划,对于资金、设备、人力等各项资源进行统筹整合,避开汛期施工,以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其次是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内容,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需要强调该项技术的科学性。通过综合施工地质及地貌环境分析,采用适宜的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强化防渗透工作,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最后是混凝土技术。就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而言,需要应用大量土石对于堤坝进行围筑,同时通过机械设备对于混凝土进行碾压,以提升混凝土的牢固性及防渗透性。
        4.2优化监管制度
        优化监管制度的前提在于明确职责,为了达成这一点,务必将责任逐步细化,明确至个人。通过这种方式,使工作人员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之中,更加清晰了解到自身的职责,从而与他人展开密切的合作,并以此达到职工之间、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约束,使工作人员能够严于律己。再者,如在施工过程之中发生问题,也能依照单人责任制找到负责任,防止互相推诿、搪塞的发生。最后,务必制定切实可行,兼具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序性的施工方案。此外,在正式施工之前,对于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进行预想,并制定可行的应急方案。在施工计划书中,务必明确规定技术操作内容,合理规避风险。最后,可以设立监管部门,对于所有施工的行为进行监督管控。
        4.3加强交流沟通
        为了切实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务必关注各个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制定统一的目标,形成层次化质量管理体系。再者,可以尝试对水利工程盈利模式予以更加广泛的探索,同时提升水资源价值的利用率,不仅要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要积极挖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更加强大的社会福利保障。
        5结语
        总而言之,技术管理作为关键之处,在水利工程的进行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这就使水利工程的承包方进行工作时,要充分明确工程的独特性和关键点,以此明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对工作的问题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改善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的目的,最终实现我国的水利工程质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翔.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12):8-9.
        [2]曹红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127-128.
        [3]宋学鹏.水利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完善策略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85.
        [4]董翼,梁进雄,杨迎.议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管理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