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空间营造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张莹
[导读] 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乡土景观是打造美丽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分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显著问题,重点讨论乡土景观的空间营造方法。
         关键词:乡村建设;乡土景观;空间营造
         引言: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美化农村容貌的需要,也是丰富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提到中国乡村,旧有的印象是贫穷和落后,而提到外国的村镇则是淳朴、自然、清新而有风情的庄园。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乡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乡村自然风景和乡土景观的设计是否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合理利用自然空间,能够打造出别致的乡土景观。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空间营造中的显著问题
         1.自然乡土景观遭受严重破坏
         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等均是构成自然乡土景观的重要元素,自然乡土景观涵盖了该区域内自然环境的全部内容。近些年来,有些工程项目不惜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得自然乡土景观遭受巨大破坏,对当地日愈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2.人文乡土景观遭受摧残
         人文乡土景观主要为包含人文元素的自然景观,经济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等均属于此方面内容,涉及传统村落、民俗活动、农田文物等诸多元素。人文乡土景观遭受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大,导致的因素相对较多,自然因素、建设因素、开发因素均是导致其数量锐减的重要因素。当传统村落遭受破坏,由此衍生的民居、文物、民俗风情等也逐渐走向消亡,使得当地人文乡土景观遭受改变。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空间营造方法
         1.彰显生态价值
         乡土景观空间营造,要重视农村自然生态,让乡土景观彰显出生态价值。这样的乡土景观就具有了乡村自然风光的特点。例如,重塑乡村的自然湿地。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很强的含蓄水源和净化水源功能。随着乡村生活品质提升,生活污水产量相对较多,湿地是净化农村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土景观空间营造中,可以将景观定位在湿地上,结合净水处理设施的实际建筑需要,合力将其打造成一道别致的乡土景观。由于湿地开阔,略显单调,可以通过色彩和空间搭配来进行调剂。比如,在湿地上架构花镜,花镜数量可以适当增多,环境的高度可以有多个规格,这样就能够让平坦的湿地显得有立体感,色彩也变得丰富,进而具有较强的欣赏价值。用湿地搭配花卉植物,营造出一个绮丽的梦幻之地,突显自然之美,彰显生态价值。
         2.融入田园景观
         乡土景观空间营造,要重视田园景观的运用,让乡土景观具有自己的地理特色。乡村乡土景观就要原汁原味,区别与城市的风景。例如,将田园景观融入到乡土景观设计中。乡村有广阔的麦田,无论是金色的麦浪,还是碧波万顷,都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乡土景观空间营造,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现成的资源。景观设计要从小设计向着大设计勇敢迈出。比如,将麦田作为景观的主体,将走入麦田的乡村道路和田头作为景观的入门。这个景观部分是连接人的现实生活与田园风景的过度,道路就是一条渐变的路,人在途中逐渐实现变化,自然过度到田园景观中。对于非本地游客,尤其是城市中的人群,这就是一个心理放松的过程,在这个简短的旅途中可以逐渐减去生活的烦恼,回归到自然。

景观设计要科学利用空间,沿途的景观小品要从高到低,将人的视线拉低到地面,引到一望无际的麦田上,突显田园的开阔。
         3.乡土记忆传承
         乡土景观空间营造,要重视乡土文化,用景观来叙述乡村的发展历史,或者记述乡村中的注明历史人员。这样就赋予了乡土景观文化传承功能,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耕发展历史悠久,每一寸乡村土地上都有一辈一辈农民的辛勤劳作的足迹。这种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需要被时代记录。例如,在景观设计中,植入乡土记忆,将乡土文化用艺术的形式传承下去。景观设计与乡土文化的结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在居民区附近的融入乡土文化的景观设计。这个环境中的景观设计,重点融入乡土中的“人物”。在居民区的乡土景观,会被从里所有的人看到,会起到很好的心理映射作用,能够起到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比如,在南方以稻米为种植作物的乡村,可以将袁隆平的塑像与景观结合起来。以中草药作为种植作物的农村,可以将神农、李时珍、张仲景等人物塑像与景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给当地村民带来荣誉感和归属感,也能够让旅游人对当地的农业有深层次的了解。这就可以将农业种植和发展与医药事业和粮食安全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第二,在远离居民区的融入乡土文化的景观设计。这个环境中的景观设计,重点融入乡土的水利工程建筑。在田地中安置人物塑像容易被庄稼掩藏,也会显得突兀。农田里都有小型水利工程,用于灌溉或者泄洪。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经过岁月的变迁,走向现代化,但是在逐渐的修缮过程中,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乡土景观设计,可以将此作为基础。在水利工程上进行修饰和布置,用石碑记录下这篇土地上关于水利的历史。同时,可以在附近搭建凉亭等简易的工人休憩的场所,既可以为农民提供休息的地方,又能够在休息时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这样,就将乡村的农业劳作与农业文化、使命感等练习起来,增强了乡土文化传承的作用。
         4.推动休闲产业
         乡土景观空间营造,要考虑现代元素,以乡土景观为切入点,融入现代休闲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努力将农村打造成为既能够提供粮食作物,又能够休闲度假的场所。乡土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广阔的空间,开展休闲产业,既能够让游客欣赏乡村别样的风景,又能够保证其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性。例如,内蒙古额尔古纳的小镇,建筑特色保留了俄罗斯建筑的风格,但是每个俄式的小木屋里面都是现代的舒适大床。游客不会以降低自己的舒适指数为代价来欣赏乡村风景,这就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再如,推动休闲产业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地理环境,要设置不同的休闲服务项目。比如,在有山有水的乡村,休闲项目可选择垂钓和登山。相应的乡土景观设计,可以是姜太公垂钓的园林小品,可以在登山小径旁边树立古风的牌子,写上“远上寒山石径斜”,在登山图中的牌子上写“白云深处有人家”以鼓励登山者坚持到底,还可以在林间放置一个废弃的农用车,上面铺好坐垫,旁边的牌子写“停车坐爱枫林晚”,用幽默的形式提醒游客歇歇脚。这就充分利用空间结构来建设乡土景观,并赋予其诗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空间来营造乡土景观,从而展现乡村的魅力。美丽乡村建设可以美化农村生活环境,以田园风光吸引游客,进而促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于钢筋水泥的城市,农村乡土景观本身就是一道风景,重视空间营造能够提升艺术感,增强欣赏价值。因此,乡土景观设计师要结合农村实际自然环境特点,结合乡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乡村历史、文化、地质、水文等有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宋震宇.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以铁岭市双树子村为例[J].南方农机,2019,50(9):81-82.
         [2]康海轩.美丽乡村视域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举措[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