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地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测占据重要地位,其勘测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地质工程勘察品质,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对地下水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水位地质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建筑方案,从而大大提高岩土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文主要阐述水位地质问题的重要性,并分析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最后针对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位地质;地质工程勘察;重要性
引言
在地质工程勘察工作中,对于勘察的细节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地质工程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也同样是保证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但是水文地质往往会影响勘察作业中的细节处理,导致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误差,因此在地质工程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十分重要,准确找出水文地质在工程中的总体问题,就可以使技术人员利用勘察数据推测出水文地质可能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工程中避免该事故的发生。同时水文地质也可以明确表现出地下水水位以及水位的变化等数据,也是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基础数据,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所有条件都了如指掌,这样才可以巩固加强地质工程勘察的准确性,保证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1 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在地质工程勘察中,首先要对岩石工程施工周围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尤其是水文地质,但是在实际勘察中很容易忽略水文地质问题,从而导致后期出现严重的损失。水文地质对工程地质有着直接决定的作用,如果施工周围存在地下水,那么岩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岩土的稳固性会大大降低。从目前的地质工程勘察中可以看出,针对水文地质只进行表面勘察,很少进行深入的勘察,这种情况下工程勘察质量大大下降,且工程质量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对于地质工程勘察而言,水文地质问题至关重要,必须要高度重视。
2 水文地质水理性质
在实际地质工程探测活动中,水文地理的性质由于地质结构和地理环境的不一样,水里性质也具有有一定的差距,为了理解水文地质对于地质工程勘测的影响,那么就首先需要了解水理性质。首先该地质具备水透性,其主要特性是指表面流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岩石内部渗透,而沿途从透析能力的强弱主要看沿土层中缝隙的大小,越松散的岩土层那么缝隙较大并且十分密集,水分十分容易透过这些缝隙进入到岩土层内部,而较为坚硬的粘土层通常缝隙较少,水分流通不畅,则水透性较差。第二持水性,该性质主要是强调在分子层面上,沿途中的颗粒和分子依靠分子力和万有引力的作用下与水分子紧密结合,使得岩土层中的水分不易流失,而对于保持水分子的能力强弱,则可称为水文地质的持水性。第三积水性,该性质主要是受到重力的影响,水分很大的岩土层受到外界的压力,能够从缝隙中释放出水分的大小被称为给水度。但是给水度的主要因素还是要看岩土层的含水量大小。在地质工程探测工作中集水度是水文地质中重要的参考数据,和地质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该性质会直接影响到土地的疏肝时间,还会影响到基坑的涌水量。第四扩张性,该性质主要是指沿土层在与水分相遇时的土质变化和体积变化的特征,该特性是诱发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五崩解性,性质主要是指沿途存在于水分相遇后,沿土颗粒之间的分子力遭到破坏,土质变得疏松,从而造成整体地质崩坏,粘土层的强度变差。
3 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项目的影响
3.1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完善,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要趋势,高层建筑的埋深程度会对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造成决定性的影响,而水文地质则会影响到该数值,如果检测不够细致就会为工程项目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建筑物基础埋深的数值是根据地质工程勘察结果结算得到,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基础埋深合理。在建筑物基础埋深设计时,也需要全面考虑施工环境。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确保地下水的静态水位数据详细和准确。并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数据。但是部分地下水静态水位存在较高的状况,这时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就应该低于地下水位。在施工前,还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排除,目的是防止地下水影响到建筑物的基础质量。
3.2 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由于天气原因以及实际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是一项收到多方面影响的因素。地下水位也会随着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多样性的水文地质会对工程项目质量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水文地质问题。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很容易出现变化,那么面对频繁地下水位时,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水文频繁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的酸碱平衡,地下水中盐性物质会腐蚀建筑物,那么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就会大大降低,如果存在低下暗河,很容易导致建筑塌陷;如果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导致建筑物基础凹陷和下沉现象,所以水文地质问题至关重要。
3.3 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支护效果
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地下水始终处于良性的平衡状态中。而岩土层的密度强度也会相当的稳定,但是当岩土工程施工时,就会严重破坏到地下水动力循环的平衡性,岩土层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岩土层对于施工项目原有的支护作用减弱或者不稳定,那么建筑的稳定性和质量将遭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安全性。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且建筑层数不断增加,对建筑物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物基础施工时,必须要加强对其进行支护,通过开挖和抽水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那么地下水动力循环就会遭受到破坏,出现空心土壤结构等等,并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
4 水文地质问题的应对措施
4.1 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
一般情况下水文地质问题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岩土层、含水层和地下水,具体包括岩土层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性,含水层的厚度,地下水的特性和水位的升降。在地质工程勘察结束后,一定要根据勘察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报告,并认识到岩土层和地下水所带来的危害,并针对性制定出可实施和有效的施工方案,最大化降低地下水文地质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4.2 加强水理特性的研究
水理特性是指岩土层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水理特性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存水性、渗水性和溶水性,水理特性对岩土层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地质勘察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进行检测。地下水检测分为两个阶段枯水期和丰水期,同时还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检测。另外还需要根据含水层和岩土层的实际情况区分地下水类型 。
4.3 加强现场监测
在确认地质勘察工程效果时,一定要对勘察现场进行全面调查,更是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措施。所以,在勘察过程中一定要对现场进行严格的监测。在监测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对调查的具体内容和监测标准,确保监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
4.4 注重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工程探测中,水文地质需要采用实验分析和工具探测两种方法才可有效检测出水文地质的具体数据。工具探测法主要是采用高精度的仪器来勘测岩石层密度以及对放射性物质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勘测得来的数据,从而促使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掌握施工地区的水文地理条件,帮助施工人员规范工作模式和施工的科学性,该勘察方法在勘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实验分析法主要是指通过实验来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的方式,主要在勘察过程中,采用抽水实验的方式,借助与之相关的测量工具来检测抽水孔的实际抽水量以及水分的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整体水文地理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探测方法具有一定的误差,只可提供参考作用。
4.5 提升勘察人员综合素养
勘察人员是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所以勘察人员的职业技能是保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最直接影响因素。在展开勘察工作之前,各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开发人员的职业素养,这样才可以为勘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在人员招聘时需要针对勘察人员的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以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第二在实际勘查过程中需要建立针对勘察人员的完善培训体制,保证勘察人员可以拥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5 结语
在地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水文地质问题,并在勘察过程进行全面的勘察,全面研究水理特性和加强现场监测,为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进度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海万,韦松.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3415.
[2]张欢.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3848.
[ 3 ] 程 绍 萍 , 卢 雪 清 , 杨 华富.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