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庄乾乐 曹明乐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庄乾乐 曹明乐
[导读] 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相关工作早在上个世纪末期

       摘要: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相关工作早在上个世纪末期,就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直到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通过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等手段,能够对土地实际情况以及变更情况详细了解和掌握,以此为基础,能够保证土地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此,以下对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遥感影像;土地调查;动态监测;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研究,所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也是多方面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且由于其实力的不断提高,它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并圆满地完成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监测任务。
1遥感测绘技术的基本定义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通信手段来实施空间交会定位的一种导航技术系统,该系统具有连续定时和定位的功能,并结合了GPS技术系统,因此具备全球定位系统测绘功能。目前,测绘人员会在测绘工程测量工作中通过安装GPS信号接收装置,利用其与卫星之间的交流,构成三维立体坐标,全面收集测绘数据信息。简而言之,在测绘工作中,与GPS技术相结合的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会通过卫星对地面各个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准确收集测绘信息,然后找准地面各个点在空间中位置,连点成线,从而绘制出精确图纸,并生成新技术,例如将GPS技术与CAD软件相结合,最终生成GPS/CAD绘图技术。
2遥感技术的优势
         2.1提高监测效率
         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整体监测效率,在城市规划用地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突发性的事件,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及时观测地球表面,保障整体工作效率。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和利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监测精密性。
         2.2操作简便
         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容易与其他系统和软件相结合,使得使用方法较为简单易懂,不会对工程人员造成操作上的较大困扰,使其能够迅速掌握操作要领,在实际测绘过程中进行应用。通过这种软件或者系统,使得工程测绘变得更加智能,相对于人力工作中注意不到的地方,人工智能能够提前对其进行有效的观测,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使得工程测绘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例如,进行深山密林的电力塔的建设,因为森林覆盖,地形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前往施工地的过程就极为困难,而专业的测量设备往往因为体型原因,难以携带。而运用与GPS相结合的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只需要两个测量人员携带较为简便的GPS定位装置,对其施工地方进行准确的定位之后,便能获得绘制施工图纸所需的数据,不需要测量人员在施工地进行过长时间的停留,由此可见GPS定位技术的简洁特点。
         2.3快速处理信息
         土木工程测量阶段,一些观测目标可能被遮蔽,加大了观测的难度,在地面观测过程中需要确定观测范围,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的获取测区信息,测绘局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提高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精确的监测测区,及时采取相关数据,确定地貌情况,因此现如今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广泛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


3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3.1注重影像配准和融合处理
         在我国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有效运用,特别是其中的遥感影像,在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遥感影像而言,由于存在多光谱与全色的区别,在对地面进行摄影时,二者之间的分辨率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保证内业判读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一般会将已经得到优化的遥感影像技术运用其中,利用遥感影像技术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对一部分具有较低分辨率的影像进行科学的处理、改正、配准等,在此基础上,将遥感影像技术科学配准、融合的目标有效实现。比如,以SPOT5影像为例,对遥感影像技术科学配准、融合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对遥感影像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能够发现,SPOT5全色影像对地面物体的相应分辨率为2.4米,与此同时,相比较于SPOT5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的色彩数据信息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对地面物体的相应分辨率为11米。因此,在利用遥感技术对信息进行定量处理的过程中,将SPOT5全色影像技术与多光谱影像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配准和融合处理,不仅能够将SPOT5全色影像技术较高分辨率的优势充分凸显出来,而且还能将多光谱影像技术多元化影像色彩信息的优势全部显示出来。鉴于此,在一般情况下,开展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工作中,通常运用遥感影像多时相多源的影像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获得的空间数据影像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从而,使选择的遥感影像能够满足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相关工作的开展需求,并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终,使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效果。
         3.2像控点的选择及精度分析
         土地测绘任务繁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测量范围大,测量任务一般以县、市、省的行政范围为主;②测量精度要求高,土地测绘是摸清我国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也是后期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基础,是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型利用的依据,因此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③测量周期问题,传统的GPS遥感测量技术和其他测量技术耗费的测量时间长,导致土地测量成果的应用效率降低,这就要求探索一种既能快速完成测量任务,又能保证测量精度的现代化技术技术。考虑到上述几点原因,应用CORS测量技术能够满足当前的基本需求。为了提高CORS测量精度,在开展航摄过程中需要进行像控点的选择,可以有效的提高航摄影像质量以及测量精度,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13-15]:①像控点必需选择易于判别的地物标志,且不存在其他干扰因素;②像控点布设过程中与航摄影像片边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cm;③在立体测图过程中,每个相对具有4个对应的近似矩形的基本定向点,该定向点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距离应小于1cm;④像控点尽可能的选择在旁向重叠线的中部位置附近;⑤像控点的布设应位于图廓线外侧。
         3.3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遥感监测
         一切规划设计的前提是科学合理,只有设想是科学、合理的,才能发挥出这个规划设想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的三维建模验证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实现。通过将多种科技前沿的技术应用到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对土地整治规划实施远程遥感监控,可大幅节约项目成本,利于土地整治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将远程遥感得到的效果图与低空无人机获得的航拍图进行对比,可增加人们对于土地整改项目的整体认知,为以后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结束语
         当前很多工程测量工作当中都开始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有利于顺利实施各项测绘工作。测绘技术人员需要推广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高测绘工作的准确性,积极优化无人机遥感技术存在的不足,发挥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超,姚琦.遥感影像在土地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07):140+142.
[2]王颖.无人机遥感影像在第三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郭紫镤.试析遥感土地调查过程中的国土资源整理技术[J].中国标准化,2018(22):232-233.
[4]谢国胜,徐德军.基于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的土地调查监测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4):53-54.
[5]丛林.土地资源调查中遥感影像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09):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