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国工程测量行业应加强对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分析,进而充分发挥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作用,提高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最终促进我国工程行业的整体发展。鉴于此,本文对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工程测量;概述;应用
引言
摄影测量技术和遥感技术和我国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较,测量精度更高,采集速度更快,适应性也更强,因此,在我国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我国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故而,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摄影测量技术概述
摄影测量技术指的是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实际情况绘制数字化的图像的一种测量技术,其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测量人员在应用摄影测量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相机技术完成图像数据的建立,并按照定位标准进行工程测量,确定正相机、提取物要素、全数字摄影测量要素等,进而完成工程数据的测量。
2遥感测量技术概述
遥感测量技术的技术原理是地磁感应波的应用,根据感应实现较远距离的辐射和反辐射信号,测量人员利用遥感技术对信号数据进行采样、采集、处理、成像,最终完成工程测量过程。
遥感测量技术不需要进行户外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工作环境对工程测量的影响,并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节约工程成本,保证工程企业的经济利益。
3遥感技术的优势
3.1监测工作效率较高
运用遥感测量技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检测工作效率极高,如在城市规划用地过程中,一旦出现突发性或是紧急的事件,我们可以利用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缩短时间,并处理不良事件,可以很好的降低经济方面损失。同时应用该项技术,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对地球的表面进行详细地观察和测量,从而提升测量工程的工作效率,并在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最为明显,还可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工程的精度。
3.2系统兼容的性能较强
与其他测量技术进行比较,无人机遥感测量技术系统的兼容性比较强,该技术可以打破其他技术应用的限制,例如场地或是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在运用该项技术过程中,其不但可以与其他的测量技术进行结合,还可以更加全方位地进行测量工作,同时可以高效率地处理各种数据信息。
4摄影测量的技术优势
4.1操作灵活,测量方便
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搭载微型高清摄像机,人为操控对特定的目标区域进行测量,操作十分灵活方便。在飞行模式上,可以垂直升降,不需要专门场地,或是弹射架等辅助设备。根据无人机实时反馈的航测影像,如果技术人员对航测结果不满意,还可以操作无人机对局部区域进行多角度反复航测,直到获取满意影像资料或数据信息为止。另外,由于无人机小巧轻便,能耗较低,续航能力较强,目前一些主流无人机,续航能力通常在30min以上。
4.2数据精确,反馈速度快
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对数据结果和影像资料的精确度有较高要求,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数码相机,可以获取1:2500~1:1000之间的大比例、高精度影像资料,完全能够满足一般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需要。另外,短距离无人机航测,还可以在摄影测量的同时,及时将测量数据、影像资料,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给地面站,地面站接收信号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几乎是同步导出结果,为技术人员了解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信息提供了参考。
5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5.1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首要应用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其主要应用意义是可以详细地勘察地质、地形、水文、气候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维护水利工程库区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目前,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在我国较大工程的水利测量中都有所应用,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有效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另外,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还可以准确地获取水域上的水文情况以及流域周围的环境情况,为后期的工程施工做准备。
5.2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意义重大。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国家市政建设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和投资资金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工程测量的难度也较大。通过应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可以打破我国传统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实现建筑工程的动态测量,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测量效率,保证工程施工进度。
5.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无人机遥感技术不仅能够进行信息采集,还能够突破传统信息处理方式,进行更加有效的信息处理。不同于传统的人力手工处理方法,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不仅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实用性,还能够提高测量的效率,扩宽测量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保证测量时不对周围环境进行破坏,最大程度对周遭环境进行保护。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集到数据后能够对数据进行及时的转化及处理,保证数据的实用价值。在信息转化方面不仅更加快速、准确,而且更加便于应用。
5.4航空摄影
在完成航测前的设计与准备工作后,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可以减小测量误差。航测时,为了尽可能全面地获取水利工程地形地质信息,可以将航向重叠度调整为50%,后期数据处理时,再将重叠部分删除,可以保证最终测量结果的完整性。无人机飞行测量过程中,以系统预设参数为基准,按照既定航线完成测量,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调节飞行参数。例如某无人机搭载了索尼A7RII型号的定焦单反相机,结合该相机参数,若想保证成图精度达到1:1200,要求无人机行高控制在300~350m之间。如果工作人员若要获得局部位置更加精确的影像资料,就需要人为调整无人机飞行高度。
5.5精度评估
经过处理后的数据,还需根据水利工程测量要求,检验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评估形式分为两种,其一是模型精度评估,将所得内业数据,带入带空三模型,对比实际测得检查点的三维坐标,与空三模型中检查点的三维坐标是否相符。如果存在差异,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一般而言,模型精度误差在0.5m以内,都属正常范围,但是如果误差过大,则不得使用。其二是成果精度评估,以1:1200成图精度为基准线,采用人工抽检方式,将达不到该精度的数据筛选出来。
结束语
水利工程测量中,主要采用人工实地测量和卫星遥感测量两种模式,虽然也可以为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行提供必要的数据参考,但是存在明显的弊端,例如人工测量的效率低、误差大,RS测量的成本较高等。我国民用无人机的研究与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仅次于美国。在无人机应用中,航空摄像测量是一个重要领域,但是由于水利工程规模大小、所在位置、测量精度等具体内容不同,对无人机航测的操作技术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探究无人机航测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应用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建威.摄影测量与遥感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4):136-137.
[2]郭惠华.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8(46):210-211.
[3]海青虎.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