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圆形料场堆取料机不仅污染小、节约占地,而且高效环保,能够规避恶劣天气对散料的影响,故备受关注,应用广泛,但因体积大、吨位重、零件多等原因,增大了安装难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安装工艺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安装工艺
引言
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在工作性变幅机构中普遍采用配重,其主要作用有:减少俯仰机构液压缸的受力、减少俯仰电机的功率、调整回转机构以上部分重心的位置、减少重心移动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并防止过载或大风作用下的倾覆可能。
1斗轮体的制作
1.1主要零件的数控放样
斗轮体的制作之一是主要零件的数控放样。在数控放样时,与驱动轴装配的斗轮体法兰板件12放5毫米厚度的平面机加工余量,内孔位置直径上放40毫米的加工余量。斗轮体辐板由第四道圆环件8、第三道圆环件9、第二道圆环件10以及第一道圆环件11共4道圆环焊接而成。结合钢板的宽度,分段后焊接的难易程度,以及经济效益,每道圆环确定由6块相同扇环拼接而成,因此,在数控放样时,所有的24块扇环,内侧圆弧放1毫米的焊接收缩余量,外侧圆弧放1毫米的焊接收缩余量,圆周宽度方向每块板放2毫米的焊接收缩余量并将扇环按照图纸要求弯成不同角度的锥面。斗轮体筒体外圈均分成三段进行放样,由于外圈需要卷圆,因此,每一段的两侧放200毫米的余量用于卷圆,卷圆完成后,留部分焊接收缩余量,将其余部分进行修割。斗轮体筒体上下面圆环各由9个料斗支座节点板及9块扇环组成:在放样时,为使后续划线工序更为便捷,料斗支座节点板内孔暂时不对其开设,等到整个斗轮体制作完成,划线后手工割出;上下圆环中的扇环半径各放大5毫米,即整个内、外圈直径放大10毫米,用于整体的焊接收缩。其余部件不放余量。所有零件数控完成后按图纸焊接要求开设坡口。
1.2筒体的制作
斗轮体的制作之二是筒体的制作。筒体主要由上下圆环、上下封板、斗轮体外圈、左右侧封板以及内侧封板组成。其中筒体上下圆环需要先制作成组件,为减小每组料斗支座节点板的位置误差及筒体圆环焊接变形,筒体上下圆环拼接完成后,需要用卡马将两个筒体圆环靠在一起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根据斗轮体辐板的第四道圆环的外圆尺寸修割筒体下圆环的内圆拼接尺寸。点焊装配筒体下圆环,安装斗轮体外圈,左右侧封板以及筒体上圆环,筒体上下封板。筒体的内侧封板,需要等到筒体的内部焊缝全部完成后方可安装。在安装筒体外圈时,注意其安装位置以及同斗轮体法兰件12的垂直度。在安装筒体上圆环时,必须用吊锤,钢皮尺测量每一组料斗支座节点板的位置尺寸。在每组料斗支座节点板处,用16号槽钢作为工艺撑,保证其焊接后开档尺寸误差在2毫米以内。
2密封材料的选取
(1)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2)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如拉伸强度、伸长率等。(3)摩擦阻力小,摩擦系数稳定。(4)磨损小,磨损后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补偿,工作寿命长。(5)耐高温和低温,高温下不分解、软化,低温下不硬化。(6)弹性和硬度适当,压缩永久变形小。(7)耐腐蚀,且不腐蚀金属。(8)与工作介质相适应,不产生溶胀、分解、硬化等。(9)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根据以上要求,最终选择适用于机械密封的石墨带作为接触式密封的材料,高分子石墨带软性材料的选取可避免“烧迷宫”情况的出现。
3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安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3.1熟悉工作原理
堆料环节是在PLC程序的控制下促使堆料机堆料臂往复回转,并在每次的往复过程中由上至下进行周期变幅变速运行,保证堆料轨迹为抛物线状;而在取料环节,则是在圆形料场内以中柱为中心促使端梁运行,同时,料耙沿着桥梁往复的运行进行全断面取料,最后在刮板输送系统的作用下,将物料刮至中柱底部并经地坑胶带机运出,可见,该工作原理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节约时间。在掌握圆形料场堆取料机的工作原理后,可方便后续的安装图纸审核,进而深化对安装概念的理解和对安装要点的把握。
3.2轨道安装
在安装圆形料场堆取料机轨道系统时,应将地脚螺栓置于地脚孔内,连接垫板栓后用螺母找平拧紧并严格控制误差,如垫板接缝间隙在3mm以内,φ8000高度偏差小于±5mm等。待完成二次灌浆且垫板接缝焊接达标后,再着手轨道安装,此时,需要测定φ8000的轨道高度偏差小于±10mm,直径范围内高度偏差小于±5mm等,满足检测要求后进行三次灌浆,还需要通过端梁围绕中柱行走定位轨道,进而保证轨道与车轮之间始终为线性接触,焊牢垫块和垫板后根据图样剖面设计固定轨道与垫板。
3.3端梁、主梁安装
行走装置中两个车轮之间的连线夹角应控制在±20′以内。如果车轮偏移其幅值,也应小于1.7mm,且保证车轮上部偏向外。而在安装端梁上部支座时,应先对其前后的高低位置进行调整,按照要求焊接后控制主梁与端梁垂直度和前后位置偏差在1000的长度范围内均小于10mm。考虑到运输条件有限,决定将主梁分为四段进行制造发运,焊接方式为对焊,要求先用螺栓紧固接口位置的两联接座,检查其周边缝隙在2mm以内,随后施焊、探伤检查。在实际安装时,先联接主梁与中柱铰支座,位置调整到位后予以焊接,至于主梁的另一端,则以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端梁,并在完成支座位置调整后,牢固焊接端梁上部。
3.4刮板系统维护与检修
(1)损坏的链条可以单独更换,更换时必须更换偶数节,两侧同时更换最佳,可以保证两边链条同样的长度。也可以局部单独更换链板、滚轮、中间套等,这样更换会很浪费时间,效果不太理想;(2)当输送链中间套损坏开裂达到1/3~1/2时,局部更换已经没有意义了,需要全部更换;(3)定期检查刮板取料系统的驱动链轮和尾部链轮的齿圈磨损情况,定期更换尾部滚轮的轴承;(4)新换的链条刮板上螺栓,需要24h后全部紧固一次,并且做好放松措施。过1周以后,更换链条需要重新张紧一次。其余根据事情情况,定期紧固或更换链板螺栓,定期进行润滑;(5)每隔1000h,要对QU80轨道垫板上的螺栓进行紧固;(6)卷扬系统、行走系统,按照行车的卷扬系统、行走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由于取料机的链条设计为免维护型的,针对堆取料系统,必须定期维护,操作人员在使用取料机时候对链条进行清理,对滚轮和链板必须进行敲击点检、加油润滑,保证链条关节的灵活。取料结束后,对刮板机进行清扫整顿,检查五大机构的要点,写好相应记录。
结语
总之,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安装十分复杂,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基于对其工作原理的了解和安装要领的准确把握,保证轨道、中柱、端梁、主梁、刮板输送系统、料耙系统、堆料装置等安装到位、质量可靠,为其安全高效的作业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陶丽萍.圆形料场堆取料机安装工艺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4):118-119.
[2]杨亮.斗轮堆取料机斗轮体有限元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J].科技资讯,2015(4):245.
[3]曹金普,李文龙.堆取料机配重的安装与维护[J].港口科技,2011(1):18-21
[4]何利华.圆形料场堆取料机配重安装[J].科技信息,2012(7):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