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大力建设“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性、经济性和融入性原则,尊重传统格局因地制宜设计,巧妙构思设计景观小品点缀乡村空间,充分发掘乡村历史人文特色,构造尺度宜人的乡村生活空间。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美丽乡村的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点强调,创建美丽乡村必须作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标,同时必须从所有目标、以及所有领域综合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美丽乡村领域的建设往往是推动国内持久发展的长足力量,因为中国属于人口大国同时以农为核心,经过有效的规划开发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乡村文化领域的发展潜质,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农村独特的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的一个前提与保障,所以我们在创建美丽乡村的长远道路上必须特别注重区域优势的有效运用与体现、乡村景观特色更明显、有效的表达。
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内容为美丽乡村领域的建设,是直接在绿色文化建设理念引导下的新型的乡村综合改革,是我国新时期发展一项关键的创举,同时也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对乡村景观进行建设以及完善时,需将景观所囊括的地方特色与当地文化紧密关联在一起,在最大范围中将规划区内的自然景象以及重要性特殊建筑和乡村文化相结合,使三者相辅相成,在该区域传统景观前提下,维护了地方特殊文化景观,也提供新型的人文特色景观文化要素,包含特征显著的街道建筑、格调特殊的居民院等、又必须兼顾继承古典民俗文化、表达非物质文化文明以及精神文明。随着国内社会领域的蓬勃发展,民众生活品质还在逐步增加,“美丽乡村”建设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作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农业大国,我国在进行乡村建设时需要考虑到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特色乡村景观的产生为村镇景观规划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必须全面运用这类机遇强化生态景观以及人文景观建设与开发,体现区域景观特色,同时融合特色地方文化,合理的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属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部分,伴随着国内经济快捷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不断提升,特别严峻的自然环境课题以及城区环境污染使不少城区民众均处在亚健康状态,民众特别期望寻求一处环境美好、静心养生以及空气新鲜的地方,来缓和本身焦虑的心情,返回自然的舒坦。
2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严格遵守景观的生态设计,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2.2 经济性原则
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2.3 融入性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特点。在进行村庄的规划布局时要吸纳当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还要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形态。
3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措施
3.1整改问题
加强乡村景观建设,首先应将乡村已经存在的问题都解决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景观建设。对村民日常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坚决清除露天厕所。要将村民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为乡村的长远发展做打算。
3.2保护与规划并行
在规划新的景观之前,应该保护乡村现有的景观,并且在规划的时候,尽量不要占用耕地,但是已经荒废了的土地,可以进行规划。
有的乡村有着深厚的历史,可能存在文化遗址,文化遗产是整个世界的财富,在乡村景观中,它将是最具特色的一点,所以一定要进行保护。河流和山川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同样要保护起来。
3.3建设共享性的景观
对村庄的景观进行规划,要从整体上入手,村干部应该与村民多进行交流,增强村民的大局意识,让村民意识到乡村景观是给所有带来好处的,并且能够用这样的景观吸引外界的人士。
3.4保留乡村地域独有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农耕文明,而农村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因此在乡村保留至今的独具中华特色的农耕文化、传统风俗、历史传统文化都是我们最无价的珍宝。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美丽”二字不是指表面肤浅的新兴建筑形态的“美”,而是从内而外散发的精神美,因此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我们需要强调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别有韵味的地域性特色乡村风貌。
首先我们要保留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乡村建筑,高度重视原生态古村落所拥有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貌。其次,我们要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当地自然规律的乡土植物,准确结合当地实际乡村情况,运用合适且符合乡村氛围的乡土植物,营造具有浓厚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最后我们要构建具有乡村特征的乡村空间,具有年代感的建筑要素、自然要素等都可以保留进新的乡村景观规划中,不改变原著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大力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地域性文化。
3.5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
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环节中,为了完成特色旅游乡村景观规划水准提升,政府机构在其中势必充当关键角色,政府可以在宏观上通过行政手段,为特色乡村景观规划创造优惠方案与体系。首先,政府机构必须在设计特色乡村环节中,向社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方案,尤其是在税费征收、以及土地运用与资质条件以及集资等层面,针对特色旅游乡村景观设计创造便利。此外,针对景观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集资难题,政府应当为景观开发,提供更多集资途径,尽量在景观设计能力提升前提下,促进特色乡村景观领域发展。
3.6要增强乡村景观规划的环保意识
在进行特色旅游乡村景观规划时充分体现环保观念,避免因特色乡村景观过度设计而影响本区域特色文化风土民情发展和继承。在特色城镇景观规划环节中,一切必须以维护本区域生态环境作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完成经济收益。把特色乡村景观规划融入本区域全面发展规划中,从本区域旅游设计的总体方面着手,有效运用特色乡村生态资源以及人文方面的特征,体现个体优势,完成生态风景和社会氛围和睦共生。
3.7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在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下,特色乡村景观的建设必须通过一定法律机制条件实施。尤其是在景观设计与建设环节中,或许会触及地方乡民的自身利益,针对地方乡民的住房、以及土地实施征用,在那一环节中必须通过相应法律要求与标准实施。使特色旅游乡村景观规划开发推动工作有法可依,既要保证特色乡村景观的有序实施,并且还必须有效维护地方乡民的有效权益,以免在乡村景观设计环节中出现非法现象,对地方乡民产生一定影响,使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和规划具有可持续性。
结束语
“美丽乡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理念,“美丽乡村”的“美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更是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我国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突破同质化理念,因地制宜,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持续性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康庭,孙燕红.“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98.
[2]魏婷.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0):83-84.
[3]王恒.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研究[J].乡村科技,2018(25):25-26.
[4]杨倩.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8(2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