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具有经济、社会、自然的特征,同时,还有文化、生态、生活、生产等多重功能。村庄人居环境质量会直接受到村庄规划的影响,现阶段的村庄规划还是不能确保规划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也受到相应影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调整规划村庄的模式与方法,才能使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提高村庄规划实用性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提高;村庄规划;实用性;思考
引言
村庄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任务的最终落实,在我国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特别是开展了村庄规划志愿服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不过,相关调研发现,各地在确保村庄规划实用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须采取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1实用型村庄规划的意义
实用性的村庄规划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实用性村庄规划能够有效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解决村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村庄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实用性村庄规划还能够对村庄环境进行治理,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实用性村庄规划还能够为村庄建筑提供设计方案,解决村庄房屋建设中存在的私搭乱建等不安全因素,同时也能够对村庄原有的具有一定研究或者保护价值的历史或文物古迹建筑进行有效、科学的保护、管理与优化,凸显村庄特色。
2影响村庄规划实用性的主要问题
2.1重村庄硬件建设,轻配套制度建设
(1)过分强调村庄外观的“高大上”。一方面,大部分村庄规划过分重视规划成果的外观,一系列漂亮的点、轴发展趋势分析彩图、区位协同彩图,印制成本高,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抽象又宏观的表达,让村民欣赏过后难以掌握规划的实质内容。另一方面,高深理论分析和繁杂描述的规划文本,不能简单明了地表达规划内容,让村民觉得规划离他们很远。(2)过分突出各项规划目标的设定,而缺乏可行性分析,村民对规划实现的信心不足。从规划设定目标看,GDP的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公共绿地面积的配置、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环境的改善等让村民充满期望,却没有具体的实现举措。
2.2旧村空间秩序杂乱,村居风貌不协调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村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空置、废弃房屋数量逐年增加,村庄内旧居布局杂乱无章,土地利用率低下。另外,在之前的村庄规划或者村民自行对房屋进行修缮或者重建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城市模式,房屋形式和色彩过于现代化,与村庄整体风貌不协调,也是失去了村庄原有的传统建筑符号以及文化底蕴。
2.3生态环境被破坏
生态环境也由于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污染了环境,造成生活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处理垃圾的方式不当,没有遵从源头节排的原则,导致有大量的垃圾被排放出来,超出了治理范围,从而出现二次污染[2]。此外,市政基建没有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在建设村庄方面不能与城市发展保持一致,未完善排水系统和水管网,污水直排,雨水和污水未做分流处理,因此污染了河流溪水,还有村庄的水塘和沟渠。村庄也没有完整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现有的设施出现故障也没有及时进行整修,这些因素都使得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
3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
3.1培养人才、做好文化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粗放模式精进到品质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要求也更加多样化。人们要深刻意识到,只有文化才是每个时代的发展主流,未来是品质消费、情感消费的时代,只有与时俱进,利用文化创新,营造好吸引力、体验感,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具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运用文化创意深入挖掘当地的地方特色,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就需要做好创新,保证产品具有当地的特色,还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发展文化创新时也要注意品牌的培养,要打造一流的文化品牌,传承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是离不开人才的,人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乡村振兴道路上一定要注重外部人才的引进,引进的人才要有共同的价值观,要以打造当地文化特色为宗旨,人才组建团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乡村旅游。外部引进人才政府要协调好人才与村民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因为利益造成不可协调的矛盾,使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3.2坚持开门编制,充分吸纳公众参与
实用性村庄规划,不仅要体现上位规划的各项要求,更要被广大村民理解与接受,并成为土地利用中的自觉行为,而充分吸纳村民公众参与是确保村庄规划实用性的关键。从规划编制方案启动、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区域问题诊断、规划目标和规划内容确定,直到规划的实施监督,全过程吸纳村民的参与。如:江西石城县长溪村探索的参与式村庄规划实践已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参与式规划是一个提高村庄资源科学认知的科普过程,村民通过与规划技术人员的交流,对村庄的资源能有一个客观认知;另一方面,参与式规划也是一个强化村民自治、增强村民凝聚力的过程,在不断的讨论、协商中,村民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在相互理解中达成共识,也进一步体现了村民的主人翁地位。
3.3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
针对农业发展仍以分散家庭生产模式,农副产品加工能力较差,导致相关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的状况,秦城村提出了村庄产业发展引导和村庄产业布局规划,即发展现代化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根据村庄地形和土地条件强化农业机械化、特色化的种植模式,实现传统粮食作物生产和现代经济作物生产的共同发展,同时加快配套农副产品深加工以及交通、农贸商业的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实现村庄的产业转型。
3.4优化提升人居环境的方法
村庄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在规划期间就必须要使居住空间的行为得到规范,确保村落空间实现秩序发展。针对村庄居住空间的规范,需要从宅基地流转、建设村民居住点、规划村庄这3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同时,积极引导和指导村民的生活行为和生产行为,以免出现乱排污水和随地堆放垃圾的问题而破坏和污染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村庄人居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环境污染和土地抛荒所致。所以,指导和引导居民的生产行为和生活行为尤其重要。并且,要将农村土地利用率提高,必须要针对土地抛荒问题进行解决,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
结束语
村庄的建设需要经过实地调研,了解村庄的现状基础、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并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以及需求,以村民的利益为中心,不断完善村庄规划,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村庄建设和规划实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宇毅.实用性村庄规划关键问题探讨[J].城乡建设,2019(20):36-37.
[2]吴珂.实用性村庄规划路径探析[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9:2059-2065.
[3]吕迪.实用型村庄规划理念与方法[J].科技资讯,2018,16(32):253-254.
[4]连旭.初探实用性村庄规划[J].山西建筑,2018,44(13):31-33.
[5]黄合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做好村庄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