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要转变传统落后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采用全新的德育理念,提升德育教育成效。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探索高效的开展德育工作的措施,有效的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要性;途径分析
小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育的阶段,各方面尚未成熟,需要教师的多方面指导和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德和习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指挥官,其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德育工作的重任。班主任本身是一门学科的授课教师,加上管理班级的工作其实压力和责任都非常大。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世界都是丰富多彩且充满未知的,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教学都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此阶段的学习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一个好的班主任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首先班主任要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让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素质的人。
1 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德育工作不够受重视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小学教育中老师普通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升学考试的压力,使得家生和学生自身都更加的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学生接触互联网的途径和时间越来越多,电脑、平板和智能手机等都成了学生的玩具,由于网络信息非常的庞大很难控制,同时里面含有很多不好的、不健康的内容,这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最为流行的手机APP 如快手、抖音、火山小视频等等,这些小视频里面就有许多低俗的、以娱乐为的内容,这些视频内容对学生的成长不但没有营养,反而对他们的思想会带来毒害,对祖国新一代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1.3激励策略实施力度有待加强
在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过程之中完善的激励策略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然而,从我国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小学德育工作中并构建起完善的激励体系,许多的激励措施执行不到位。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德育工作的激励策略较少,且在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后,并未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此外,激励项目数量不多是影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为此,在开展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最先要保证激励策略的顺利实施,充分的发挥出激励策略的作用,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4德育工作方式与内容落后
当前,许多小学并未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就并未专门为德育工作设置激励制度。就目前而言,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然而,由于小学班主任的思想理念落后,忽视德育工作方式与工作内容的创新,难以满足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需要,使得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2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的措施
2.1贴近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班主任既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又充当着心理医生的重要角色。身为小学班主任,经常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这不仅是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还是推动德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必然要求。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因人、因时、因地地开展德育工作,以此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个"慢性子"学生,这类学生往往遵规守纪,但反应迟缓,更有甚者不仅写字慢、说话慢,就连走路也很慢,而且经常萎靡不振。对此,我先是召集这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以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之后,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分别对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2.2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阶段,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权威地位,尤其是班主任个人的言行以及性格特点,更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班主任首先应该对自身的言行进行严格的规范,这样一来,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对学生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为了发挥出榜样示范作用,我会从各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严格要求。如:劳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我在日常的一些班级集体劳动当中,除了会组织学生有序进行劳动之外,自己也会十分积极地参与到劳动当中,并且会主动承担一些比较繁重的劳动任务。再如: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首先会对自身一些不好的心理倾向进行矫正,从而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建康、阳光的形象。最终,通过我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的言行逐渐开始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转变。
2.3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中,而要积极的进行实践活动,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状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活动,使学生的品德在活动中逐渐的得到提高。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特殊节日开展德育教育,如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孩子在回家后帮助母亲做家务,即体现了孝心,又让孩子通过劳动真正的成为家庭的小主人;又如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可以围绕着劳动展开德育活动,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这些活动不但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
2.4 优化网络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的环境是分不开的,德育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小学班主任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中,要能充分借助周围的环境,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班主任老师要重视网络环境对学生德育教育产生的影响,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基于德育教育为主的网络平台,用于满足班主任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平台可以用一些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动画片、电影、游戏或者电视节目等作为网络平台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在这个健康的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使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能够有效的提高。例如班主任老师可以把《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内容放到平台上面,通过节目中那些感人的道德模范的事迹来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使学生们能够规范自已的行为,促进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2.5德育工作要联系学生实际
生活小学德育工作不可以脱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小学班主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展德育工作,并在德育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做好生活周边的小事,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素质的培养。比如,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团结友爱、尊敬师长;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随便丢垃圾与吐痰。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规则,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吸收德育知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并未形成,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班主任要牢牢把握这一时期,积极向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各种激励策略的应用,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瑞芬. 浅析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对策[J]. 中华少年, 2019(12).
[2]杜婉华. 优化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路径探析[J]. 好家长, 2018(42):15-15.
[3]李金兰.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 信息周刊, 2019(9):0482-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