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工作开展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张峰玲
[导读] 在新课标的不断影响下,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整个初中班级管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
        摘要:在新课标的不断影响下,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整个初中班级管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如今的德育教学已经成为了整个素质教育界的灵魂所在,起到了很强的动力和导向作用。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初中班主任是要承担着整个学生教师工作还要承担着全部学生负责人的重担。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十分广泛,有生活情感的教育、品行修养的教学以及智力方面的提升等工作。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青少年,因此在整个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本文将根据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以德育教学为根本目标进行讨论具体的班主任德育管理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管理;班主任教学;德育工作;管理方法及策略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学生要进行全面发展;要面向群体学生,来培养学生一些必要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从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因为要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教师要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要目标;做到以育人为本。由于人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内心发展情绪波动以及生活习惯差异,以至于学生们在班级中的德育倾向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的。从当前来看,国家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整个历史的必然结果,因此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整个教育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成为整个教学工作中正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通过采用提纲法,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提纲法来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所谓的提纲法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之上,来排列出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提纲法的步骤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堂课程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并且要用书面的形式来进行交叉提纲;其次要进行的是让每一位学生自己采用书面的形式将教学纲领列在黑板上,并且与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来进行分析和归纳出完整的教学纲领;最后一步是让班主任针对学生所列出的提纲来反应出现的问题,通过旁敲侧击来启发学生去掌握这些知识。【1】
提纲法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特点是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的交管给学生;让学生在班主任的领导下来掌握这些新知识;班主任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源于班主任讲授,学生直观听从记写”的现状,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班主任只其到引导的作用”的教学原则。

并且提纲法教学注重的是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以培养的探索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展现,还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不会灵活的能力。
二、通过进行课堂演讲,来让学生得到锻炼
        从现在的局面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都缺乏锻炼;不敢再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讲话。即使学生走上了台上【2】,也会产生胆怯心理,把之前准备好要讲话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一干二净,最后导致学生并不能在台上进行讲话。这种现状表明,当前的初中生并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并没有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工作。所以教师要是不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班主任在每个课堂上让两三个学生到讲台上进行简单的演讲;其演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演讲内容是要求学生采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当前显示生活中所熟悉的现状;演讲前教师要提前两日通知学生做好准备;针对学生的演讲,教师要以不同的角度和效果来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例如:教师在刚刚进行这项活动的开展时,有些学生会一上台就会很紧张,在讲台上讲不出半句话。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引导。如果这种方法不行的话,就可以让学生在看一下演讲稿,再进行课堂演讲;强调在演讲期间绝对不能读演讲稿,必须面对大家进行演讲;这样一来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因为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胜心,学生并不愿意落后于人;尤其是在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面前更想展现出自己的才能。
    教师在进行课堂演讲式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才能把演讲稿尽可能的写好,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私下的练习来让自己的演讲变得更加从容,给全班通过面前展示一个好印象;从而更好的克服学生胆怯的心理。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最终使得学生在讲台上演讲的从容自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经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喜欢上德育教育,让自己爱上德育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整个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新颖,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取得更显著的成果。班主任只有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创新,采用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刚.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2]闻静.浅析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人才资源开发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