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注重学科教育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对于教师而言,加强德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今后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在中学这个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德育工作俨然成为每个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师生交流
教育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换句话说,教育不仅要传递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德者,才之帅也”,专业知识往往具有工具理性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知识的运用,则可能适得其反。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否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初中德育教育现状来看,教师陷入的一个严重误区,即通过革命先烈、先进人物等对学生进行标榜式德育,这不仅让学生容易产生距离感,而且难以让学生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再加上学生本身正处于青春期,躁动不安的心灵更是为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阻力。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尝试从学生的身边生活入手,精选生活案例,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激励性和肯定性的评价来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自觉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中学生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缺乏主见,模仿能力强,这既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德育教育方法的一种契机。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虽然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榜样作用没有明显的积极性,但这不能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榜样带动作用。因此,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发挥勤劳的传统美德,我会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一方面,我会在上课前都会将讲台桌打扫一遍,并和学生们一起将教室中的教学工具进行整理,这样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树立注意卫生的意识,并在平时讲课做出实践,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而避免在马路上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面,我会组织学生定期开展班级大扫除的活动,让学生养成勤劳的好习惯,时刻注重自身的形象和校园的形象,从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效仿,促进其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师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前提,从中学生的成长特点来看,学生在进行一系列重要事情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过程中,极其容易情绪化,甚至失去理智。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全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变得重要。一方面,教师要深谙学生的心理特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理好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从而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开班会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和人文性,首先,我会以教师的角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最近班级的事情,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之后,我和学生们同时坐在台下,让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进行交流,并指出班级管理制度中的不足,提出可行性意见,并尊重学生的发言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我将其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整理,与学生达成共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提高师生互动。另外,在对部分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我会转变以往的策略,充分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问题后,再对症下药,以让学生感受到尊重。
三、开展德育活动
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为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平台。因此,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凝聚班级力量,提高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并坚持“和而不同”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使班集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例如:为了提高班级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我会开展丰富的德育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单独或合作的方式展开,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让学生自发组织进行志愿者活动;根据学生的特长,带领学生进行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阅读比赛、写作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做好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应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以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教师极高的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任重而道远,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张天娥.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78.
[2]饶远丽.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型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3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