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型沟通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陈佳
[导读] 语言与表达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自己与他人的沟通方式欠妥,但是语言常常引发自己与他人的痛苦。
        语言与表达方式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自己与他人的沟通方式欠妥,但是语言常常引发自己与他人的痛苦。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桥梁,我们都希望与学生的沟通畅通无阻,可是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常常遇到“卡”点。我们希望学生听我们的,可是学生却不听你的,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无奈的事情啊。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我对所带的17级9班45名学生构建了欣赏型沟通与实践。
一、欣赏型沟通的介绍
        著名的阿德勒个人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孩子需要在鼓励中成长,通过鼓励帮助学生一点点滋长自信,善于用慧眼欣赏并发现学生的优点。著名的《正面管教》书籍中也提到,孩子的优点有85%,而缺点只有15%。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就会消失,而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认可并鼓励孩子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就会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长到100%,因为这是你所看到的全部。所以,你看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欣赏即是关注孩子积极方面,并给予孩子鼓励,由此提升孩子的能力,欣赏型沟通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方法。
二、欣赏型沟通的构建与实践
         案例一:
        XX男生,初一表现正常,自从初二下学期开始频频迟到,上课开小差等现象,我多次找了他沟通此事,可是男生不屑一顾,依然我行我素,眼看着男孩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可是我们的沟通并没有太大起色,反而遭到男孩对我处处躲闪。
        意识到传统的管教对学生无济于事,我希望有一种有效的沟通模式能够帮助我与学生高效互动并走进学生的心,我希望能够有一种方式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转变我们的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希望我与学生之间不再彼此对抗,而是彼此看见对方的感受、需要和愿望,我希望我们能够彼此诚恳、清晰的表达自己,又能尊重与倾听他人,我希望我们能够聆听到彼此心灵深处的声音,促使我能够高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更好支持到学生的成长。于是我不断学习、探索,把欣赏型沟通运用到管教学生中。我改变了以往的说教、批评,我多次找来XX男生,首先对他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赞赏,鼓励他继续前行,鼓励他肯定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然后跟他树立一个个小目标,在一次次互动中,我注意到男孩迟到的频率变少了,作业按时上交,并且作业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课自我约束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更惊喜的是初三上学期的成绩明显提升,由原来的年级排名500多名提升到300多名,XX男生的进步出乎我的意料,所以欣赏型沟通可以高效解决问题,可以滋长学生的自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律性,提高学习成绩。
         案例二:
        初一学期开学初,班里的一位女生内向不合群,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发表,更不会主动跟同学、老师讨教问题。一次谈话中,了解到女孩家里父母特别忙碌,最近家里新添了小弟弟,全家人的关注点都在小弟弟身上,父母对她陪伴少,管教严格,但是犯了错总是被批评,父母认为她笨,学习不好,她也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毫无信心。看着女孩垂头丧气、对自己毫无自信,一个极度不被理解、不被欣赏的孩子。
        我主动与XX女生的父母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且告诉XX女生的父母,孩子及其不自信,很需要爱,需要被关注、被认可,希望得到父母的配合,一起帮助孩子。XX女生的父母认同并支持我的做法,于是我在班级里给予孩子很多的关注,课堂提问、课堂眼神肯定、课后找女孩交流,不断给予她特别的关爱,欣赏她、肯定她。同时我也给父母建议:多陪伴多欣赏,多肯定她。一学期后,女孩的笑容越来越多,课堂敢大胆回答问题,课后敢于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还能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中来,变得活泼开朗越来越自信了。
         案例三:
        初二下学期,我注意到班级的气氛不是特别好,有部分学生会三五成群闹不团结,还会对他人有很多挑剔,为了鼓励学生互相欣赏,我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班会的议题是:如何把欣赏融入到我们的班级中。

通过头脑风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我们决定在教室里张贴“欣赏树”,同学们每日对至少一名同学和一名老师进行欣赏,看到他们的正向行为,并且通过小便签的方式写、张贴出来,一周后,班里建立了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同学们相互欣赏,彼此鼓励,班里的气氛变得温暖有爱,一直到现在同学们都能够团结友爱、相互鼓励和欣赏。
         案例四:
        班里有一个男生,初二下学期开始,父母特别头疼,他们感到很无奈,因为孩子在学校不断惹麻烦,纪律差,贪玩、不爱学习,父母担心孩子因此辍学,所以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批评、责骂、惩罚、威胁,但是根本不见效,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孩子也越来越厌学,有一天我邀请孩子的父母来学校交谈,希望能够更好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我拿出一张白纸中间画一条竖中线,请父母分别在白纸的左边写孩子的优点,右边写孩子的缺点,结果是缺点写了二十几条,优点仅有几条。于是,我不断引导父母去看到孩子的优点,父母也恍然大悟了,接着我问孩子的父母:“孩子的优点多还是缺点多?”父母异口同声回答:“优点多。”最终我们达成一个共识,给孩子制定一个“欣赏树”去鼓励孩子,每日父母分别找出孩子3个以上的优点,用笔写下来贴在家里。我给父母布置作业,一段时间后神奇的效果发生了,父母说孩子越来越自觉了,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变少了,家里氛围变得轻松多了。
三、欣赏型沟通的四个方法
        1、共情:跟孩子构建同理心,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绪有人读懂,情绪被理解、被接纳,
        比如:“老师看得出来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很难过,你也希望能考出理想的成绩”。这样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看见了,感受到被理解了,孩子愿意敞开心做沟通。
        2、倾听:沟通很重要一点是善于倾听,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多听少说,用简单的:
        嗯、哦、是或者点头、微笑、眼神、无声的方式表达你在倾听,倾听时心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多么重要的,是被关注着的,被倾听的孩子愿意敞开心做沟通。
        3、欣赏:用慧眼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4、发问:带着好奇心发问,比如:“关于高效学习,你有什么计划呢?”“你认为怎么
        才能不影响到其他同学呢?”可以多用“什么?怎样?如何?”的方式发问,发问时对结果不预设答案,多问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
         四、欣赏型沟通的思考
        基于对学生问题的出现,我们能够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支持我帮助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成长能够影响、帮助到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个孩子都需要感受到爱,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尊重,每个孩子都需要被欣赏,我们常常害怕学生犯错误,我们希望他们变得越来越好,甚至希望他们是完美的,可是我们是为了改善而努力,而不必追求完美,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追求完美常常会让我们陷入极度的沮丧、失望当中。没有完美的学生,也没有完美的事情,错误固然不好,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在错误中积累经验,让孩子学习到错误,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也要在错误中不断鼓励学生,欣赏他们的进步能够鼓舞他们前行。
        欣赏型的沟通会让沟通更有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对学生充满欣赏,相信孩子行,孩子一定行!没有欣赏的教育是无意义的,对孩子时刻鼓励,时刻欣赏,在沟通中运用欣赏。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欣赏型的沟通很有可能成为孩子人生的转折点。
        南宁市第三中学初中部(青秀校区) 陈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