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产业的变革,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老师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从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教学模式转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工作者们迫切的期望能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出适合小学生快乐积极学习的新型教学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幸福课堂;小学数学;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发生偏离,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和幸福课堂的教学模式被提出,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校园中呈现出主体性的地位,并且也要求教师能够配合新课改的要求,全面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保证高素质人才输送到社会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改革不容忽视,教师还需要关注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困难程度和具体的学习掌握情况,相比于一味地注重知识技能的讲解,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堂的体验感和幸福感。采取幸福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让小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增加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交流,有效的构造出一个和谐快乐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关于核心素养概述
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可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三大方面[1]。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文化基础中学习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独立发展中学会享受生活;在社会参与中学会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
二、对幸福课堂的分析
所谓幸福课堂一方面就是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愉快,获得满足的课堂。构建小学数学幸福课堂,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从而开发学生的智力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从另一方面来说,幸福课堂也是一个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的课堂,学生喜爱数学、享受课堂、尊敬老师都会让教师在履行职责中实现自身价值,并且得到愉悦。这同样也需要学生在课堂上配合,积极回应老师,不走神不睡觉,相应的约束自己。由此看来,幸福课堂一种需要双向协助又可以两面共赢的课堂模式。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幸福课堂的构建
1.细化教学目标,指像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重难点,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指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师就根据教材中所安排的内容要求,以及新课改中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第一,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第二,通过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用卡纸手工制作圆柱和圆锥模型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认识圆柱的侧面积,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四,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推导公式并学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通过以上学习,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
不难看出,上诉教学目标从让同学们做手工模式培养了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排除单一的公式记忆法,让孩子们联系生活解决一些与其相关的实际问题,满足了对孩子社会初步的参与,从许多知识点的讲解中做知识补充。这样的教学模式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改变单一教学,增加课堂趣味
众所周知,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是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不过,为了避免小学生沉迷于课堂游戏无法自拔 ,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对课堂的主导作用,通过观察学生的情绪和游戏进度 ,严格的控制课堂游戏的时间。并且在课堂的最后将在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点系统的总结并且板书在黑板上,帮助同学们有效的总结课堂知识。通过添加趣味游戏的方式,既能够是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中体会幸福感,减少他们对枯燥课堂的厌烦心理,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除了可以在课堂中添加趣味游戏的元素外,还有一种比较新颖的课堂形式——361翻转课堂,三环、六步一贯穿,简而言之,361翻转课堂就是以课前预习为基础,课上互动为核心,学习反馈为关键,小组学习合作贯穿始终的一种上课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换课堂于学生,彻底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耳不闻”的尴尬局面,教师则起到点拨、协助、补充等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成为组员的老师,以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3.灵活管理课堂,提升课堂品质
课堂的形式是多元化的, 多元的教学也只是为了改变枯燥无趣效率低下的课堂现状,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营造活跃幸福的课堂气氛而忽略课程进度和质量,无论是构建怎样的教学模式都应该以良好的课堂纪律为基础,灵活管理课堂保持课堂的适度活跃。只有在适度活跃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兼有快乐的学习氛围和高效的学习效率,才能激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与自主学习的动力,才能达到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只有在适度活跃的课堂上,老师也才能更充分的感受课堂的魅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从教育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你走上教育工作这个创造性的岗位时,请记住,你必须教会儿童进行脑力劳动,教会他们思考、观察、理解,从脑力劳动的成果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总的来说,“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的主要竞争力,21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具备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才。而小学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学习热情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构建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幸福课堂!
参考文献:
[1]康靖录.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72.
[2]沈海勇.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199.
[3]曹智,杨青.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