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育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出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更加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收获知识。我们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了概念教学、问题提出、解答问题等相应的后续教学步骤,促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数学知识,去寻求合理化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具体的小学数学低年级“情境创设教学”的分析,希望能够探寻出一条有效地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并希望籍以此文,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概念教学;问题提出;解答问题
情境创设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更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发展问题,并且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在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基于生活化概念教学、情境问题的提出、解决情境创设问题等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根据教学情境进行深入思考,并基于自身的数学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一、利用生活化情境创设模式提升基础概念教学质量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基础的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长远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我们在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下,依托生活化原则,为学生开展了更加有效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基础数学概念。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我们为学生们展示了生活中正方形、长方形的盒子,三角形的三角板,圆形的瓶盖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并引导学生们利用这些物体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形。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本就对这些物体比较熟悉,纷纷利用画笔画出了对应图形。之后我们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画出图形的特点,并且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与这些图形类似。学生们分别列举出了长方形的书本、正方形的蛋糕盒、圆形的水杯、三角形的钥匙链等物体。通过这样的教学,我们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了基础几何图形,促进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点。
二、通过情境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思考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阶段,发展学生对于问题的解答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我们在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解答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更加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测量”一课的教学中,我们首先利用两根长度不一的木棍教具,引导学生提出比较出它们长度的方法。有的学生利用对比的形式,比较出了他们的长度,之后我引导学生去总结出每根木棍教具的长度是多少,较长的木棍比较短的木棍长多少。学生们经过思考,得出利用直尺测量的方法解决这一教学问题,他们分别通过测量两根木棍教具的不同长度,并进行记录,再利用简单的减法,计算出较长的木棍比较短的木棍长的数值,最终有效地解决了情景教学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提出”教学情景创设,能够促使学生在更加主动的学习与思考过程中,有效发展了对于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以及主动的学习能力。
三、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解决问题”是一项核心的教学任务,我们通过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现有数学知识,利用已知数学原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需要用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二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根据具体生活情况创设出了如下问题情境:“妈妈叫洋洋出商店购物,要求她买三盒牛奶、一袋糖果,并给了洋洋20元钱。洋洋到商店中看见了盒装牛奶分为两种,一种4元一盒,一种3元一盒;糖果分为三种,奶糖10元钱一袋,水果糖7元一袋,软糖8元一袋。如果你是洋洋,你应该怎样购物呢?请你计划购物想法,并利用“现有的钱-购物花销=找零”的算式进行表达。”学生A的“解决问题”计划为:“购买三盒4元一盒的牛奶,并且再买一袋8元一袋的软糖,总共花去20元,没有找零。算式为‘20-4×3-8=20-12-8=0(元)’。”学生B的“解决问题”计划为:“购买三盒3元一盒的牛奶,并且再买一袋10元一袋的奶糖。总共花去19元,找零1元。算式为‘20-3×3-10=20-9-10=1’(元)。”学生C的“解决问题”计划为:“购买三盒3元一盒的牛奶,并且再买一袋7元一袋的水果糖。总共花去16元,找零4元。算式为‘20-3×3-7=20-9-7=4’(元)。”我表示他们的“解决问题”全部正确,并对他们提出了表扬。通过这样的开放性“解决问题”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在利用不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规划,从而在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带来更加富有实用价值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既能够启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生活化概念教学、情境问题的提出、解决情境创设问题等教学步骤,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逼真的教学情境中获得了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为学生建筑起了更加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石。
参考文献:
[1]董兴纪.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7:93-94.
[2]刘娟娟.小情境,大智慧——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的价值和原则[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1:44-48.
[3]程蕾.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22:68-69.
[4]费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9,1:87-88.
[5]鲁娇.提升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8,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