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赵廷忠
[导读]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渐渐地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渐渐地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其中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合理的设置数学高段课堂的提问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基本学习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并且通过提问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展开了分析,通过分析提出相关策略,为学生数学素养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性的提问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以及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只有在小学数学高段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提问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现阶段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一) 提问随意性较强       
        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的价值,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表现出随意性较强,提问时机不恰当,提问内容不恰当。比如,很多数学教师看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过于频繁,导致部分学生的思考不断被打断。除此之外,提问内容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很多数学教师单纯为了互动而去互动,问题设置过于简单,无法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这种随意性过强的课堂提问无法将课堂提问的价值和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 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而,很多数学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教学时间,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通常不足一分钟,学生如果没有立即回答上来,教师就直接说出答案或者找另外的学生回答。这种提问方式违背了课堂提问的初衷,没有将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 课堂提问反馈不及时       
        课堂提问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解答,教师再给予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提问流程的完整性和教学的实效性。然而,很多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就终止了课堂提問环节,没有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深入研究,导致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二、 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有效性提问策略       
        (一) 重视课堂提问,把握提问时机和频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是师生进行互动的重要沟通模式。

数学教师要想将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首先必须要对课堂提问予以重视,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果进行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和频率。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去思考问题,如果数学教师的提问过于频繁,就会干扰学生的思绪,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前做好预设工作,知道自己要在哪一步进行提问,并且掌握提问的内容。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数学教师可以在全班学生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进行提问,也可以在教学重难点的地方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难度适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堂提问必须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价值。很多数学教师为了提问而去提问,提问内容琐碎且比较随意,难以发挥出实效性。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一定要让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首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围绕教学内容,否则,不仅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而言要具有针对性。换言之,针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当提出难度系数较小的基础性数学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当提出难度系数较大的拓展性数学问题,让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 重视课堂提问和追问,给予及时的教学反馈       
        简单的一问一答式的课堂提问形式很容易让课堂提问流于形式,因此,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将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要重视课堂追问。换言之,当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给出答案之后,数学教师不要立即终止话题,应当结合学生的答案进行追问。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路,然后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方式。假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上诉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提升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的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设置课堂提问,从而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提问的有效性。并且根据小学数学高段教学内容、问题符合小学数学高段学生特点、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给予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以及及时进行教学反馈等要求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氛围当中去,最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仲杰.引导学生在数学课堂提出高质量的问题[J].华夏教师,2017(10).       
        [2]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03-104.       
        [3]顾新佳.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性提问的几点思考——以苏教版六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为例[J].生活教育,20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