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工程的建设范围也不断扩大,电力线路施工工艺越发复杂,因此,加强 10kV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分析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 10kV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电力线路施工质量,更好的满足电力事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
引言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当中 ,电力工程是现在及未来的重要能源之一。在电力线路当中 10kV 电力线路不仅在城市广泛运用 ,还扩展到了乡镇 ,它是否能正常运作 ,关系着供电速度、电力系统及安全用电等方面 ,它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进程和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而且还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的成败。
1 10 kV 电力线路施工工艺的重要性
1.1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效率
为了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中国电网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电网建设技术愈加成熟,10 kV 电力线路工程的建设是电网建设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通过对 10 kV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优化,大大提高了供电效率,保障了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
1.2 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
10 kV 电力线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旨在缓解中国居民的用电压力,提升电力传输的速度。随着电路建设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电路建设中占地面积大、电力运输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以及电力传输不稳定的问题被逐步解决,中国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也随之提高。
2 10kV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
2.1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2.1.1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不同施工区域面临着不同的地质条件,因此为了顺利实施基坑开挖作业,前期的准备和检查工作必不可少 。如对照10KV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图纸,明确标桩和标杆的实际位置;有效测定各标杆间距,确保距离的误差在30cm之内;针对地质条件问题,还需在标杆上进行画线处理,以进一步缩小误差;针对山区等施工环境,考虑到基坑坍塌等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在具体的准备阶段还需做好基坑边坡倾斜度的设计,一般要求在 20° 之下,一旦倾斜度过大就应安装防护网,保证基坑安全。
2.1.2基坑开挖的技术方法
(1)基面降基。为了防止 10kV电力线路工程铁塔架设后出现基础沉降问题,需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做好降基处理。根据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的不同,降基处理技术也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对于一些岩层破碎比较严重的区域,则可以制备混凝土泥浆,采用喷射加固的方式,利用混凝土将破碎岩层粘结为具有较高承载力的整体,提升对铁塔的承载力。在一些软土地质,则主要采用夯实、碾压等方式,提高基面承载力。(2) 开挖土石方。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和爆破开挖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开挖前应仔细对照施工图纸,明确土石方开挖的范围、深度等参数。尤其是在岩层爆破后,需要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岩层浮石的清理,避免因为浮石松动、脱落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可以在基坑的最外侧设立挡板,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应当同步开展开挖尺寸等方面的检查,避免出现超挖问题。
2.2架空线路的施工工艺
2.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而言,其主要包括导线、杆塔、避雷线、线路金属和绝缘子等部件,线路架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关机具和组件的准备工作。
2.2.2立杆的安装工艺
首先是立杆的施工工艺,它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然后进行立杆和调节杆身,最后做好填土夯实和防护工作。在立杆时必须做好准备,工艺可以采用固定人字型抱杆,如图 1 所示。特别要留意地锚的设置,以及起吊工机具和地锚的相接地方,在电杆上的起吊钢丝绳用 U 型环和牵引绳固定。牵引地锚与抱杆的顶端由滑轮组联结,引出牵引绳,由导向滑轮联接绞磨,使牵引绳和 U 型环吊绳固定在抱杆上。另外如果立杆是在不好的地势情况下时,为了保持抱杆稳定,防止抱杆的倾斜,两侧的晃绳需要装在顶端的绑扎位置。需要在积水或淤泥区立杆时,应当用两根枕木加装在抱杆的根部,并用螺栓固定好,根部位置垫上石块等物,防止抱杆下降。在电杆起吊时按照要求进行,调整杆身后,进行填土以及防护工作。
2.3电缆铺设施工工艺
2.3.1电缆保护管的施工
电缆使用中,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有断裂、绝缘性能减弱等问题,而电缆保护管就能实现良好的保护。由于10KV 电力线缆距离较长,如果全部使用电缆保护管,就有可能使线缆承受较大压力,因此在施工中可选用性能好、质量轻的高分子塑料保护管来替代传统金属管。针对地下埋设的电缆,应考虑选择金属保护管,但在施工前需做好对应的调查处理。焊接金属管道,需确保其内壁本身的光滑性,不得有任何焊渣的出现。
2.3.2电缆管的埋设
在日常的 10KV电力线路检修中,常出现电缆偏移的情况。如果其本身的张力较大,在电缆管位移后就会导致线缆出现断裂。为此在电缆管埋设时,需绑扎在基础钢筋上,或直接将其焊接成一个整体,以避免混凝土振捣或外力作用下导致电缆管本身出现位移的问题。另外,因为电缆管为金属材质,所以需喷漆,以提高其防腐蚀和防锈的能力。
2.3.3电缆支架的安装
由于主干线路涉及的线缆较多,因此对稳定性及相应的承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架空电路电缆应依附在支架上,而目前的电缆支架形式多,一般包括机械托架、装配式支架、角钢架等。如在使用装配式支架时,需在地面上进行组装后,再进行铁板的埋设,并对组装完毕的装配式支架做好对应的焊接处理,或直接用螺丝固定在铁板上。如果同一支架存在较多的电缆,那么就需采用绝缘子扣件进行固定。
2.3.4 电缆的铺设
(1)电缆穿孔。首先,对于铠装电缆要单独为其设置独立的电缆管,电缆管的弯折处应加装导弯构件,避免线缆因为弯折角度过大而出现绝缘外套受损的问题。如果是长度在 20m以上的电缆,穿过管道前应先做好管道疏通工作;对于短距离的电缆,可以直接穿孔。如果电缆穿孔时,需要连续经过 2 个或以上的弯折点,可以提前用钢丝绑扎电缆的一端,然后将钢丝另一端穿过电缆管,在电缆表面抹一层滑石粉后可以比较顺利的完成穿引工作。(2)电缆直埋。对于不需要加装电缆管或其他保护措施的电缆,直埋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埋设深度应在1m以下,如果是北方地区,考虑到冬天冻土层的影响,应结合本地气候条件,确保电缆埋设深度在冻土层以下,避免冻土冻融对线缆带来破坏影响;其次是线缆与地面设备相接的位置,应远离建筑物、道路或其他行人、车辆密集的区域,以减少对线缆的破坏。
结语
在 10kV 电力线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施工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更不利于我国的电力建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电力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施工工艺控制和优化,从而不断的提升电力线路的施工水平,满足整体电力工程建设的要求,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勇军.10 kV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9(1):119-120.
[2]江纪成.浅析 10 kV 电力线路工程的施工工艺[J].科学技术创新,2018(23):111-112.
[3]何显榜.浅析 10 kV 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2018(17):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