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和要求都更加强烈,这使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拥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使电力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在电力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电网变电运维是最平常,也是应用几率最高的技术,本文浅述了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研究策略。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技术;技术管理
1目前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1自然环境影响带来的风险
电网变电运维技术在应用时,不仅受人工影响,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说温度、湿度、风力、以及一些其他的自然灾害等,都会对电网变电运维产生影响,尤其是温度,在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温度非常低,油的凝点也非常低,电网导线内部存在的油由于低温很容易出现凝结现象,这样一来就增大了电网变电的操作难度,另外导线也会因为油脂的凝结更容易破裂;在夏天的时候,温度升高,导线中的油和空气因为受到高温影响,导线中分子运动加快,油在分子作用下就会分散在导管中,使得导管变得松弛,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破裂的问题。
1.2变压器风险
电网之所以可以保持稳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变压器。变压器是电网工作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同时也最容易导致电网变电运维出现故障。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人工操作不当,变压器的安装以及后期维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接触变压器也就意味着直接接触超高电压的电力,目前存在的很严重问题就是很多从事电网变电运维工作的技术人员都是文化素养不高的人,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再加上很多工作人员都是男性,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细心,因此在有关变压器的更换与维护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第二点就是变压器存在太多不可控制因素,比如说随着电量的不断增加,变压器中压强变大,很容易出现电力回流的现象,电力回流之后变压器两端的电压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在电力回路作用的影响下,变压器外部的绝缘体就会失去作用,变压器没有了保护,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受到很多的损害,既有可能缩短变压器的工作寿命,又很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1.2技术人员的能力风险
电网变电运维技术更好地运用于电网工作中的前提之一,就是技术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但是目前看来,很多在电力事业工作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想要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电网变电运维也是如此。技术人员的能力不到位,很有可能会造成大的风险,比如技术人员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再有就是由于技术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整个电网的工作过程中出现电路短路甚至是电路瘫痪的问题。
1.3没有完善的风险系统
在进行变电运维工作时,并没有对电力仪器进行有效的检修以及维护工作,并且没有指定一定的风险管控机制,会使变电运行不够可靠,很容易产生风险,影响电力能源领域的发展。所以,电力能源单位在进行变电运维工作时,有必要制定一定的管理标准以及条例,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规划日常工作,明确各个操作人员的职责,并且要具体清晰,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对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与解决,有效的进行变电运维的风险管控。
3变电运维管理措施
3.1完善工作标准与作业流程
运营单位要切实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维模式,重新制定新的作业流程与工作标准。
不仅要对工作人员合理进行组织,还要进行科学的分工。如可依据具体地域进行变电设备的维护管理,这样就可以对维护工作的开展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根据标准化的作业流程,还能有效规避运维工作中的隐患问题,确保运维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如在安装避雷针时就要根据实际变电站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安装距离。通常情况下,对于220kV的变电站,其安全距离为3m,而110kV的则为1.5m,当变电站为35kV时,则只需保持1m的安全距离即可。
3.2提高人员技能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逐渐扩大,而且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这一方面提高了供电的品质,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动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复杂性,这对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力企业在积极应用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运维人员的管理和培养:一是要定期实施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更新知识内容,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架构,做到与时俱进,确保运维管理工作的品质;二是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从制度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避免一切不合理操作的行为。
3.3建立完善的智能变电站检修标准体系
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来说,建立一套完善的检修标准体系至关重要。它可以将概念上的数据理论完美的与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且可以在智能变电站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其进行改善,从而使得智能变电站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在现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系统升级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在智能变电站的检修上也同样如此。在智能变电站的检修过程中,传统落后的检修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了使得智能变电站能够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智能变电站检修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智能变电站的良性运营和安全发展。
3.4加强对软件开发的重视程度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电力运行试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电力平台运行的具体情况去开发与之相对应的软件系统,使得软件可以录入试验的结果并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用以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确保试验数据的精准性。总体来说,对智能变电站系统进行针对性的软件开发,有利于促进智能变电站的科学发展和系统升级优化,从而使得智能变电站能够更好的进行电力系统的服务。
3.5加强变电站的硬件设施改造
一般来说,电力公司在对于变电站等电力系统设施的建设当中,能够推动相关运维工作的良好实施。在电力公司长久以来的发展当中,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推动变电设施的优良工作,时常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加班,因此在工作当中需要确保工作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电力企业需要给出一套合理的值班制度,在值班当中,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应该强化对于全部操作流程的详细记录,进而保证在变电设施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可以找到其出现问题的原因。另外,在工作的开展当中需要跟具体操作相融合,对于变电设施开展升级,推动变电工作的良好开展。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问题已经变成了全球化的问题,而电力问题中的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的应用管理与创新,也是所有电力行业的专家们都非常关注的重点,虽然目前电网变电运维技术在应用和创新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的研究与探索,只要可以找准问题的根本,持之以恒地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不断实践改进,一定可以使电网变电运维技术获得更好的应用,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桂霞.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22):116-117.
[2]袁瑞玲,高学康.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J].电源技术应用,2013(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