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基于此,以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产管理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内容,然后结合企业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从资产管理意识,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强集团;固定资产管理
引言
国有企业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国家出资设立的企业。国有企业通过利用国有资产生产经营,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使用,同时创造利润,使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产,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优化整合闲置资产,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必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经营过程中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就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措施,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迫在眉睫[1]。
1、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不重视企业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多数为政府任命或委派的,而并非企业的所有者;政府对这些任命或委派的管理者定期进行经营业绩的考核,考核一般只重视经营业绩,对资产的管理方面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侧重于追求企业的经营业绩、而对资产管理往往会忽视,特别是资产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方法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管理存在漏洞和缺失。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与方法的缺失不完善,在资产购置、日常使用、维护与保养、日常的盘点与核实等方面,未落实到责任人;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划分不清,出现问题难以追究责任,从而导致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或闲置,保管维修保养不善而致使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2]。
1.2监管机制缺失,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虽然我国建立了国资监管部门,然而,国资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并没落实,国有企业资产运营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是资产实际使用者,能够对资产进行调配处置,而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发挥监管作用,资产效能的提升更多的依靠国有企业自身的运营体系。而且资产监管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系统平台的监督,固定性资产的监督,难以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全面监控。国企内部监管机制也不健全,资产流失严重。多方信息明显,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管理权限过大,资产处置缺少必要监督程序,存在资产流失的风险。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凭借职权侵占国有企业的资产问题时有发生,暴露出国资监管机制上的漏洞,国资流失对国有企业的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1.3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在进行企业管理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仅将目光集中于利润、销量等指标,尚未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对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关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没有将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好坏纳入考核范畴,因此员工在进行此项工作时,难免会出现积极性不强、热情度不高的现象。正是由于对资产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产利用率低、闲置资产过多等问题,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健全资产预算评价机制
在对资产预算执行评价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国有企业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做好资产预算状况的全面分析及客观评价,对于存在的预算不到位问题,需要调查原因,追究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保证资产预算编制水平的提高[3]。
2.2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无论是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还是高效的监督体系,都需要资产管理意识的支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发挥好带头作用,帮助员工树立牢固的资产管理意识,明确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资产管理意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资产管理培训、举办线上线下趣味性互动和竞赛、召开针对性内部资产管理分析总结会议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在思想层面上建立资产管理的坚实基础。企业领导更是要树立资产科学管理的意识,自上而下地带动企业全体职工自觉树立先进的资产管理意识,使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资产管理是否完善关系着其他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认识到资产管理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2.3进行职责划分,构建科学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系
我国的国有企业隶属不同管理层级,在经营范围上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差异很大,为此,需要对不同层级、不同经营性质的国有企业进行管理权限划分、管理职责划分,从而构建科学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系。首先,对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性质的国有企业,纳入国家统一管理,强化中央的统筹调控功能。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要根据属地原则,下放到各地管理,从而有效加强国有企业的资产监管。对于可以转型为民营性质的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可以参与经营的,应当实现转民对接,或者进行混改,归并到属地管理。其次,要构建统一的国资平台,按中央和地方两级进行权限管理,加强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统一调配,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后,要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国有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职责,从而保证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有序运行。
2.4建设动态的大数据信息系统
建设动态信息化数据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加强数据核对机制,对企业现有资产存量、整体资产实力、新项目的资产需求进行量化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强化资产流程体系建设,使资产数据信息与资产实际状态进行高度匹配,将资产流向数据动态更新并建立分析预警机制,使企业资产管理部门能随时对资产进行合理调配,是资产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4]。
2.5合理处置不良资产,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国有资产的管理除了上面所提及财务管理以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使用率,盘活各项资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企业的不良资产种类、数量繁多,特别是低效、无效的资产占用大量的资金,同时也增加了管理难度,给企业的资产管理增加了负担。对于不良资产,需要制定有效的处置方案,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分析资产的可使用利用价值,如果可使用利用价值不高,且管理困难、管理成本太高的,应及时申请合理处置。按照申报程序进行申请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在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管理的战略规划中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制约着国有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旨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善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意识,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进而不断提高资产运作效率,为国有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金玲.关于纺织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20,14(07):135-136.
[2]傅宁燕.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20,14(07):143-144.
[3]方莹.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论,2020(05):129-130.
[4]肖峥琳.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0(0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