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为解决社保基金管理风险,提高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水平,文章对社保基金作用进行分析,并从其缩水现状出发,指出基金投资收益较低、保值增值方式较少、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运行管理力度不足、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等,是造成社保基金缩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强化风险管理、弥补资金缺口、加强运营管理、完善监管机制等对策,改善社保基金缩水问题,对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保基金;管理风险
引言
社保基金按险种分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由劳动保障部门和医疗保障部门负责日常管理。社保基金的安全和保值是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是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的坚强后盾。如今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参保意愿越来越强烈,社保征缴覆盖面越来越大,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也随之变大。社保基金的管理涉及多方面工作,日常工作量的攀升致使社保基金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解决现存的社保基金管理问题。大数据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高效、准确、客观地收集大量的数据,通过后台分析和反馈,及时呈现真实的情况,有效预测数据的趋势。将大数据技术和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社保基金管理工作水平[1]。
1社保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统筹效果不佳
我国社保基金很早就着手提高统筹管理的层级,由县级纳入省级统筹,但是在实际运营管理中,除了某些省市将社保基金的部分项目纳入省级统筹管理,其余的大部分地区的社保基金还是沿用旧的低层级管理模式。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和人口老龄化情况不同,如果社保基金由县级政府管理,一个省内的社保基金情况会地区与地区不同、县与县不同,存在结余与缺口并存、分布不平衡的现象。社保基金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和调配使用,不利于发挥社保基金投资和管理的规模效应,不利于地方政府对社保工作全盘把握,不利于社保基金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保障。
1.2分离财务管理和业务经办,内控执行困难
当前基层社保单位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人少事多。机构人员与险种数量失衡。人员在各项业务之间受到制衡和影响,岗位设置和职能较混乱。另外,在基层社保单位中,社保业务的经办和财务管理也呈现出一体化的情况,使得“裁判员”同时也是“运动员”,内部控制知行起来面临重重困难。
1.3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低
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实际工作的开展质量,而整体而言,许多地方的社保基金内控管理中都存在着管理能力不足、水平低等问题。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社保基金内部控制组织非常松懈,只是简单把不相容的岗位及部门合并在一起,而内部综合协调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并不能有效促进管理工作的落实或是工作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险经办部门的内部控制目标设定不合理,目标狭隘,往往仅将重点放在收支平衡、财务活动控制及业务规范等方面,而对基金运行效率、风险等重视不够,从而给社保基金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甚至给社保基金带来风险。此外,对稽核工作不够重视也是影响社保基金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一个方面。内部稽核工作是内控体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有些地区或社保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健全稽核部门等相关稽核工作责任部门,或是有些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足,导致内部稽核工作效率低,未能充分发挥内部稽核工作应有作用[2]。
2社保基金中的管理措施
2.1推动金融创新,促进资管行业发展
社保基金坚持投资安全与收益效率并重,不断推出领先于市场的产品体系和投资策略,如创新债券盘活产品;搭建长期期相结合、综合与专项相搭配、持有到期与交易类兼具的债券产品体系;积极参与科创板投资等。在完善产品体系同时,也不断促进资本市场产品创新、制度完善。自成立以来,社保基金积极借鉴海内外实践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投资管理框架,协同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通过选聘管理人、提出投资要求、进行考核评价,引导资管机构形成科学投资理念,完善投资流程、强化内控与风险管理。坚持以价值为导向,推动投机行为转变为投资行为,推动短期性交易资金转变为长期配置力量。推进资管机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团队、培养人才,形成资管行业的中坚力量,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
2.2重视内控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人员作为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执行主体,其素质及专业水平对管理水平和质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加强内控管理队伍建设工作非常重要。各个地区应结合社保经办工作实际需要,政府编制部门通过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引进更加优秀职工,同时加大内控稽核人员编制名额,壮大社保基金内控管理队伍。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社保经办部门等有关部门应通过加强培训,不断促进内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的提高,以促进内控管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高。
2.3提高内控信息化水平应用
统一的社保软件,根据业务的需求和设备的情况及时地进行更新换代,建立系统安全机制,确保社保信息的安全管理。培训社保人员系统地掌握软件的操作,发挥出社保软件系统的最大功用,从而提升社保基金的管理效率和便捷性[3]。
2.4强化风险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来讲,社保基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是社保基金缺乏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改善缩水问题,促进其保值增值的实现时,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力度,为基金的稳定运营提供基础保障。在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环节,应坚持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不同类型资产特点,包括固定收益、股票、未上市股权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计划,并以此作为参照对社保基金资产做出最优配置。并且,在投资之前,需对投资项目展开调研,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判断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以及造成的影响,衡量项目资金投入及预期收益,加强对整个投资过程的监督,防范投资风险,在避免造成社保基金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投资收益,达到保值增值的目标,进而改善社保基金缩水现象。另外,在选择委托投资方式时,应将事前逆向选择和事后道德风险考虑在内。针对事前逆向选择问题,应建立健全信息传递与筛选机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供委托人进行筛选,确保所选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专业性。而针对事后道德风险问题,则应注重监督、约束及激励制度的建立,规范投资管理人行为,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社保基金具备加强的保值增值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进行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要手段,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意义重大。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保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加强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内控管理工作得到真正落实,以推动我国社保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海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国际公关,2019(12):220.
[2]王蕊.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9(12):12-13.
[3]王若晨,李菊香.社保基金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180+197.
[4]沈冰,欧翔.我国社保基金持股偏好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19(06):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