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迪庆香格里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
摘要:水电厂在生产管理模式上通过施行运维一体化,提高运维人员的日常维护技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提高水电生产运行、检修、巡视消缺等工作的效率,对于推进运维一体化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水电厂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水电厂;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
1水电厂运用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云南水力资源丰富,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发电基地。然而,水电站大多地处山区、人烟稀少,交通、医疗、教育、家庭的一些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使很多的职工向往都市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自动化设备的大量投入,水电厂运行值班逐渐的发展成为了“异地值班单位”、“流域远程集中控制中心”等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是“异地值班单位”、“流域远程集中控制中心”的岗位有限,尤其对于“流域远程集中控制中心”,运行监盘、操控等值班工作从原来的十几名或几十名运行人员负责变为了1人负责多个厂,水电厂运行人员只有极少数能够进入“流域远程集中控制中心”,这使得水电厂剩余的运行人员对于工作前景非常迷茫,极易形成人员流失。为了避免造成人员流失,结合水电站维护工作运维特点,拟提出“远程集控运行、电站运维一体”,逐步将水电站现有的运行人员培养为精通水电站运行、维护高技能人才,逐步取代外委维护人员,使水电站达到人员少而精优、精简高效和提高生产率、降低发电成本。所以,对于水电厂来说,提高管理是关键,只有提升了内部管理品质,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我国水电资源的利用率,才能更好的发挥水电厂为公共服务的作用。
2传统运维管理模式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
传统的发电企业管理模式,一般均设置有发电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或统一设置一个生产管理部门作为发电企业发电运行及设备管理的决策层;执行层一般配置有运行班组和维护班组。这种常规的管理模式最主要的优点一是各级岗位人员采取“专岗专责”易实现责权对等、各负其责的目标,二是生产管理体系通顺,交叉业务较少,不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同时缺点也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人员配置较多尤其是运行和维护人员的配置,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营运成本。
所谓“运维一体化”管理就是将水电厂原运行班组和维护班组合二为一,使运行值班、维护消缺、检修操作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运行检修边界,将“专岗专责”变为“一岗多责”,在运行岗位上精通运行操作,沉着冷静应对一切突发事件或事故情况,在维护岗位上熟悉设备特性和基本原理,处理故障设备,完成消缺任务。所以在水电厂“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中,主要变化为将运行班组和维护班组合二为一来实现“运维一体化”,换句话说主要变化为执行层,而决策层可保持独立的运行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也可将运行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合二为一,决策层机构设置可变可不变。
3优化水电厂运用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
3.1需以提升整体观念为第一原则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个性,个性决定成败。由此可见,观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那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同样如此。所以需要在观念上,让所有成员提高人认识,在内部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中心,主要进行员工工作思想,工作能力,以及整个水电厂核心文化精神的培育和传递。宣传中心需要定期举办学习会议,将更新的新知识、新技能第一时间传递给工作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加深员工对于一体化管理方式的认识高度,以团队的力量共同实现一体化运营的新格局。
3.2生公司计划推行生产管理运维一体化
基于公司所属电厂的设备运行情况及生产人员素质,大唐迪庆香格里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在逐步推进“运维一体化” 。目前计划各厂的生产人员共分为2个大班。
运维班的倒班方式为:1班上15天班,期间中控室每班2人,三班倒,其他人则负责操作、巡检及维护的工作。上完15天班后由2班接班。完成交接班事项后交班人员还得留在厂内学习、培训2天。同时,接班人员也要提前1天到厂房熟悉设备状况。厂里的培训、会议、安全活动日等事宜也尽量安排在这期间进行。目前公司缺员严重,各电厂绝大部分生产员工都是新招大学生,因此有针对性地安排较多的培训及自由学习时间,有助于年轻员工尽快成长。 实行“运维一体化”后根本上可以解决公司缺员紧张问题,也可以减轻“运维一体化”后人员的分流难题。
3.3安全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落实到位
(1)一个先进的水电厂,在实行“运维一体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后,必须要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及在相应的规定保障下才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在管理上,要制定操作性强并且适应性强的有效的管理制度,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水电厂内实行“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制定出一套简单、高效、适用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制度。(2)建立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完善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指导。明确运维作业与检修作业业务界面,防止安全管理的真空。
3.4加强设备劣化趋势分析管理
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上的配置、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以及各水电厂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限制,导致公司大部分点检人员不能长期与设备直接接触,使各水电厂的设备劣化分析工作处于未开展状态,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水电厂现场日常维护工作很少,设备缺陷很多,未能达到设备点检的正在意义。所以,在实施水电厂“运维一体化”管理前必须建立设备的劣化趋势分析管理,以确保设备管理人员能够真正掌握设备的健康水平,在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能够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安排维护任务,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3.5做好水电厂“运维一体化”的检修
首先,需要安装先进的监控设备。这样方便检修人员统一观察,统一监控,也为检修人员在查找问题时提供更便捷的渠道,甚至有时候不用四处奔波查询,只需在监控中心通过计算机技术就能第一时间查出问题,及时检修,保障设备的及时运营。另外,设立维护站,主要负责电厂的整体操作,从验收、事故处理、巡视以及一般性的维护工作;除此之外,对于电厂中技术的革新,新建电厂的厂址选择,老厂更新以及电厂运维时间、人员以及制度的更定都需要囊括在工作范围当中。最后,检修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一定要过关。对设备的理论非常了解之余,需要技术人员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感。在出现突发事件时,要求能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用非常准确的语言及专业判断力向上级汇报。
3.6加强水电厂运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水电厂工作而言,运行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相同的地方都是针对全厂有形的机电设备。不同地方在于运行人员面对的是无形的设备状态,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去分析、判断设备运行是否健康以及处理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故障和事故,抑制事故的蔓延、隔离故障点,为异常、事故的原因调查提供服务。而检修维护人员面对的是明确地设备结构系统,根据该设备技术标准参数、工艺要求、设备结构、设备制约方式、自动化元件记录进行设备健康水平的判断和处理不足。所以要开展水电厂“运维一体化”就需要在运行培训的同时加强现场运行人员设备技术资料、原理的学习以及现场施工工艺、施工安全的培训工作。
4结语
水电厂运维一体化一直以来都是水电工作者的愿望,一体化运营简化了很多程序,规范了很多工作标准,也大大提高了水电工作的效率,提高了管理水平。水电厂从业人员需要坚守行业节操,不畏艰难,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按照既定标准前行,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改进我国不足的管理观念和模式,方能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赵启道.加强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6):197+188.
[2]张小平,文建强.水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