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学生会慢慢将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但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班主任需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创新和改革德育工作,进而将德育工作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对此,本文主要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爱心
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指出:“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由此可知,要想将孩子教育好需要一颗爱心。爱心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充分感受到工作的辛劳和繁琐,但更领悟到“爱心”两字的重要作用。作为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指引人,教师应用一颗爱心教育学生;对所有学生予以密切关注,从心理、学习、生活上帮助和辅导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学会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只有学会理解学生,学生才会信任教师;学会关爱学生,才可以将牢固的合作基础构建起来。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予以爱护和包容。无论好坏,保持一颗宽容之心,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教学同样如此,其需要一颗宽容之心,这种宽容,是心灵上的沟通,人和人之间的默契[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既要宽容好学生,同时也应对表现不好的学生予以宽容。其实,学生之间没有好坏之分,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班主任要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他们。例如,在笔者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很调皮,所有任课老师只要提到他都会摇摇脑袋,甚至经常将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同学们都不想和他一起玩。就此现状,我改变了教学策略,只要他犯错,为都会耐心对其进行引导和鼓励,就这样,慢慢他,他变得不再排斥我,接受了我,也将自身存在的问题了解到了。借助反复的思想教育,这位学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二、倾注爱心,增强学生自信心
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为其创造各种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长处充分展示出来。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例如,笔者选择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主题班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借助黑板报,设计表扬栏和展示栏等,以此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运用激励机制,不仅给予学生鼓励,让其他们积极投身于“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评选之中,同时设置了“特长奖”和“助人为乐奖”,借助劳动节,评选“劳动模范”等,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用心沟通,学会聆听
当前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小孩,学生在家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很少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所以学生的内心很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对此,小学班主任应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用心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一些小学生性格十分内向,教师可以和他们成为朋友,或让其他同学积极和他做朋友,使其体验到来自朋友的关怀,从而愿意和同学交流,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一些孩子十分调皮,教师可以着重对其展开一些家访,了解孩子叛逆的性格和家庭环境有没有关系,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了解到,以给予他们帮助,顺利将困难解决。若是用园丁象征教师,那么用于灌溉的应是教师的心血,只要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学生,用爱的阳光照耀他们的心灵,便必定可以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四、家校配合,培植爱的土壤
肥沃的土壤是花朵生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良好的环境[2]。不同的环境对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不一样。如果一位学生长时间生活在充满批评的环境中,他便学会了谴责;如果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鼓励,他便变得更加自信;生活在讽刺之中,他便会十分自卑;生活在表扬中,便会对生活充满了感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极其显著。
在教育工作中,笔者经常借助电话联系、家访、个别交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家校共育,合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爱心教育还应借助身边的小事:在家中,学生出门的时候应和父母说再见,放学回到家里,应和父母打招呼。客人到家里做客的时候,应热情端茶倒水,客人走了要和客人说再见。关心家庭中的所有成员,爱护家中的花草树木。在学校,应爱护班级的物品和自己的书本、课桌凳,充分尊重同学和老师。积极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之中。在社会上,应遵守社会公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结语:总而言之,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越来越复杂,诸多问题得以暴露,德育工作仍十分艰巨。而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证实,爱是德育教育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只有倾注自己的爱,关心和爱护学生,才可以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真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林.小学德育工作途径的多样化探析[J].甘肃教育,2017:27.
[2]宋艳芳,王桂霞.浅析班主任如何在德育工作中涵育学生心灵[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3).